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擎会铁皮

双擎会铁皮

新出行认证:新出行团队

简介:双擎会会长铁皮

关注10 粉丝777 获赞10593

  • 创作成就
  • 最新
  • 动态
  • 文章
  • 视频
  • 点评
  • 闲置
  • 投票
  • 个人信息
  • 门店优惠
  • 全部
  • 动态· {{circleNum.ins_num}}
  • 文章· {{circleNum.article_num}}
  • 视频· {{circleNum.video_num}}
  • 点评· {{circleNum.remark_num}}
  • 闲置· {{circleNum.sale_num}}
  • 全部
  • {{item.name}}·{{item.contentNum}}

优惠活动

抵扣券

权益礼包

视频 新出行原创

【新年祝福】回顾 2024 展望 2025 铁皮跟你聊聊究竟用 AI 做了些啥

最近几年,每年几乎都有颠覆性变化。就眼前这个例子,在去年同期也就是 2023 年要过渡到 2024 的时候是没办法这样做出一个视频的,但现在已经可以实现了,这就是这一年这个领域的进展。我借此向大家介绍一下现在 AI 的发展已经实用到什么程度,大家也可以仔细看看这个视频,去找一下里面哪些画面是 AI 生成的,哪些画面不是 AI 生成的,视频最后也会给大家一个答案。

双擎会铁皮 点赞 6 评论 5

THE NEXT P7 整整齐齐准备来啦!轿车版 Cybertruck ?

双擎会铁皮 点赞 22 评论 11

不是,以前是看歼 10 和歼 20 会有爬墙党,现在看新车也有爬墙党?没想到全新 P7 这么快就量产了一批,应该是后续媒体试驾车和门店展车。目测银色官推色为主,还有貌似是荧光绿?有点类似图 7 - 9

9
双擎会铁皮 点赞 11 评论 12

孙神最新关于小鹏 G7 上市快报有几个打我脸的结果。 首先当然是 Ultra 版的占比,毕竟眼下 Ultra 还得忍受有几个月连 LCC 都没有的日子,一方面证明还是不少人愿意为后续长尾预期来埋单,另外一方面估计很多都是新晋的新能源车用户,还没用过辅助驾驶相关,眼下还没有也无所谓,愿意为憧憬埋单。不像我这种辅助驾驶深度依赖者,一天没这个都不舒服!这个结果也挺好的,争取越多新一代车主进来越好,越能破圈。 第二点是居然最便宜二十万以下的版本占比最低!这个也出乎我预料。嗯,那种一天到晚唠叨不休说小鹏的车子超过二十万没人买的估计现在在编新的话术! 第三点是客群平均年龄比 YU7 还低?这 …… 另外有几个点是我觉得理所当然,首先是 ARHUD 的强感知,这个是必然的。别看网上短视频平台但凡看到我贴的 ARHUD 视频就一堆人说什么挡视线干扰驾驶,无数人都是靠看手机屏幕来冥想,实际上坐到车里一体验才晓得实际感受。另外就是智能底盘的好评,这个点我觉得发布会没能作为比较重点介绍有点遗憾,其实跟同级车比这个部分是很有优势的。 最后就是对比对象,非常健康而且主流。最大对比对象确实是特斯拉 Model Y 和小米 YU7,这也符合这两款车的江湖地位。

双擎会铁皮 点赞 13 评论 6

终于在小鹏 G7 发布会前看到官方发送已经批量备货的图片视频。上两次能够看到这样准备充分的应该是 M03 和 P7+。这个确实是现阶段必备的措施,发布即交付,交付即上量很重要。上次 M03 Max 发布前我也发过微博说过类似的话,但 M03 Max 其实还是没能交付得很及时,幸好时间窗口比较窄,另外同类竞品太少了,而上周貌似已经恢复上量了。但是到了 G7 这种规格的 SUV,可没有丝毫这样的窗口期条件,不能上量就真的会凉。所以图二这个航拍图,算是给予了信心!!!

6
双擎会铁皮 点赞 8 评论 8

不要忘记成长历程,今天我的日志提醒我要看四年前的月销量战报。理想交付七千多,蔚来八千多,小鹏六千多,零跑三千多。而且已经都属于同比大幅增长的成绩。 当年“最快今年最晚明年”,“特斯拉降价了你们都不用卖了” …… 等等等等,类似的话语换个对象直到今天还不断在讲。转眼间四年过去了,来到今天这个某些“”传统大品牌”已经沦落到月销仅仅一万多的年代,我们还在继续努力!

