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龙YL

朱玉龙YL

新出行认证:汽车博主, 微博大V

成就:首页推荐103次、社区推荐8次、精华推荐10次

关注0 粉丝536 获赞10357

  • 加入黑名单
  • 创作成就
  • 最新
  • 动态
  • 文章
  • 视频
  • 点评
  • 闲置
  • 投票
  • 个人信息
  • 门店优惠
  • 全部
  • 动态· {{circleNum.ins_num}}
  • 文章· {{circleNum.article_num}}
  • 视频· {{circleNum.video_num}}
  • 点评· {{circleNum.remark_num}}
  • 闲置· {{circleNum.sale_num}}
  • 全部
  • {{item.name}}·{{item.contentNum}}

优惠活动

抵扣券

权益礼包

今年核心逻辑,还是降级去打,主要的代表是 1)20款中大型SUV,围绕六座和大五座,5米+车长卖20多万起,打破了我们之前认为这个类型30万+的逻辑 2)B级轿车打A级,A级打A0级,代表是今天的日产和之前埃安的UT 3)还有就是紧凑级的丰田铂智和零跑B10,都是拉满配置 今年大打小,配置拉满的逻辑,让价格战进入围绕车厂的价格体系重构阶段

朱玉龙YL 点赞 1

日产交流进行时,这台车真的不赚钱,但是真的成功说服了两个股东方。通过这款车,把失去几年的都找回来 现在一定要赚个吆喝

朱玉龙YL 点赞 3

目前不清楚这个消息是否是真实的,这是一种可能。 在这种可能的逻辑下,我们主要探讨一下这么做是为什么? 在半导体领域,不管是制造、工具还是IP,都出现了集聚的情况,有点马太效应的感觉。今年一季度的财报分布是不均匀的 中国在这个领域,需要快速从小鱼吃小鱼整合的阶段,在资源、人才和客户都有限的逻辑下,确定一定数量才有逻辑。如果每个企业做一套,最后的结果分散性会带来小而散的实际状态

朱玉龙YL 点赞 2

为什么不存在小米采购华为AEB的可能性?@刘智驾 这个问题首先要说清楚,华为的AEB是怎么构成的,小米的AEB和行车辅助驾驶是怎么构成的。 华为的AEB系统,是一个很有趣的设计,就是在集中式系统下,通过Lidar+Camera和Radar感知系统和主控系统融合,等于工程师把NOA感知系统的很多功能去下放到AEB的工况下,这个软件系统是基于华为的芯片体系,MDC系列。 小米的AEB系统,我理解和行车功能在一起,是否在两种配置下融合下放这里不清楚。但是整体也是基于英伟达Orin N和Orin X的方案来做的。 你怎么看不存在两个体系的模块互通的可能性,第一没法直接搬,第二整个整合的工作,也需要做系统的小米工程师来做整合。主要是两边辅助驾驶OS不具备通用性,导致这个事情短期内是不具备可能性的,要是两家真要干,也不具备可行性。 核心问题是,在集中式系统下,整个软件模块和SOC芯片和OS绑定,这也是理想要搞个OS的核心原因,除非中国做一个公版的辅助驾驶OS🤣 图1 华为ADS硬件 图2 小米ADS硬件 图3 理想星环OS

朱玉龙YL 点赞 2 评论 2

我今天和杨总聊,现在欧洲的工业情况真的不如人意,以ST的数据来看: 营收同比骤降27.3%至25.2亿美元 毛利率滑至33.4% 净利润暴跌89.1%至5600万美元 运营利润率逼近盈亏平衡点 这数据确实是没啥可说的,😑,本身欧洲的芯片公司主要是服务于汽车和工业制造的,当然消费电子那一波随着诺基亚也就慢慢不咋给力了

朱玉龙YL

等新势力三家的自研芯片出来以后,我们可以根据他们芯片的架构和Thor来比对下,和地平线的J6P和下一代来做比较 采用Thor的好处和坏处: 好处: 1)在算法迭代的年代,特别是往VLA走的时候可以实现算力自由 2)不用考虑其他企业有更好的 坏处: 1)禁售风险 2)数量不够下的贵 3)延迟的风险 自研如何去理解,我们可以从J6P可以去对比和思考 好处: 1)成本可控(在数量拉起来以后便宜) 2)可选设计和配置 坏处: 1)软硬件是绑定的,算法迭代固化了 2)需要工程资源+力量来完善芯片和填坑 3)潜在的制造风险 4)量起不来会很贵 任何选择都是左右的权衡,无非是考虑多一些。新势力的几颗芯片后续我找机会去一一整理前生往事,它们为什么要做,是什么样子,后续是否成功需要时间来证明,我能做的就是记录这一切。

朱玉龙YL 点赞 2 评论 1

有钱和有平台技术以后,QQ也可以做得很科幻,说到底车企本质是设计和集成,这是不断拿钱和资源去堆出来产品 持续不断无尽的尝试

朱玉龙YL 点赞 1

这次车展,感觉下来,你没有差异化很难传播 有差异化,如果很正统的考虑,也很难出圈;所以带一点脑洞,哪怕有正反博弈也挺好的 所以现在演变成,想要一个正面可传播的特点很珍贵,退而求其次,只要不是特别离谱都好过中规中矩 这么多车,长得和设计的,真的都差不多

朱玉龙YL 点赞 1

乐道L90的这个椅子设计,确实是有点很难评价

朱玉龙YL 点赞 5 评论 12

萤火虫这台车看得出来,团队做了很多的思考,因为是小车,所以差异化上做了很多的细致的探索。去欧洲出海的时机还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期待一下 全球化战略:以 “政策友好度” 和 “市场成熟度” 为核心,优先布局挪威(高补贴)、荷兰(政策优)等新能源渗透率超 80% 的成熟市场,以及乌拉圭等新兴区域,降低进入壁垒。采用 “一国一策”,国内依托蔚来 400 + 门店,海外灵活结合直营(复用蔚来资源)与经销商模式(利用本地网络)。国内借五代换电站兼容,海外谨慎布局,以欧洲 11kW 直流充电为主,授权代理建设换电站,降低海外运营成本! 硬件软件全球统一基线,悬挂调校、座椅设计等局部优化,兼顾欧洲操控需求与中国舒适偏好。基于 17 国用户调研,精准平衡 “全球标准” 与 “本地体验”,电池预留升级空间,满足多样化出行场景。

朱玉龙YL 点赞 2

😄,不管从什么逻辑来看,单电机+双电机的组合,基本覆盖了动力需求,当然要上赛道去飙,热血的除外 如果想要把底盘控制的诉求放在驱动电机上,从频率和实际的效能来看,真的很难说一个好的路线 从探索的角度来看,总要人要去试一试;从结果来看,这条路会收敛的。

朱玉龙YL 点赞 1

蔚来ET9的车主有点太高端了

4
朱玉龙YL 点赞 2 评论 2
你已将对方拉黑,无法查看其主页内容
由于用户设置,你无法查看其主页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试试换一个关键词搜索吧
已加载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