{{score?`上周社区出行值 ${score}`:''}}{{rank?'  |   全站排名:':''}}{{rank}}

该社区为奔驰CLA级专属独立社区,奔驰CLA级车友可以在此社区分享更多专属内容,参与互动和分享请注意遵守新出行社区规范。

社区版主:
签到日历
连续签到{{userStore.user_info.sign_info?.sign_day || 0}}
  • 发文章
  • 发动态
  • 发点评

旗下产品库相关车

  • 推荐
  • 奔驰纯电 CLA 全球首发
全部话题
动态

《由奔驰CLA看合资和新势力的竞争之路》 上周三晚上,我在罗马古城里穿梭了很久,到达一个小山顶,一个很意式的派对里,参加了奔驰CLA的全球首发,当发布会现场的大门打开,一个非常震撼的场景呈现在大家眼前,舞台的背景就是整个罗马城,包括梵蒂冈的全景和那个很多人心中神一样的地方,圣彼得大教堂,这样一个场景下,康林松带着四台全新MMA平台的第一台车CLA出场了。 而与此同时,几千里外的何小鹏,正以一个前所未有的意气风发,和几百个媒体和车主们开着改款G6和G9的上市发布会,发价格的会肯定热度会更高一些,这个正常,但把一个改款的发布会开成那个热度,这对于两年前的小鹏来说,想都不敢想。 两个发布会,中西方的对照,背后很多的点和故事,值得我们细品: 1:全新CLA是奔驰电动的第二次出发。 之前奔驰在电动车的进发之路上选择了一条和燃油完全不一样的激进之路,EQ。完全不同的设计,完全不同的平台方案,完全不同的内外饰风格,摆在奔驰的店里,你完全觉得EQ和奔驰的燃油车是两个类别。 这样做非常消耗资源,在销量不行的情况下,成本更难摊销,需要完全不同的销量市场力量和研发资源。后面的销量也说明,这样做当下很难行得通。 奔驰的第二次出发选择了油电同发,型号名称,设计风格,包括动力平台的兼容性,内外饰风格,都比较统一,全新的CLA上有燃油也有电动,而且还动了大手术做了一台后驱的纯电。这样做,原来的资源都可以统一,市场和营销也都是一盘棋,MMA是奔驰的中小车平台,相信后面的MB.EA等中大型车平台也都会类似。 2:为什么二次出发的第一台车选择CLA? 我觉得奔驰还是选择了一个小步快跑,先把技术堆满,在一台并不大的紧凑级车上,检验技术的成熟性,这台车的价格应该不会低,哪怕国产。但这台车的堆料是非常非常猛的,85的三元锂电池,能耗不到11,CLTC能850公里(一台2米7多轴距的车),碳化硅的200KW后驱电机,800V架构,320KW的充电功率,升级了的柏林之声,和Momenta合作的端到端智驾等等。 我觉得到时候上市的时候,大家应该会觉得小贵,但奔驰可以用这台车跑通了电动燃油的融合之路,同时跑通了和国内很多本地智能化供应商的融合之路,奔驰的用户也会觉得BBA的电动车不是杂牌了,智能化也都是挺好用的,达到效果了。 接下来的C级,E级,S级,GLC等电动车也会都用上同样的技术和堆料,但放在一些大车上,性价比就突显出来了,一台激光雷达英伟达芯片momenta做的端到端智驾的奔驰C E S级,有着不错的外观和碾压的内饰豪华,这才是奔驰真正想要的效果。 3:合资和新势力接下来的竞争态势。 2025年,合资反攻年。 广丰的铂智3X,上市后挺火的,这是历史上合资电动车第一次真的引起大家的关注并很多人下单的,证明了一个事情:只要你智能了,有性价比的合资电动车也能卖好。如果你和本田一样继续作死,那就是自寻死路。 接下来日产N7估计也是广丰类似的套路,奥迪联合华为、奔驰联合Momenta,宝马估计也会和华为在公布的基础上再深入合作一下座舱和智驾。 本土智能化供应商+合资车原有的优势点=国人还是会买。 去年宝马的利润是70多亿欧元,合资车企的老本还是比较厚的,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压力的时候,他们任何选择都会做的,以前大家都说合资不可能和华为合作,奥迪做了,而且不是一汽奥迪上汽奥迪做的,是奥迪总部牵头和华为谈的合作,虽然不是直接买的ADS,但也是华为全面负责的东西。 4:相对于产品,合资更不适应的其实是营销。 老外对于很多东西其实是有执念的,包括很多传播宣传的基线,我最近密集的到了宝马慕尼黑的研发中心,奔驰斯图加特的研发中心,其实感受很深。对于中国新势力们,把研发作为营销点来运作的习惯,他们很难去适应,也很难去跟进,做到一点保守的说90%已经是很难了,远期要做的事情,就更不太可能去传播了。 合资车企的发布会,之前都是线下造势,讲究的是豪华和气势磅礴,新势力的发布会讲究的是线上的深入人心,网络上的波浪起伏,话题一个接一个,有讨论就是王道,发布会后的流量更关键。现在最难的是合资车企中方市场的同学们,一方面他们一遍又一遍的接收来自社会和网络上的新势力流量巨浪,一方面他们又一次又一次的被来自总部市场部和法务部的红线弹压。 中国用户的关注度是被流量牵着走的,这是短期不可改变的事实,但一台车的好坏,其实不是流量来定的,时间有时候会证明很多东西,汽车这个行业是最能体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行业,现在的新势力在几十年后,也会变为老车企,而那些百年车企也不会因为短期的卷而都消失殆尽。 最后: 奔驰选择罗马开CLA的全球首发,我很容易想到凯撒那句话:我来,我见,我征服。 但在中国的电动车市场,显然谁都没有那么容易,合资们如此,新势力们也一样。

