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家充条件的情况下到底是选择纯电还是插混?
新出行原创 · 导购

没家充,买什么?

最近网上关于「没有家充条件下买纯电还是插混」的话题再一次热了起来,在这个话题之下不少大 V 都基于自己的专业知识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有意思的是,部分大 V 给出的观点和一些普通消费者认为的观点是恰恰相反。

一直以来,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在选购新能源汽车所持有的观点都是「没家充买插混,有家充买纯电」;而部分大 V 观点则是「没家充买纯电,有家充可买插混」

在观点完全背道相驰的情况下,这两波人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争论,并且谁也不服谁。

在看到这些观点后,部分用户可能也会产生一丝丝怀疑,进一步纠结到底是没家充装选插混还是有家充装选插混呢?接下来我们就从不同的维度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一、为什么大 V 们说有家充更适合插混?

首先是从大 V 的角度和大家聊一聊为什么这些大 V 们会说「有家充更适合插混」。其实这个观点主要从几个角度而来,分别是补能效率、亏电使用感受和亏电油耗等问题。

1、从补能效率维度

首先是补能效率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是提供纯电续航的,绝大部分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的纯电续航可能是在 50km-100km 左右。

在这样的纯电续航之下,很大一部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是不具备直流快充能力的。在不具备直流快充能力之下,现阶段室外第三方的交流充电桩数量也没有太多新增

第三方交流慢充桩越来越少 部分城市小区有配备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你买了一台不具备直流快充能力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在没有家充的情况下,很大程度上你只能在相对亏电的情况下去使用这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在相对亏电状态下使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它的体验肯定不如在有电情况下舒服。

其次,如果你购入了一台具有快充能力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同样是在没有家充的情况下,你可以选择去外面的第三方直流快充站去充电。

但一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快充效率和一台纯电动车型还是有差距的。

同样的补能时间,一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充满后它的纯电行驶里程可能是 150km 左右,而一台纯电动车型可能是 400km 左右。

新出行实测插混和纯电在直流快充充电桩上 30%-80% 时间差不多

因此,对于一台具有快充能力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如果你想体验这台车最佳状态,那你可能需要相对频繁的去往充电站充电。

如果你不想频繁的去往充电站,那你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可能就处于亏电状态,亏电的体验就没那么完美。

这也是这些大 V 为什么会说有家充更适合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原因之一。

2、从亏电使用感受维度

其次就是亏电的使用感受问题,这些大 V 的「有家充更适合插混」的观点主要还因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亏电使用感受。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用户对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形容是「有电一条龙 没电一条虫」。

这句简单的形容也表达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在有电和没电情况下的巨大差异。

当然随着技术的升级,现阶段有些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不错的改善。

但大部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在亏电情况下,它的动力性能、平顺性、 NVH 依然会有所打折。

以曾经我们测试过的 2021 款理想 ONE 来说,在纯电驱动的情况下,理想 ONE 在 60km/h 时速下车内 NVH 噪音在 59dB ,而在亏电增程器介入的情况下则是 62dB。

数据仅供参考

在动力方面,同样是以理想 ONE 为例,新车评曾测试过理想 ONE 的亏电和满电的 0-100km/h 加速成绩,实测结果是满电 6.32s 、亏电是 8.74s。

基于增程打造的理想 ONE 亏电只是动力减弱,但不存在顿挫

因此,无论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还是增程式车型,在低电量状态下都没办法输出最强表现,也就没办法给用户带来最佳的用户体验。

综合下来,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大 V 会说「有家充更适合插混」。

因为有家充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可以做到一天一充,下班到家就把车给充上,不用频繁的去充电站充电,第二天继续享受这台车的最佳状态。

遇到长途出行的时候,即使是在国庆或春节这种高峰返乡的情况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也不用去排队充电,可以不用规划补能路线的随时去远方。

二、 为什么网友们说没家充更适合插混? 

