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推荐
自动驾驶杂谈之三:自动驾驶赛道,到底谁是踏踏实实,谁是哗众取宠?
文章

哎,遥遥领先 刚消停没几天,妥妥第一 又来了。

网上打嘴炮没有意义,我们试着从技术科普角度,分析一下目前国内自动驾驶赛道的主要选手的技术路线选择。

这是之前对自动驾驶杂谈的第二篇:关于自动驾驶的技术架构展望

特斯拉

讨论自动驾驶就避不开 特斯拉,而 特斯拉 也毫无疑问是把自动驾驶这个赛道带入公众视野的开拓者。不仅如此, 特斯拉 并不是光打嘴炮,而是实实在在投入了大量资源和时间用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测试。特别是其代表产品FSD,经过11个大版本的迭代,按照 老马 的说法,今年以内就将实现FSD。

但个人认为,由于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策略, 特斯拉 希望通过最少的硬件(最好只有摄像头)来实现自动驾驶(第一性原理)。但也正因为如此,特斯拉 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尝试使用软件和算法替代硬件。特斯拉投入的资源先不论,特斯拉纯视觉路线最大的问题是占用了大量的宝贵时间,而成功之日仍遥遥无期。而且,随着 HW4.0硬件架构的公开,市场普遍预期特斯拉将放弃纯视觉方案,而(至少部分)使用 4D毫米波雷达融合方案 优化FSD。

纯视觉方案到底有什么挑战?

纯视觉方案到底有什么挑战,可能只有 特斯拉 最有发言权。但从旁观者的角度,纯视觉方案最大的挑战就是高估了摄像头的能力。随着摄像头技术的不断发展,今天的摄像头在某些方面比人眼更强,但摄像头在短期内仍然无法完全代替人眼进行道路识别(网上有很多纯视觉方案事故视频,有兴趣的可以自行研究)。更为严重的挑战是,人工驾驶场景下,人眼识别虽然也存在错误率的,但出现事故的原因会被认定为司机的驾驶技术。但在自动驾驶场景下,出现事故的原因会被认定为自动驾驶系统。所以,即使特斯拉不断用数据证明FSD的事故率远远低于人工驾驶事故率(特斯拉的统计口径本身也存在争议),公众也认为FSD不够安全。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讲,特斯拉 自身对FSD也不够自信,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在任何国家注册L3/L4自动驾驶,也没有在任何国家注册L3/L4自动驾驶测试。

所以,在 特斯拉 都可能放弃纯视觉方案而(至少部分)采用 4D毫米波雷达融合方案 的时候,纯视觉方案已经被证明是自动驾驶系统成本最低,性能也最低的硬件方案。

遥遥领先(简称 遥遥)

虽然在商业上有各种神奇操作,但客观来说, 遥遥 在自动驾驶赛道的研发投入还是实打实的,从芯片到整车,从操作系统到自动驾驶,可以说 遥遥 是自动驾驶领域上限最高的企业(没有之一),而且技术进步速度确实非常快。几年前的一个地面路侧视频,甚至被普遍被认为是超过了特斯拉FSD的技术水平。

但个人认为,遥遥 团队过于追求短期目标,而不愿意扎扎实实把技术做好,所以选择了“重博弈,轻感知”的技术路线。但博弈本质是一个概率游戏,无论如何提高博弈的技术,始终会存在可观的败率。而在自动驾驶领域,一旦出现败率,后果不堪设想。上面已经分析过,目前的自动驾驶领域很难接受失败和事故(当然,能控评的除外),所以结果就是 遥遥 目前的“网上没输过,路上没用过”。

当然,遥遥 应该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所以快速升级了ADAS2.0,并推出了GOD。虽然大家都不知道GOD到底长啥样(嗯,除了教堂里面的那个以外),但至少 遥遥 是在往正确的道路上纠正。当然,以 遥遥 的一贯作风,很快再升级个 ADAS3.0,甚至再搞出来个 HEAVEN,我也不会觉得奇怪。但本质而言,感知是自动驾驶最重要的环节,所有不基于感知的自动驾驶方案,都是水中月,镜中花。

调侃归调侃,我对 遥遥 并无任何恶意,甚至个人今年下半年唯二期待的两款新车都是 遥遥 的作品,所以真心希望 遥遥 能踏踏实实把方案和技术做好,让车主早日能使用上正式版本的辅助驾驶系统。

妥妥第一(简称 妥妥)