贺磊
新闻

或搭载三电机 奔驰全新 AMG CLA 45 谍照曝光

张一根
评测

星辉织就新锋芒 新出行海外实拍奔驰全新 CLA

张一根
新闻

全新设计/全新平台 奔驰全新 CLA 官图曝光

张一根
  • {{default_recommend=='new'?'最新':'按回复'}}
  • {{ { 1: '首页推荐', 2: '社区推荐', 3: '置顶推荐' }[recommend_cate] || '热门' }}
  • 精华
  • 闲置
更新 {{manage.unread}} 条内容
置顶 欢迎扫码加入【新出行-奔驰交流群】

贺磊
2025-03-19

收录于周榜 TOP 15

《由奔驰CLA看合资和新势力的竞争之路》
上周三晚上,我在罗马古城里穿梭了很久,到达一个小山顶,一个很意式的派对里,参加了奔驰CLA的全球首发,当发布会现场的大门打开,一个非常震撼的场景呈现在大家眼前,舞台的背景就是整个罗马城,包括梵蒂冈的全景和那个很多人心中神一样的地方,圣彼得大教堂,这样一个场景下,康林松带着四台全新MMA平台的第一台车CLA出场了。

而与此同时,几千里外的何小鹏,正以一个前所未有的意气风发,和几百个媒体和车主们开着改款G6和G9的上市发布会,发价格的会肯定热度会更高一些,这个正常,但把一个改款的发布会开成那个热度,这对于两年前的小鹏来说,想都不敢想。

两个发布会,中西方的对照,背后很多的点和故事,值得我们细品:

1:全新CLA是奔驰电动的第二次出发。
之前奔驰在电动车的进发之路上选择了一条和燃油完全不一样的激进之路,EQ。完全不同的设计,完全不同的平台方案,完全不同的内外饰风格,摆在奔驰的店里,你完全觉得EQ和奔驰的燃油车是两个类别。

这样做非常消耗资源,在销量不行的情况下,成本更难摊销,需要完全不同的销量市场力量和研发资源。后面的销量也说明,这样做当下很难行得通。

奔驰的第二次出发选择了油电同发,型号名称,设计风格,包括动力平台的兼容性,内外饰风格,都比较统一,全新的CLA上有燃油也有电动,而且还动了大手术做了一台后驱的纯电。这样做,原来的资源都可以统一,市场和营销也都是一盘棋,MMA是奔驰的中小车平台,相信后面的MB.EA等中大型车平台也都会类似。

2:为什么二次出发的第一台车选择CLA?
我觉得奔驰还是选择了一个小步快跑,先把技术堆满,在一台并不大的紧凑级车上,检验技术的成熟性,这台车的价格应该不会低,哪怕国产。但这台车的堆料是非常非常猛的,85的三元锂电池,能耗不到11,CLTC能850公里(一台2米7多轴距的车),碳化硅的200KW后驱电机,800V架构,320KW的充电功率,升级了的柏林之声,和Momenta合作的端到端智驾等等。

我觉得到时候上市的时候,大家应该会觉得小贵,但奔驰可以用这台车跑通了电动燃油的融合之路,同时跑通了和国内很多本地智能化供应商的融合之路,奔驰的用户也会觉得BBA的电动车不是杂牌了,智能化也都是挺好用的,达到效果了。

接下来的C级,E级,S级,GLC等电动车也会都用上同样的技术和堆料,但放在一些大车上,性价比就突显出来了,一台激光雷达英伟达芯片momenta做的端到端智驾的奔驰C E S级,有着不错的外观和碾压的内饰豪华,这才是奔驰真正想要的效果。

3:合资和新势力接下来的竞争态势。

2025年,合资反攻年。

广丰的铂智3X,上市后挺火的,这是历史上合资电动车第一次真的引起大家的关注并很多人下单的,证明了一个事情:只要你智能了,有性价比的合资电动车也能卖好。如果你和本田一样继续作死,那就是自寻死路。

接下来日产N7估计也是广丰类似的套路,奥迪联合华为、奔驰联合Momenta,宝马估计也会和华为在公布的基础上再深入合作一下座舱和智驾。

本土智能化供应商+合资车原有的优势点=国人还是会买。

去年宝马的利润是70多亿欧元,合资车企的老本还是比较厚的,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压力的时候,他们任何选择都会做的,以前大家都说合资不可能和华为合作,奥迪做了,而且不是一汽奥迪上汽奥迪做的,是奥迪总部牵头和华为谈的合作,虽然不是直接买的ADS,但也是华为全面负责的东西。