聊完了大 V 们的「有家充更适合插混」的观点后,接下来我们从网友角度来聊一聊,为什么网友们更倾向于「无家充更适合插混」。

相较于大 V 们从体验层面分析来说,用户们的追求就比较简单,他们的需求主要是「不充电就可以跑长途,没有所谓的里程焦虑」。

纯电长途出行需提前规划补能路径

部分用户在选购新能源车型时,他会基于自身没有充电桩背景去选择一个,所谓的没有里程焦虑的新能源车,也就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或增程式电动车。

他们的出发点就是“我没家充桩充电不方便,如果我买了纯电就需要经常性去充电站排队充电,如果买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可还以不充电当油车开。”

并且在国内的用车环境中,有一个场景是大部分购车用户都会考虑的,那就是春节或国庆返乡的长途出行。

在这种每年会有一次的固定长途出行之下,用户在选购新能源车型的时候一般会放弃纯电动车型,去选择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增程或插混即可用电也可用油,方便长途出行

在这样的观点之下,用户对于大 V 们的「有家充更适合插混」的观点肯定是不认同的,因为两者不同观点的背后是各自的不同需求。

大 V 们说的是最佳的车辆使用体验,部分用户们要的是可以不充电也能像油车一样的长途出行。

三、到底是有家充买插混还是无家充买插混?

在简单分析双方不同观点背后的原因后,我们普通用户到底是「有家充买插混还是无家充买插混」?

在分析完不同观点之后,我觉得这个问题就比较简单了,纠结的用户仅仅需要根据自身的用车需求及条件就可以决定到底是有家充买插混还是无家充买插混。

首先,如果在没有家充的背景下购入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那你要面对的可能就是下面这些情况;

1、不支持直流快充且没有家充和很好的充电条件,这个时候你要接受购入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带来的亏电状态下相对弱的整体表现;

2、支持快充但没有家充,这个时候要面对的是相对频繁的去第三方快充站充电,或选择亏电使用;

3、有家充条件,但这台车是家中的唯一用车并且每年都有长途出行需求,那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4、有家充条件也没有长途出行需求,更多的是周边出行,那我强烈建议你可以更多的去考虑纯电动车型;

5、无家充条件也没有长途出行需求,更多的是周边出行,那我强烈建议你可以更多的去考虑纯电动车型。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市面上会越来越多的像 DM-i 系统以及增程式这种大电池且带快充能力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出现的原因之一,并且用户也愿意接受的原因之一。

编辑总结:

从拆分的具体原因可以看到,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时自然会有不同的答案,这不同的答案也没有对错,只有合适和不合适。

因此在这个「到底是有家充买插混 还是没家充买插混」的问题上,我觉得不用争吵,也不用去分谁对谁错,只需要基于自身的需求、用车环境以及不同的“遗憾”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即可。

当然,如果实在不确定自己的选择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提出您的疑惑,或是在社区发帖@小白同学即可,我来针对不同的需求以及用车环境来给出更具体的答案。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作为DM-i的第一批车主,我对插混车体验的比较充分了。我认为没有家充条件的人应该买纯电。我还认为超过150km纯电续航的插混是一个伪需求,目前几大插混厂家包括比亚迪、问界和理想这方面都走歪了。何小鹏的说法大概率是对的,快充功率提升且设施普及后,纯电也许在2-3年内快速替代插混。

回复 小白同学我觉得不在-10度下着雪必须去充电的时候体验过就没资格提纯电

回复 小白同学所以最后还是与自己的用车情况有关,没有统一的、标准的结论!