作为目前全网人气最高的 妥妥,客观来说本心还是希望把产品做好的。当然,妥妥 对好产品的标准很简单,“只要客户愿意买单,就是好产品。”如果是在传统行业,特别是传统快消行业,这样的价值观肯定是对的。但在汽车行业,特别是目前正处于汽车产业高科技化的快速发展阶段,这样的价值观个人是无法认同的。很简单的道理,有太多缺乏长期战略而关注短期需求的企业,在历史长河中昙花一现了。

当然,因为 妥妥 的价值观,所以哪里有热点,妥妥 就会出现在哪里。激光雷达好?那我配,哪怕不用也要配。占用网络牛?那我上,反正激光雷达也没用。结果现在 半碗水的激光雷达+半碗水的占用网络,在网上就妥妥第一了。客观来说,作为一个产品demo,目前网上视频达到的技术水平,还是值得鼓励的。但如果其他一线厂商敢拿出这样的产品出来,并号称下个月就要给用户使用,个人估计在网上早就被骂死了。所以不得不承认,控评好,才是真的好。

任何技术都是需要积累的,特别是自动驾驶这种可能彻底改变整个社会出行方式的技术。那么多企业已经投入了那么多的资源,那么长的时间,到目前都谈不上技术成熟,你随便立个军令状就能妥妥第一,这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如果激光雷达也不去认真研究,占用网络也不去认真研究,就为了树立一个“我也有,不要钱”的市场形象,那网上的妥妥第一又有什么意义?

调侃归调侃,本人也认可 妥妥 目前取得的市场成功,并且相信其市场成功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单纯只是运气好这么简单。但本人也希望 妥妥 能抱着对技术敬畏,对客户负责的态度,制定一个靠谱的研发和测试计划,不要辜负那些信赖 妥妥 的车主。

本来还想再写写乖孩子 鹏鹏 的,不过本文内容已经很多了,所以下次再专门分析 鹏鹏 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路线选择吧。。。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华为的资源还是给的很足的,目前高速领先,泊车确实是遥遥领先。城市等推送在看。评价任何时候都得拿用户可以用的版本来实测,否则妥妥第一也是假的。就算妥妥第一也是用户用上的那一刻才妥妥第一,而不是靠demo妥妥第一。

妥妥靠网评妥妥第一。自动驾驶有的车企重视觉,有的重感知,有的靠xx融合,而妥妥全靠一张嘴,姑且当重味觉吧,成功的道路全网皆知,但无可复制

城市高阶极狐hi去年就推了,只不过用的人少,你们盯着阿维塔那无法得出任何结论

回复 天行极狐的Hi基本上都是媒体买走,没有车主评价没法对比,阿维塔至少保有量还可以,等推送了对比就可以。华为还是牛逼的,2019年就惊艳出圈,遥遥领先很正常

华为领先很正常,小鹏还没成立的时候华为可能都立项了,关于ai,关于transformer的各种应用

回复 epoch对的,投的钱是小鹏的十倍

回复 不吃香蕉的依盖队但是不得不说目前小鹏落地是最快的哦,投的钱是一方面,落地是一方面

回复 epoch那是因为华为自己不造车,之前跟北汽合作也不咋顺畅。和阿维塔毕竟还隔着一层长安,效率上没有自己公司内部闭环来的快。目前看阿维塔能力还是很强的

回复 不吃香蕉的依盖队我个人还是看好主机厂的发展,我指的是功能哈。第一个是数据在自己手里,第二个是自己可以完成研发,软件,各种闭环

回复 不吃香蕉的依盖队是的,希望尽快落地,卷起来

妥妥点赞最近一位妥妥粉丝常混迹于小鹏社区,我已经把他拉黑了,估计马上就要评论你了

不怕。他除了 妥妥第一,啥也不懂,啥也说不出来。。。

回复 陪伴成长他翻来覆去就是 年底NOA第一

不认同遥遥 轻感知的说法,重博弈确实是的,而且是特色,会进行试探变道,变一半停住或者缩回去。就感知能力来说,目前ads1.0对锥桶 施工路段的感知已经非常强了,对于前车掉落的异行垃圾也能做出反应,另外就avp代客泊车功能来说,对整个停车场进行整体扫描建图,这也显示了感知能力确实是遥遥领先,远胜记忆泊车

我的理解也不一定对,大家互相探讨。 重博弈,并线时把后车逼停,左转时几乎撞上对面车道的来车,网上都能看到实例,而且这还都是媒体测试视频。如果不进行干预,出事故的概率非常高,个人认为这样的博弈策略,是不可取的。 轻感知 并不是 不感知。为了了解各家真实的感知能力,我反复对比过 极狐,阿维塔,问界 和 鹏鹏 的仪表盘 BEV,在感知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当然 遥遥 的GOD本身就是在增强感知能力。所以相信 ADAS2.0 的感知能力,应该会有显著提升。。。