6
双擎会铁皮 点赞 7 评论 3

聊一下鹏厂的销量问题。这个上半年看图一走势就晓得,最大特点是“稳态”,有起伏但起伏不大,稳定在三万出头左右的位置。这个当然不算最为出色,但也很不错,而且很关键。 图二可以看到最近分车型的销量,值得注意的是除了 M03 和 P7+ 两款供应最大的车型之外,G6 的占比也逐步增大。X9 总体体量是属于少的,但行业内相同类型的车型也都差不多。最近 MEGA 交付量上来了刚刚超过 X9,但 X9 本身没减还是保持,依然属于稳态。至于说 G9?那确实这个规格的 SUV 还只是五座,当下的吸引力是不大的。 然后聊到这里,也都在其他很多博主发的贴下面评论里面看到有人讲:小鹏还是只能卖 10 多万的车,一上二字头就没人买了。这种说法一直以来被讲了很久啰,其实我觉得有点可笑。这方面最终就是看具体产品来的,像 X9 这种三十多万的只要产品有竞争力,就依然不会弱于其他同类产品,压根就没有简单粗暴给一个牌子冠予定义的必要。 卖得不够好的,就着实是产品吸引力不够的问题。例如很多小鹏的铁粉总觉得 G9 理应很吸引,但对于普罗大众来讲,一台看着这么大的 SUV 只有这个空间配置,是不吸引的,别以为很多人会在乎什么空气悬挂,那玩意儿宁可没有也无所谓。 只不过,小鹏的 6,7,9 三台规格差异没那么明显的五座 SUV,确实雷同特色会比较多。实际上我觉得可以把三者看成一个整体都没问题,类似现在理想 L7 和 L8 的存在感也都不强了,L6 和 L9 能有存在感就行。小鹏目前规模,今年来看一个月能交付到四万多已经属于高预期了吧?摸到五万已经是喜出望外了吧?这种产能规模要指望每台车都月交付近万压根不现实,卖得少的车型属于负责把自身产能极限填满就行了,现在大部分门店连 G9 的车子都不摆了,着实摆不下,接下来说不定 G6 都不摆了。渠道和产线的瓶颈都很明显,规模要跃升一个层级短期内是不可能的。 最后聊聊图三,还是挺佩服 M03 的。这个车没正式上市前我估计没人会看好它。虽然是一个较低价位的车,但这个价格区间也不是容易啃的,能明显跟第二名拉开差距很不容易。而且是在这一堆车里面,少数完全不依赖网约车属性的车型,这是非常难得的。另外它还有一个潜在重要意义,我觉得这可能是第一台在这种价位里面用高阶智驾作为卖点的产品,这是面对很多属于人生第一台车的用户进行市场教育的产品。这一点,我不晓得同是 15 万以下的埃安 RT 和丰田铂智 3X 里面选择带 Momenta 配置的用户能有多少,其中真正用起来的又有多少。但对于 M03 Max 的用户来讲,这方面我信心当然更强。