回复 小白同学我有两次油表见底了,还下着大雨,加油都是心不甘情不愿的,没办法,晚上有事还是反方向

回复 小白同学所以,快充条件好(两三公里内),续航长(充电频率),不会到零下的气温(南方)这些才是纯电车最佳的使用场景,所以,家充不是核心要素,具体环境才是。

续航200km左右的增程或混动更适合国庆。铺设补能体系没那么容易,数量多也是有上限的,效率低的问题短期内解决不了。

回复 XCX6088XZRr9关于类似话题,很多人会拿国庆和春节这种场景说事儿,我觉得有些道理,但不是很全面,甚至可以说相当不全面。这里所说的“全面”不是指对某个人或某些车主的“全面使用场景”,而是指对所有消费者的“全面使用需求”。把视野展开一些,国庆和春节开长途出行的人在全部车主中占比真的很高吗?如果说10年前很高,在今天及今后,坐高铁出游或返乡的人恐怕是占压倒性比例的主流。还有人说要拉东西,我想说那也是少数。在北京,燃油车及插混车每周有一天尾号限行,一年共计约50天不能正常开行,而国庆及春节假期加起来不超过20天,即使这20天不适合纯电车出行,与燃油及插混车比起来,哪个更合适呢?所以,我觉得讨论类似问题,更合适的角度是考虑全部消费者的使用需求,看主流。当然,小众市场总会存在,消费者各取所需即可。

回复 蔚蓝星球你对基本国情和电池技术还是不够了解,发达地区选纯电问题不大,但广袤的中西部地区发展很不均衡,插混及增程的优势远大于纯电车。另外电池的一致性问题短期看不到解决的希望,北方纯电车的体验远差于南方,快充技术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并且快充体系对电网的冲击更大,车少,快充桩少,体验极佳,上量以后,改扩建电网就是大工程了。

回复 蔚蓝星球油车有不少平时通勤坐公交,夏天冬天周末才开车的人,主要原因就是油价高,多人出行

回复 蔚蓝星球有个不同观点,你拿春节国庆举例不太合适,因为这不能以可用天数来对比,日常通勤可以打车公交地铁,到春节国庆则更需要开车,一是多人出行,二是载物需求,三是里程很多目的地更多

回复 蔚蓝星球但是插混纯电里程还是要根据日常每天行驶距离来说,有家充每天充电也不是很好的体验,根据日常里程3-4天充一次电对于有家充的体验才是最好的,20公里通勤,纯电可以行驶的里程(发动机启动前)80公里就够,如果每天通勤50公里,还是要150-200可用里程最好

回复 李春雷兄弟,恕我直言,插混用家充每天充电的体验我感觉很好,你提到的日常三四天充一次体验最好这个说法有点主观了。以我的了解,很多dmi车主的心态是这样的,55公里续航的车主后悔没买110续航的,一部分准车主认为200续航比110续航还香,但实际上大部分110续航车主下一辆车会选择纯电,而不是200续航的插电,因为大部分人在实践中会准确总结出自己的实际需求。

回复 蔚蓝星球插混车主下一辆买纯电我是绝对赞同的,但是每天通勤50公里,110的纯电续航绝不是很好的体验,尤其是冬天,如果需要天天充电,那等于晚上稍微有点事就的用油了,而且55公里的后悔,如果是20-30公里通勤买110公里的不正好3-4天充一次吗?

回复 李春雷还是我之前说过的,看所有消费者的主流,50公里通勤的有,但不是主流。55续航的车主换110续航的想法也不是主流,因为110车主主流想法是换纯电。你提到插混是过渡,那就应该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我认为过渡不是主要方面,最终趋势是主要方面。

回复 蔚蓝星球插混过渡感觉10年应该有的,因为5年能彻底淘汰纯燃油就不错了,3年淘汰纯燃油估计没可能性

回复 蔚蓝星球我觉得55公里体验过110公里,估计后悔的就是主流了,其实插混续航通勤是一方面,我觉得至少还得满足周末百十公里出行才好。目前主流增程(理想、问界、深蓝)的纯电续航都在150甚至以上了,包括部分新的类增程插混,长城DHT,吉利长安的插混也有130了,

回复 蔚蓝星球顶你老哥,有理有据,没想到在新出行,这些观念还这么难接受,看来电车的增长空间还非常大。

不过目前标称 200纯电的混动,实际也就 150,还是符合你的观点的。目前北上广深,150 开个跨城来回基本也够了,其他城市就更不用说了,所以这个公里数 OK 的。

