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如果李想来操盘小鹏汽车——用厂长的方法论分析下小鹏
新闻

我是小鹏NGP、自动泊车和智能语音的粉丝,也是李想的迷弟,感谢厂长不间断的高质量输出,这里借用厂长的方法论来分析一波小鹏汽车,此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作交流。

随着2023Q1小鹏的毛利率再次转负,身边又开始听到小鹏要倒闭的声音。那小鹏会倒闭吗?当然不会。根据小鹏Q1财报,小鹏账上现金及等价物+短期存款+中长期存款为302.26亿。按照Q1亏损23.37亿来推算,至少还可以烧三年,而且随着XNGP、扶摇平台和G6、X9等众多新车型推出,小鹏远远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这也是何小鹏说还有很多牌可以打的原因。

那曾经新势力第一的小鹏,为何到了屡屡被传倒闭的境地?小鹏肯定是做对了一些事情,也做错了一些事情。


我们先来看小鹏做对了哪些事情————

首先,在行业趋势方面,在从传统能源到新能源,从人工驾驶到自动驾驶这两波技术革命中,小鹏从2014年成立,就坚定地投入了智能电动车(电动+自动驾驶)这一赛道,抓住了这两波大的行业红利,选择了一个高增长、供需分散、互联网进程落后、市场足够大的赛道。

其次,从解决行业问题来看,小鹏解决了哪些行业问题?

我们分别来看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目前最大的四个问题:1、电池贵;2、电池重;3、充电难;4、智能化低。

电池贵——导致车价高于燃油车。如厂长所说,电池是一个锂钴镍等大宗贵金属的集合,除非出现技术革命,电池成本无法随着规模制造一直下降,反而如果需求快速增加,反而会价格上涨。基于此,理想选择增程路线使用了小电池,蔚来则用BAAS的方式降低了车价。而小鹏对此并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所以2022年的电池原材料涨价,叠加特斯拉发起的价格战,大大拉低了小鹏的毛利率。

电池重——导致为了保证500KM以上的续航,不得不采用大电池,电池越大就越重,反而又拉低续航。这点小鹏解决地不错,用整车800伏和SiC降低了能耗,使得小鹏可以用较小的电池就实现较长的一个续航(这点上蔚来是反面例子),在解决了电池重的问题同时,也捎带着部分解决了电池贵的问题。

充电难——小鹏也解决得不错。通过自营充电网络和配套的800V快充体系,小鹏在充电这一块,是让用户比较有信心的。

智能化低——这是小鹏做得最好的地方,包括智能座舱、智能语音和辅助驾驶,应该可以说至少领先理想和蔚来半年以上,传统品牌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在我看来,小鹏除了在电池贵这方面解决不太好外,在行业赛道选择以及行业痛点问题的解决上都做得算是不错。


接下来就是小鹏做得不太好的一些地方了。

 

一、用户定位:

模糊的用户定位是小鹏最大的一个问题,并由此衍生出了一系列问题,诸如产品定义、产品营销、SKU设置等一系列问题根源都在这里,并最终反映到了产品的销量上面。

从小鹏汽车的使命“始终以客户为中心,用科技为人类创造更便捷愉悦的出行生活”来看,这个使命让我非常地疑惑。客户——人类?你的目标客户难道是全人类吗?没有取舍就意味着所有的电动车企都是你的竞争对手,这是硬生生把电动车这个蓝海市场玩成了红海市场。

比如新出行的使命是“专注于新能源出行,专注于智能汽车,致力于打造新能源出行一站式服务平台”,放弃了燃油车测评。

像我这类只关注电动车,不太关注燃油车的用户,会自然觉得只做新能源测评的新出行会比汽车之家、懂车帝这类综合性媒体要更专业,信息获取效率更高,时效性更强,用户交流更加同频。

就像理想汽车的使命是“创造移动的家、创造幸福的家”,专注于家庭用户一样,初创公司必须在战略定位上做差异化,作取舍。这样才能建立品牌,才能有品牌溢价,否则只会陷入激烈的价格战。