4
双擎会铁皮 点赞 12 评论 5

上周末的社区大会我拍了一堆图片都扔进活动相册里面了,也有不少已经纳入官方九图。只不过自己还没来得及都回看一下,今天也挑了几张不起眼的抓拍发一下

9
双擎会铁皮 点赞 7 评论 4

YU7 爆火,数字惊人,昨晚到现在各个群都聊个不停。也侃两句看到的舆情: 第一类:积极发“黄牛”的截图,似乎总想说明些什么。 其实这么大基数的市场,肯定吸引“黄牛”出现,为啥?因为有希望赚钱,为啥能赚钱?因为受欢迎啊,而且不是一般受欢迎,基数得很大。说到底还是这个产品是真的火热才能吸引“黄牛”,而不是积极发黄牛截图的人内心那个想表达又不好直说的因果关系。反观,为啥大部分产品压根没法吸引“黄牛”? 第二类:YU7 这么大的量,那其他车不用卖了。又或者有板有眼分析起来,说谁谁谁最受影响云云。 然而 YU7 一夜之间下了 20 多万订单的那群人,真的有考虑过其他品牌其他产品吗?我感觉大部分都是一直在等着这个车上市,如果它不上市也不会考虑买其他品牌其他型号的产品,更不是很热衷参与网上交流的那群人。别总觉得那里面有很多本来应该是谁谁谁的客户(不能说完全没有,凡事儿得看占比)。 其实通过网上交流你都可以看到,很多群友或者博主都说,看到朋友圈的朋友亲戚订了,或者知道某某某同事订了,那些在日常从来不参与车圈交流的“沉默大多数”,才是 YU7 或者说小米汽车的基本盘,这是真真正正的破圈。 另外,现阶段买车对于很多人并非刚需,因为手头上也有车可用。老车你说继续开个一年,或者继续开个五年,哪怕有些人狠一点继续开个 10 年也都问题不大。不是必须得在最近一个时间周期内要买台新车。所以什么时候换车或者增购?根本没个谱。或许哪天有一款情绪价值足够,能被身边很多人认可,可以引起消费欲望的产品出现,突然就换了。 这类潜在市场的大小很难通过平时的什么网络调查,或者通过一天到晚聊车的那帮人取样来进行准确的预测。在前些天参加某个直播里也了解到,等待 YU7 上市的人群,连预算的跨度都很大,上限甚至都达到 5-60 万的那类人群都存在。毕竟,现在买个 5-60 的油车,能有啥?也不就那样。所以 YU7 并不贵,又属于潮品,社会认可度高,自然一早被锁定。 上面描述了这么多的“沉默大多数”,那些人的基数都是海量的,都不是日常专注去了解行业产品技术动态的,更不是连个后排空间尺度都看量度数据,计较 20 万有没有 800V 还是有没有什么 3C 5C,也不是很在乎以及能区分什么英伟达还是自研芯片的人群。当然,刚才描述的这类人也都存在,所以这些人还会按照自己的选择进行购买,甚至某些也形成了品牌忠诚度,成了某某某粉,也有自己的圈子和格局。 车圈的人总觉得车圈就那么大,是可以理解的,一打开自己加的群,一打开社交 APP 刷到的博主,就觉得这就是全世界了。但车圈归车圈,车圈不代表市场的体量,实际上,当你发现朋友圈里面一个地产经纪,一个面包店老板,都很多年没联系了,但突然在晒 YU7 订单的时候,你才能晓得世界有多大。 既然世界这么大,所以也不是小米能通吃的,也不是比亚迪能通吃的,更不是特斯拉能通吃的。从过往说特斯拉降价到 30 万以下,其他车不用卖了一直到今天,从 SU7 火爆那其他轿车也不用卖了一直到今天,实际上真正发生的事情是新能源渗透率已经稳定超过 50%,年平均也都超 50% 了。而例如广本这种以前汽车行业的“老牌大车企”,已经沦落到月销量一万多台了。所以优胜劣汰是肯定存在的,在 25 万以上这个价位区间真正被挤压出去最多的品牌是哪些,就值得期待了。

双擎会铁皮 点赞 5 评论 6

包含热区提示的可视化 OCC 界面,可以直观看到智驾系统对周围包括路沿路障等静态障碍物的观察力以及它关注的点。有时候人开的时候觉得不太在意的地方它其实蛮警惕的。威胁度越高的区域颜色越艳,从黄色到橙色到红色。特斯拉的泊车画面早就有这种 OCC 可视化热区图示。 图一到图四,这一段高速在夜晚走过多次,路很窄,隔离带的植物经常往外延伸得比较多,很贴近行驶的车辆。在 OCC 画面上,突出得最多的植物区域就是红色的标注。这都必须在时速 120 的情况下实时进行识别。 图五左侧逼近的车身,图六逼近车身的右侧围栏,也都是 OCC 很警惕的区域。当然还包括图七的车尾区域。 这种可谓是纯视觉系统的“激光雷达”,是遍布车身四周每个角落的。哪怕装备激光雷达的车型也必须拥有,而且要以这个为智驾决策的主体,因为它是 360 度全景而且覆盖从地面低矮直到高处悬空物体的。而激光雷达一般仅是注视车头前方扇形区域,给予智驾系统一个不断询问该区域通行空间的顾问,询问这位顾问的过程也需要无限缩短避免延时才能确保决策的迅速。

12
双擎会铁皮 点赞 7 评论 2

第二组 G7 的图片,这次不是车屁股了!图七那个正侧面线条我蛮喜欢的。车头特征确实太类似 P7+,属于大家族脸里面的一对孪生兄弟脸。这组图跟昨天的可以结合起来看:https://www.xchuxing.com/ins/918818

12
双擎会铁皮 点赞 16 评论 5

应该不会有一组小鹏 G7 的照片是全部都只有车屁股的吧?今天我就发一组全部都是车尾的。为啥拍那么多车尾?因为我听说很多人认为这个车尾不好看啊,所以我偏偏就拍车尾,我是不是很头铁?? 啥?只拍了车尾其他没拍?哪敢哪敢!这不,今天先发一组嘛,还有的。

10
双擎会铁皮 点赞 15 评论 16
你已将对方拉黑,无法查看其主页内容
由于用户设置,你无法查看其主页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试试换一个关键词搜索吧
已加载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