没家冲一律纯电,其实有家冲纯电也没毛病,谁也不想天天插一下吧,太麻烦。增程只是过渡产品,不然为啥现在的增程车的电池度数越来越高了呢?作为一个大件,要有长远的考虑,充电桩只会越建越多,长途的事情会越来越好,但增程可只是过渡。。。另外,在辅助驾驶上千万不要考虑的太长远,厂商的饼可能比你的用车时间还远

除非家里有一部油车打底。不然春节回家的路上就知道纯电的痛苦

回复 千城我去年就回过了 纯电的,一千公里 没有什么感觉,因为我错峰了。另外,今年开了一趟新疆,一万三千公里,依然没有什么问题。注意一下山西的新闻,今年开始高速的所有服务区都会部署充电桩。这个部署速度是会很快的,比辅助驾驶的速度快的多。春节这个事情年年都拿出来说,不觉得有点像之前天天说电动爹吗

回复 sparnus赞同,还可以下高速,出口就近快充充电,顺便好好休息吃个饭。其实很多桩比高速上的快不少,综合算下来多不了几分钟

回复 sparnus不错峰就多少会难受了

回复 sparnus纯电可能95%的时间用着都很爽。但是假期高速那5%的痛苦足以劝退很多人

回复 sparnus平时和春节还是不一样的,平时没有那么多人,充电不需要等待。春节高速人多,虽然有充电桩,但是排队困难,有充电桩和能充上电是两回事

增程过渡是个伪命题

燃油车没退市,增程车就会一直存在,等充电网络完善起来,你可能已经换两部车了。

纯电更是过渡……

我的意思是大件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是不要太超前以免被割韭菜(比如过度追求辅助驾驶)。拿上海来说,电车渗透率超过50了,接下来增程插混就不给绿牌了。但是在西部,那可能开几十公里都见不到一个绿牌。东西部的差异就是趋势啊。其实纯电更适合小地方,因为大家住的宽敞,普遍都有停车位,家冲更容易普及。但是观念的改变需要时间,要去理解趋势,不要被情绪引导。我说的都是我个人实际体验,包括评论里也有混动的车友的深度体验,没家冲基本就不推荐增程,除非你就是为了绿牌拿来当油车开。至于每年过年回家的问题,我是这么理解的,纯电一年给你省了多少钱自己可以算的,过年回家的时候稍微麻烦一点,做下行程规划,看下备选的下高速充电的方案,稍微多花一点时间回家,真的不可接受吗?咱们的时薪也没这么高吧 我是纯电没家冲的,我看着我同事买的比亚迪汉dm,他没家冲,劝不住,买了新鲜劲过去后不吱声了。

回复 sparnus“买插混新鲜劲儿过去后就不吱声了”,这个观察非常细致准确。

现阶段纯电车只适合家庭第二部车,不然春节、国庆这些假期分分钟教你做人,假期想要在高速充个电你就做好排队几个小时的准备吧。

回复 小白同学是的,不是每个人回家都需要高速上千公里。具体还是需要看每个人的出行需求和用车环境的充电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不能高速口下去冲一下吗

都22年了,还在不断妖魔化纯电在国庆和春节的体验。我开两年纯电,每年的各种长假都要长途,只要做好计划,从来没感觉有啥问题。而且一年比一年好。不要把网上假期爆出来的电车充电难的新闻就当成主流。就是为了油车和电车矛盾吸引流量而已。

其实必须要假期长途出行的,刚需人群,并没有那么多

回复 magix回家啊,过年国庆不得回家么

纯电两年,逢假必出游,还没被教过做人。

干嘛这么纠结?我没家充就准备买L7,没电了懒得充就当油车跑,方便充电的时候再充电:第一,亏电油耗是不是比同级别油车低?第二,就算发电机噪声和油车一样大,是不是无顿挫?第三,大容量纯电比增程是不是贵几万?贵的这几万可以加多少油? 想清楚就不用那么纠结了,非常在意增程车加油比充电贵的、一定要无发动机噪音的,必须纯电别想了

亏电油耗可不一定比日系德系油车低..

