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社区出行值 16224   |   全站排名:1 {{score?`上周社区出行值 ${score}`:''}}{{rank?'  |   全站排名:':''}}{{rank}}

该社区为极氪001专属独立社区,极氪 001车友可以在此社区分享更多专属内容,参与互动和分享请注意遵守新出行社区规范。

社区版主:
签到日历
连续签到{{userStore.user_info.sign_info?.sign_day || 0}}
  • 发文章
  • 发动态
  • 发点评

旗下产品库相关车

  • {{default_recommend=='new'?'最新':'按回复'}}
  • {{ { 1: '首页推荐', 2: '社区推荐', 3: '置顶推荐' }[recommend_cate] || '热门' }}
  • 精华
  • 闲置
  • 提问
  • 用车技巧
  • 意见吐嘈
  • 售后问题
  • 车与生活
更新 {{manage.unread}} 条内容
置顶 【新出行-极氪001交流/车主群】

飞机先生
1小时前

喜迎新春!新出行春节期间内容与活动预告

喜迎新春!春节期间新出行内容与活动预告,希望大家一起分享更多内容,同时欢迎大家积极抽奖。还有众多大奖等你拿! 查看全文

小鹏G7 小鹏P7+ 蔚来ET5(T) 蔚来ES6 理想L6

wzc19870721
1小时前 · RS e-tron GT

当初,比亚迪财险成功获批,新能源车主纷纷叫好。毕竟,在市场上,新能源车险始终是一块“难啃的骨头”。谁承想,成立两年,不仅没把保费价格“打下来”,还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保费收入4.78亿元,亏损1.06亿元。

三季度亏损1.06亿

随着易安财险破产重整,上市公司比亚迪参与其中,接手其10亿股股份,持股比例100%,并更名为比亚迪财险。

此后,比亚迪财险“问世”。2024年三季度,是比亚迪财险披露的首个完整季度成绩单,公司的经营状况逐渐明朗。

总的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比亚迪财险的表现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收入大幅增长,流动性增强”成为了亮点。公司在收入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前三季度保险业务收入达到了5.46亿元,特别是第三季度单季收入高达4.78亿元。此外,比亚迪财险的流动性覆盖率大幅提升,经营活动现金流也表现良好。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风险综合评级从2023年第四季度的B级提升到了2024年第二季度的BB级。

然而,另一方面,“亏损加剧,盈利困境”成为公司的痛点。尽管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盈利能力却未能跟上步伐。前三季度累计亏损达到8780.97万元,其中第三季度单季亏损额就高达1.06亿元。这表明,尽管比亚迪财险在市场份额和运营效率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实现盈利这一关键目标上,仍面临重大挑战。

此外,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1778.66%,相较于2024年第二季度的4616.97%,降幅明显。

亏损的背后

许多险企把新能源车险保费定得过高,主要原因在于:随着电池老化,新能源汽车的风险和赔付成本显著增加。因此,新能源车险市场长期陷入“车主喊贵,险企喊亏”的恶性循环。

然而,随着比亚迪财险入场,直接填补了这一巨大的市场缺口。对于那些被拒之门外的新能源车主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但对于公司而言,压力犹存。

按理说,“自产自销自赔”的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成本,为何还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甚至出现亏损?首先,新能源车险成本高企,在于其赔付成本普遍高于传统燃油车辆。业内资深人士认为,新能源汽车的维修费用及零部件更换成本显著高于传统燃油车,导致其综合成本率大约高出10%左右。

其次,随着业务扩展至多个省份,比亚迪财险面临初期投入增加的问题。主要包括运营成本和市场推广费用的上升,短期内对公司的净利润造成了压力。

此外,市场风险与资本配置的变化也对公司产生了影响。近期,比亚迪财险增加了大量证券投资基金和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投资,使得市场风险资本激增超过5倍,也直接导致了2024年三季度偿付能力充足率的下降。

但仍有一部分声音认为,比亚迪财险的亏损是“假象”,实则是比亚迪集团“左手倒右手”的行为。

在比亚迪财险成立后,陆续有“买比亚迪车送保险”的“营销手段”。比如,2024年5月,比亚迪汽车发了一张海豚的销量海报,显示“海豚荣耀版购车 0首付 送全车保险”;同年7月,比亚迪元UP活力版震撼登场,并限时赠送全车保险,节省近5000元。