而要形成品牌,用户就必须对你的产品有一个清晰的阻隔和认知,即你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expert,而我可以绝对信赖你。

你永远可以相信蔚来的的审美和服务,也永远可以相信理想的家用。

举个例子,我永远不会担心理想没有电动遮阳帘,因为我相信理想不会让家人在太阳下暴晒。我也从不担心理想会使用有毒的沥青止振板、黑心棉或者含甲醛的胶水,因为我知道厂长不会让他的老婆小孩吸毒气。我也从不用担心理想的安全性,因为对于家庭出行来说,安全绝对是第一位的。

但是对于小鹏,哪怕是他们一直在打造的差异化定位——智能,我却要去翻他们的配置表,担心有没有采用更方便的感应式电容方向盘(P5、P7、G9还有G6都是扭矩式,小鹏也没人出来解释下背后的逻辑),担心NGP状态下是否可以自主调节限速(听说NGP2.0会优化)。包括小鹏直到最近才推出手机蓝牙解锁,以前P7、P5还要掏出钥匙摁一下。像任务大师这种在智能家居领域早已实现的功能,居然是由理想先行推出,小鹏再在G6上跟进的。小鹏的记录仪功能也是最近才上线,诸如此类。

所以小鹏需要更深入去倾听、挖掘用户使用场景里的痛点和需求,减少小鹏P5智能生活空间(几乎没人用的投影仪+幕布)、G9的5D音乐座舱(没有多少影视资源支持)这种自嗨式创新。

小鹏在成为智能领域可以绝对信赖的专家前,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时间节奏:

得益于小鹏P7在20年4月上市后的热销,小鹏在20年第三季度首次实现毛利率转正,并登上新势力第一的宝座,渡过了从0到1的生存期。而在从1到10的发展期,小鹏本应该做的是把从0到1阶段的成功经验快速批量复制。

而我们来看看小鹏做了什么:小鹏推出了智能家轿P5和超快充全智能的G9,P5和P7的用户还可以说是有部分重合:看重智能的年轻人,只不过P5外观太拉跨,根本无法抢占对标的迈腾、凯美瑞(这两个都有宜家宜商的属性)的市场。G9则是完全换了一拨用户群:看重智能的中产阶级。

用户群的不断变更,意味着小鹏对于目标用户群的研究经验没有被最大化利用,也没有再继续深挖用户需求不断提升产品价值。多生孩子好打架的结果就是更多的资源被浪费、被分散,导致小鹏4款车型都打不过理想one一款车型。

大师兄也酸(我跟小鹏是校友,名副其实的大师兄)

而智能电动汽车是一个追求规模经济的行业,没有足够的数据喂养和批量制造降本,做一个小而美的公司在未来是活不下去的。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P7为什么成功,在运动轿跑这个市场,以往的的燃油中大型轿跑比如奔驰CLS(指导价 57.68-78.40万元 )、奥迪A7(指导价:58.58-78.48万)门槛较高,很多年轻人有心无力。

也就是说,小鹏P7和Model3其实切入的是一个高毛利、互联网进程落后的这么一个细分市场,并且创造了超级性价比,打造了新的产品价值链。我甚至可以仿照厂长为P7想个宣传口号:100万内最好的中大型轿跑。哈哈。

但有个致命的地方就是,这个细分市场无论是市场容量还是增长率,都不太好。除了Model3每月能有2~3万的销量外,奔驰CLS、奥迪A7、奔驰CLA、奥迪A5加在一起每月销量也不够一千辆,所以小鹏只能去跟Model3去贴身竞争,相当于是挑了一个最难打的竞争对手。

