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发烧友

新出行智能驾驶发烧友主题精品板块,欢迎各位车友在此社区分享更多专属内容,参与互动和分享请注意遵守新出行社区规范。

正在讨论
全部
我最爱岚图梦想家
2025-06-24 · 岚图梦想家PHEV

骁龙8797的「三杀」定位,座舱、智驾、融合全都要

作者 | 张马也编辑 | 德新2024年10月在夏威夷的骁龙峰会上,高通曾经祭出了两款至尊版产品—— 骁龙8397和骁龙8797 。前不久,6月底在苏州举办的高 查看全文

智驾发烧友社区 智驾发烧友智能驾驶这件事自动辅助驾驶那些事零跑那些事

ZZxmm
2025-06-08 · 岚图追光 EV

包含热区提示的可视化 OCC 界面,可以直观看到智驾系统对周围包括路沿路障等静态障碍物的观察力以及它关注的点。有时候人开的时候觉得不太在意的地方它其实蛮警惕的。威胁度越高的区域颜色越艳,从黄色到橙色到红色。特斯拉的泊车画面早就有这种 OCC 可视化热区图示。 图一到图四,这一段高速在夜晚走过多次,路很窄,隔离带的植物经常往外延伸得比较多,很贴近行驶的车辆。在 OCC 画面上,突出得最多的植物区域就是红色的标注。这都必须在时速 120 的情况下实时进行识别。 图五左侧逼近的车身,图六逼近车身的右侧围栏,也都是 OCC 很警惕的区域。当然还包括图七的车尾区域。 这种可谓是纯视觉系统的“激光雷达”,是遍布车身四周每个角落的。哪怕装备激光雷达的车型也必须拥有,而且要以这个为智驾决策的主体,因为它是 360 度全景而且覆盖从地面低矮直到高处悬空物体的。而激光雷达一般仅是注视车头前方扇形区域,给予智驾系统一个不断询问该区域通行空间的顾问,询问这位顾问的过程也需要无限缩短避免延时才能确保决策的迅速。

+3

智驾发烧友社区 智驾发烧友

极果新车评
2025-05-29

智驾市场格局生变,比亚迪凭超23万辆销量强势领跑

近日,汽车行业智能驾驶领域再掀波澜。有相关媒体平台公布了令人瞩目的 5 月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车辆的销售数据,其中比亚迪的智能驾驶辅助车型销量一举达到 231,05 查看全文

智驾发烧友社区 智驾发烧友比亚迪智驾战略会比亚迪“天神之眼”无图城市领航功能正式上线

我最爱岚图梦想家
2025-04-06 · 岚图梦想家PHEV

从本土突围到进军全球,亿咖通做对了什么?

作者 | 王博编辑 | 德新今年,自主品牌在大力推动科技平权,智能座舱领域的竞争也正在加速下探到15万元以下市场。据数据显示,2024年,15万元以下自主品牌车 查看全文

智驾发烧友社区 吉利银河E5上市发布会智能驾驶这件事吉利AI智能科技发布会智驾发烧友

我最爱岚图梦想家
2025-04-04 · 岚图梦想家PHEV

近期,纯视觉方案和国内绝大部分友商的激光雷达感知融合方案到底孰优孰劣,时不时的会被拿出来争论一番。 以下为个人观察与思考: 在L2+级别: - 纯视觉方案已有标杆级表现,比如特斯拉FSD V13。 - 激光雷达感知融合方案同样有卓越代表,例如华为ADS 3.2。 - 如果你的纯视觉能力已达到顶尖水平,你想怎么吹你体验好,能力强都行,但也没必要去贬低别家,毕竟你的来时路也是激光雷达感知融合方案。反之,若尚未达到顶尖水准,却急于拉踩成熟的融合方案,则显得不够明智且易引争议。 在L3级别: - 行业共识倾向于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方案(通常包含激光雷达),以构建感知层面的关键冗余,提升安全可靠性。 - 值得注意的是,有消息称某家当前主打纯视觉路线的车企,其规划中的L3车型将引入激光雷达。这不禁让人对其智能驾驶技术的传播策略产生疑问:是技术路线的阶段性调整?抑或是传播口径与实际产品规划存在脱节? 当前观感就是,一方面在部分场合强调纯视觉的“先进性”或“简洁性”,另一方面又在为更高级别的智能辅助驾驶布局融合方案。这种矛盾的技术叙事,容易给外界传递出策略摇摆或内部定位不够清晰的印象,显得有些“拧巴”。

智驾发烧友社区 智驾发烧友

XCX11999qMmV
2025-03-17

今天去开了问界M9的ADS3.2,再结合之前开FSD的体验,有以下几点感悟: 1. ADS 3.2的表现就像是一个资深的退伍汽车兵在开车,给你一种四平八稳的感觉,但是会让你觉得智驾在驱动的车一点乐趣都没有,但是你坐在车里面感觉很放心; 2. FSD 的表现就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赛车手,给你一种技艺高超的感觉,很安心,在某些场景的处理上会让你有一瞬间惊艳的感觉; 智驾发展到现在的阶段,D2D的量产推送,可以说已经在L2的层面上覆盖了用户所有的用车场景,之后各家车企的竞争已经从覆盖一个又一个用车场景的比拼,进入到用更加先进的车端VLA大模型,去不断提高智驾功能的下限,最终让汽车本身可以处理各种极端的交通场景的同时,越来越拟人化。 在这个新阶段的竞争过程中,我觉得特斯拉已经走了50%的进展,处于领先的位置,可以看到国内的车企,比如理想、华为、MMT、小鹏也都在不断地朝着这个方向进发。 目前我本人还是很乐观的,软件的层面,我觉得只要方向对了,国内的追赶速度还是很快的,我觉得在未来1-2年之后,国内也会有一家企业率先实现突破,进入DEEPSEEK时刻。 #智能辅助驾驶##FSD##ADS#

智驾发烧友社区 智驾发烧友

TMT星球
2025-02-15

我估计如果现在去说,一个辅助驾驶体验挺不错,到时候可能会被拿着放大镜去对比。 但只要涉及对比,你就一定能在某些场景里找到不完美的地方。 所以,就会有 体验的差异,我并不能说,这是体验的好坏,只能说是差异。 如果你非常有一个可量化的标准去表达,我觉得至少要包含几个维度: 1、它的基础安全感 这一点很重要,基础安全感非常考验辅助驾驶的底层技术能力,感知精度、规划能力、车控精准度。 基础安全能力,其实是:系统打开率。 2、行车效率(包含接管率) 单一用接管率去表达辅助驾驶水平,这是一个糟糕的方式,但叠加一些元素,接管率还是能反映系统的效率水平的。 如果他的基础技术足够高,应对复杂场景的安全处理能力越高,非必要性接管确实会减少。 3、行车体验 对,第三才是体验,体验是前二者的综合结果,但体验有时候考察产品能力。 所以,如果可以尽量更综合去看。

智驾发烧友社区 智驾发烧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