具体来说,比亚迪财险通过低价甚至赠送保险的方式吸引客户购买新能源汽车,从而增加销量和市场份额。而当车辆需要理赔时,高额的维修费用和零部件更换成本则由比亚迪自己的售后部门承担,这部分理赔款实际上变成了售后部门的收入。尽管从表面上看,保险业务似乎处于亏损状态,但整个集团能够通过其他途径实现盈利增长。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比亚迪财险虽背靠比亚迪集团,却暗藏一丝“危机”。作为汽车制造与保险服务的双重玩家,比亚迪在评估损失时可能难以维持绝对的客观公正,这不仅有可能损害客户的权益,也可能对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换言之,比亚迪同时扮演参赛者与裁判员的角色,在这条道路上必然面临重重困难。

新能源车企“探险”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超过燃油车。但对于传统保险公司而言,新能源高额的维修费以及定价风险,给其带来了承保方面的压力。

面对这一挑战,一系列新能源车企选择“亲自”入局。除比亚迪外,小鹏、特斯拉、蔚来、小米相继涉足。

2018年,小鹏汽车率先出手,成立了自己的保险代理公司,打响了进军保险市场的第一枪。紧接着,特斯拉在2020年8月迅速跟进,在中国设立特斯拉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但因迟迟未能获得监管牌照许可,该公司在今年4月被迫注销。然而,特斯拉并未就此罢休,仅四个月后,即8月,便卷土重来,重新注册成立了特斯拉保险经纪(中国)有限公司。

理想汽车也不甘落后,通过收购银建保险经纪公司在2022年顺利拿下保险经纪牌照,快速切入市场。随后,2023年10月,蔚来将收购的汇鼎保险经纪公司正式更名为蔚来保险经纪有限公司,顺利拿下了保险经纪牌照。而到了2024年3月,宝马(中国)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也正式开业,进一步加剧了这场跨界竞争的激烈程度。

2024年11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一则批复,同意筹建北京法巴天星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而批文显示,法巴天星财险的股东有3家:法国巴黎保险集团、四川银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大众汽车金融服务海外股份公司。其中,四川银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小米集团成员。

由此可见,新能源车企正在加速“探险”进程。而随着新能源车的市场占比不断扩大,谁又能在这片“蓝海”中站稳脚跟并脱颖而出?我们拭目以待。

置顶 {{item.data.title}}

来自#{{item.data.theme_info.title}}{{item.data.theme_info.number?`本周共 ${item.data.theme_info.number} 人参与,话题内容折叠显示`:'话题内容折叠显示'}}

{{item.data.theme_info.number?'查看全部':'立即参与'}}

{{item.data.author.username}}{{item.data.author.user_honour}} 置顶
{{item.data.create_time}}{{item.status==1 ? ' · 待审核':''}}{{item.data.author.car_list&&item.data.author.car_list.length?` · ${item.data.author.car_list.map(e => e.name).join('/')}`:''}}

首页推荐 社区推荐 置顶推荐 精华
NO.{{i+1}}热度 {{item.hot_total}}
收录于周榜 TOP {{item.week_rank}} 收录于日榜 TOP {{item.day_rank}}
视频文章

{{item.data.title}}

{{item.data.title}}

{{item.data.title}}

{{item.data.duration}}

{{calculateAspectRatioFit(item.data.pics[0].width,item.data.pics[0].height).imgTag}} {{item.data.pics[0].video.duration_string}}
{{img_url.video.duration_string}}
+{{item.data.pics.length - 9}}
¥{{item.data.price}} ¥{{item.data.original_price}} 包邮 分类/{{item.data.garage_category_name}} 状态/{{item.data.garage_condition_name}}

+{{item.data.imgs_url.length - 9}}

{{item.data.series.name}} {{item.data.model ? item.data.model.name : ''}}

个人评分{{item.data.contents.fraction}}

点评:

{{item.data.title}}

{{related.theme.title}}

{{item.data.title}} {{item.data.membernum}}人参与讨论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