如果是打燃油车,用厂长的话来说,那简直是白送的市场,传统豪华品牌老气的内饰、简陋到寒碜的舒适性配置、拉胯的车机和辅助驾驶、高昂的使用成本,现在用户只用不到一半的价格,能买到同样优秀的外观设计、舒适性配置拉满的内饰、更好的加速能力和动力体验、当下最先进的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简直太容易说服客户下单了。

而反观理想,根据乘联会的数据,理想ONE、L789瞄准的30万以上的豪华中大型SUV市场,每月销量接近10万台,且保持着每年25%以上的增速。而P7所在的30万以下的轿车市场,则以5.3%的速度在下滑。

引用自乘联会

也就是厂长所说的,由于新出生人口不断下降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车市总体销量不再增长,一次购车用户在下滑,二次购车用户在增加。

而在一个快速增量的市场,做“增量市场拉新”要比“存量市场替换”要容易太多了。

小鹏即将推出的G6和X9,分别瞄准了B级SUV和C级MPV市场,其中前者2023年1~4月卖了81.4万辆,同比增长12.2%,C级MPV市场则卖了14.8万辆,同比增长91.9%(理想同样看中了C级MPV这个市场)。B级SUV市场容量大,但增长一般。C级MPV市场腾势D9已经证明了成功,这和豪华中大型SUV市场一样,又是一个偏向家庭用户或者商务用途的高增长、高毛利的细分市场,理想的成功经验又可以复用。

如果说L7和G9还只是互相试探,那X9和W01就直接面对面白刃战了,同样的800V,同样的城市辅助驾驶,就看谁对这一用户群理解更深入了。

引用自乘联会,理想一直善于选择目标细分市场

另外,还有很多人说小鹏过早投入辅助驾驶和800V是作了行业的先烈,时间节奏没踩对,我不这样认为,正是因为小鹏早早地就进行了投入和布局,才获得了现在这样的领先优势,形成了小鹏现在的核心竞争力,试想一下,小鹏要没这两项领先技术,拿什么在这个市场立足?理想现在也是在后面跟进追赶中,正说明小鹏做对了。

三、还有一点小鹏做的不如理想,就是以最低的获客成本,精准高效地触达和获取大量用户。

在流量越来越贵的互联网时代,这个能力太重要了。在营销传播上,理想用最小的营销费用获得了最大的流量,每一次理想的新车发布,都引来了病毒式的刷屏式传播。这背后的原因和能力贺总的那篇文章已经解析得很清楚了。

另外还有用户自来水的推荐,像HouYin这样推荐了1000多个身边的老板去购买理想。

极致的产品+超值的价格会让用户自发地转介绍,并把它变成一个链接更高端人脉、获得更多人认可的社交名片。

当然,大师兄也已经看到了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整措施:挖来王凤英担任总裁,主管营销和产品规划;调之前负责一线销售的黄泓霖担任产品营销总经理,负责打通从用户需求到产品研发到营销端的闭环。用扶摇平台降低研发、制造成本,直接管理造型和设计团队,引入外部设计师进行内部PK,包括裁员等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

从目前市场来看,辅助驾驶从用户爽点变成用户痛点的转折点可能还没到来,而在这个转折点到来之前,小鹏如何选对细分市场和资源投入方向(产品价值=行业痛点的解决程度x客户感知程度x用户价值-解决成本),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链条,创造竞争优势,还需要好好思索一下才行。

如果小鹏能好好分析总结一下小鹏P7成功的方法论,然后围绕细分用户群不断深挖用户需求,用这套方法论不断地进行复制和规模化,我认为小鹏未来还是有机会成为2023-2025淘汰赛里活下来的几家车企之一,并拿到下一个5年自动驾驶领域的入场门票。

所有的问题我们在外部看到的都是表象,背后是组织。小鹏如何梳理清楚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每一个业务架构的底层逻辑,让所有的团队在相同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同一套体系下看到所有的东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通过管理手段提高企业运营的效率,完成组织的升级和迭代。

且让我们拭目以待,希望小鹏能能涅槃重生,祝愿小鹏能越来越好。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