4:相对于产品,合资更不适应的其实是营销。

老外对于很多东西其实是有执念的,包括很多传播宣传的基线,我最近密集的到了宝马慕尼黑的研发中心,奔驰斯图加特的研发中心,其实感受很深。对于中国新势力们,把研发作为营销点来运作的习惯,他们很难去适应,也很难去跟进,做到一点保守的说90%已经是很难了,远期要做的事情,就更不太可能去传播了。

合资车企的发布会,之前都是线下造势,讲究的是豪华和气势磅礴,新势力的发布会讲究的是线上的深入人心,网络上的波浪起伏,话题一个接一个,有讨论就是王道,发布会后的流量更关键。现在最难的是合资车企中方市场的同学们,一方面他们一遍又一遍的接收来自社会和网络上的新势力流量巨浪,一方面他们又一次又一次的被来自总部市场部和法务部的红线弹压。

中国用户的关注度是被流量牵着走的,这是短期不可改变的事实,但一台车的好坏,其实不是流量来定的,时间有时候会证明很多东西,汽车这个行业是最能体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行业,现在的新势力在几十年后,也会变为老车企,而那些百年车企也不会因为短期的卷而都消失殆尽。

最后:
奔驰选择罗马开CLA的全球首发,我很容易想到凯撒那句话:我来,我见,我征服。
但在中国的电动车市场,显然谁都没有那么容易,合资们如此,新势力们也一样。

张一根
2025-03-16

或搭载三电机 奔驰全新 AMG CLA 45 谍照曝光

日前,根据海外媒体报道,获取了一组奔驰全新 AMG CLA 45 谍照。据了解,车辆作为全新 CLA 纯电车型的高性能版,将搭载全新的 Yasa 轴向电机,并具 查看全文

小白同学
2025-03-15 · L6

到 2027 年将有 20 余款新车上市|对话奔驰薛夫铭先生

北京时间 2025 年 3 月 14 日凌晨,奔驰在罗马正式发布了全新 CLA 车型,做为奔驰销量主力车型,奔驰 CLA 这一次也是提供了纯电和混动不同动力系统 查看全文

逗爸逗爸
2025-03-14

【不懂就问系列】再次期待加长……?

奔驰终于有动静啦……全新CLA正式发布了,全球车型,全新一代。

奔驰,还是那个优雅的奔驰,尤其侧面和侧后45º视角,太优雅了,一眼奔驰。

估计是因为成本考虑,前脸很可惜没能足够还原概念车,虽然依旧毫无疑问的奔驰,但颜值上少了概念车的惊艳……如果真的直接还原概念车的话,那就是“必杀”了,靠颜值就能有溢价了。

老问题还是后排,优雅的代价是后排椅背角度,不过CLA应该主要是1-2人场景为主,不影响CLA大卖……只不过把我排除在外了。

ANYWAY,最期待的还是本地化,尤其是智驾,基于momenta,应该有飞跃。

如果你问我,我最希望CLA能再加长点?哈哈。

@阿平同学 @张一根 @本心自我





奔驰纯电 CLA 全球首发 2025年新能源车怎么买不踩坑

置顶 {{item.data.title}}

来自#{{item.data.theme_info.title}}{{item.data.theme_info.number?`本周共 ${item.data.theme_info.number} 人参与,话题内容折叠显示`:'话题内容折叠显示'}}

{{item.data.theme_info.number?'查看全部':'立即参与'}}

{{item.data.author.username}}{{item.data.author.user_honour}} 置顶
{{item.data.create_time}}{{item.status==1 ? ' · 待审核':''}}{{item.data.author.car_list&&item.data.author.car_list.length?` · ${item.data.author.car_list.map(e => e.name).join('/')}`:''}}

首页推荐 社区推荐 置顶推荐 精华
NO.{{i+1}}热度 {{item.hot_total}}
收录于周榜 TOP {{item.week_rank}} 收录于日榜 TOP {{item.day_rank}}
视频文章

{{item.data.title}}

{{item.data.title}}

{{item.data.title}}

{{item.data.duration}}

{{calculateAspectRatioFit(item.data.pics[0].width,item.data.pics[0].height).imgTag}} {{item.data.pics[0].video.duration_string}}
{{img_url.video.duration_string}}
+{{item.data.pics.length - 9}}
¥{{item.data.price}} ¥{{item.data.original_price}} 包邮 分类/{{item.data.garage_category_name}} 状态/{{item.data.garage_condition_name}}

+{{item.data.imgs_url.length - 9}}

{{item.data.series.name}} {{item.data.model ? item.data.model.name : ''}}

个人评分{{item.data.contents.fraction}}

点评:

{{item.data.title}}

{{related.theme.title}}

{{item.data.title}} {{item.data.membernum}}人参与讨论

参与讨论

近期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