回复 jackxu646所谓的亏电油耗是指把电用完了再用油跑,但既然是把它当油车开了就没必要把电用完,这样就相当一台混动车了,油耗并不高

回复 哈鲁是的,理想one油耗就8个多点,新的四缸增程器油耗更好

插混车型的日常油+电保养和未来可能存在的两套动力组合的故障率,都是需要考虑的

回复 jackxu646按车身尺寸比Q7和X5L,L7的油耗肯定是低一些的(L9高速亏电综合油耗好像是8点几),增程式的结构在插混里面是最简单的,故障率倒不用太担心

同意,开了快三年的理想one,充电加油就是随心所欲的感觉,哈哈

没有家充考虑纯电或插混文章里还有两个最重要的点没有提到: 1、价格,相同车型插混要便宜1-2万 2、纯电有一个致命缺点是没电了必须去充电,不管刮风下雨下雪,再冷都要去充电

加油一般都是可以不下车、不淋雨的,这就自由的多了

现在很多充电设施都在大型商场的地下停车场铺设了,吃个饭 咖啡奶茶喝一喝就满了

回复 jackxu646那是大城市才有,稍微郊区一点就不是这么方便了

2这个也能算致命缺点?请问一年能碰到几次大雨大雪还必须要充电还必须去无遮盖的充电桩充电情况的情况?反正我开了两年纯电。我一次没遇到过。而且就算遇到了,插枪加拔枪两分钟时间,你把这个叫致命缺点? 哥们,你来搞笑的么?

回复 浮云lc我说的应该是必须去充电吧!

个人观点,插混在于短途通勤可以只用电,长途出行用油,但是如果你没家充,也就是平时都没法自如充电的话,体验那就大打折扣,我建议蔚来

如果没有家充,应该考虑纯电,小鹏或者蔚来,小鹏自营充电桩多,有送电,平时不用排队,花1个小时内的时间充一次电可以用7-10天,体验还是很好的。长途在高速沿线附近大部分都有自营桩,就免了节假日排队充电的焦虑。蔚来有换电。 有家充的就都可以,喜欢混动就混动,纯电也可以。

回复 小白同学逻辑应该是:有家充纯电完全没问题,没有家充纯电也可以,前提都是别节假日长途,市内通勤为主!

回复 半夜嗨增程的逻辑是:有家充增程完全没有问题,没有家充增程也没有问题,前提是你愿意忍受用油的体验!

除了充电条件外更重要的一个因素是通勤距离,如果每天通勤距离只有20公里,那增程也是一周甚至十天充电一次,并不需要频繁充电。 如果每天行驶50-100公里,没有家充只要不是频繁长途还是纯电吧,虽然也得三四天甚至两天充一次电

非常不认可大V的观点,这个话题的关键在于你要清楚现在多数消费者是在买什么样的插混产品。搞清楚了就会明白:没有家充买插混很合适! 1、现在很多主销的PHEV是100km续航及以上的,并且这些新车基本都支持快充,咱以销冠宋PLUS DM-i为例,9月销量长续航是短续航的6倍多啊!国内陆续上市的PHEV也都是中长纯电续航的产品,100km续航以下的很少了。 2、大家可以去试试目前的PHEV新车产品,(除了理想这种增程,国内比亚迪、长城、吉利、奇瑞都主推DHT技术)实际上亏电动力性完全够用,且油耗也不高,没家充也没必要天天去充电以获得更高一点性能, 日常使用一般人感受不到的(除非长时间高速爬坡等特殊工况)。 3、买PHEV产品你还会获得很多HEV没有的拓展新功能,比如外放电功能,现在流行户外露营,煮个小火锅啥的不香吗? 4、买PHEV不买HEV,更多的还有心理需求,就和大家为啥喜欢买四驱城市SUV一样。

其实没有家充,都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