回复 陪伴成长所以说文章中是根据ADS1.0做的判断喽。我自己试了问界M5的智驾版,体验很好,已定

回复 大雷目前无论是 阿维塔11 还是 问界M5,城区NCA 应该都还没有正式版本推送给车主,所以本文都是以目前的测试版本来谈的,最终还是要以推送车主的正式版本为准。 问界M5是非常不错的一款车,祝提车愉快。。。

回复 陪伴成长重博弈这点我认可一部分,不过危险性这点只能以后再看了,仪表盘上的渲染并不能说明感知能力,只能说不太注重用户体验,就锥桶和施工路段避让,地面编织袋障碍物躲避,停车场扫描建图来说,感知能力目前是领先其他厂家一大截的

回复 天行我讲的感知能力强不是渲染能力强,而是识别范围更远,识别准确度更高。目前各家可能都在不断升级系统,等年底的时候再比较,可能会有更加准确的判断吧。。。

车路云,自动驾驶还是要这三者结合。车端做得再牛,算力和感知总归是有限的,依然需要路端的感知以及云端的算力去协同和加持。

从目前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车端和云端(企业私有云)的组合,应该基本能达到L4的技术水平,也就是在一定接管率情况下实现自动驾驶。这应该也是目前一线企业的目标。 至于车车之间和车路之间的协同,需要大量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根本不是单一车企能够承担的工作。所以可能需要到面向L5的时候,才能规划和实现了。。。

路端设备又是遥遥的领域…估计到时候又和手机一样会对自己的车有特殊优化

回复 天行资源密集型的领域,但大厂们和地图两个玩家都在加速耕耘。百度高德现在都推出了可以“识别”红绿灯并给出时时倒计时功能的界面。底层就用的路端,物联网的感知加云端的处理反馈给手机。

回复 天行在自动驾驶领域,遥遥 的上限无疑是所有厂商中最高的。所以只要能够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做好,不要好高骛远追求短期目标,未来注定是遥遥领先 。。。

其实都不成熟,等待极客试验

相对结果而言,我更看重过程和逻辑。一个过程和逻辑正确的方案,我认为未来成功的概率会更大 。。。

回复 陪伴成长有销量有钱才能够继续做自动驾驶

回复 电车产业研究我们换个角度:有销量有钱才能继续做ChatGPT。你认可这个逻辑吗?

回复 陪伴成长他确实有钱啊,微软给

你说遥遥领先,我还以为是社区那个用户……

跟文章内容无关,只是说理想的价值观或者他们的思考。李想说过两个点,如果做电车,他们不会用容量大续航高的电池,而是选择比主要竞品少20度电,然后获得价格优势跟配置上的优势(增程的打法)。自动驾驶方面,100城可能听起来很炸裂,但其实大部分都是4,5线城市,整个城市的道路跟车辆环境都很简单很少,理想的车就更少了,可能一个城市也不超过两位数。但噱头十足

小鹏说过要做难而正确的事。理想则是容易且简单的事

可能稍微有点远,但你看看国内IT头部企业如何被ChatGPT降维打击就会明白:当技术跨级的时候,以客户满意度驱动的业务模式,是如何地不堪一击。。。

增程的打法有部分优势是成本低,但大部分优势其实是能加油(bba用户转化就靠这一点),所以少个20度电这思路带来的优势远没增程大。100个县城也是城

写的很好,都认同,但商业化竞争是残酷的,不是理想主义。遥遥是巨头,有很多钱随便玩。妥妥是新势力率先实现盈利,有庞大现金流,可以撑到竞品死绝。蔚来小鹏虽然踏踏实实,但能不能活到商业成功那一天不好说。

这个行业这仨 都曾领先过,妥妥靠着投机暂时第一了,技术方面确实是三家里最差的,一个碳化硅芯片从去年的发布会吹到现在,都没落地。。。。小鹏这边去年G9就用了碳化硅了。今年又开始吹NOA了,什么占用网络,100城,小鹏的XNET,CNGP,不也是BEV+占用网络么,小鹏最吃亏的就是不会吹牛逼,太要脸了,我觉得何小鹏多学学李想的臭不要脸,也不是坏事!毕竟黑粉也是粉,黑粉也会转成红粉的!

理想通过捆绑销售,画饼,让对手疲于奔命,拖跨现金流。 理想的大模型和影子模式,特斯拉也在搞,但他们都盈利了,可以玩。 至于几时搞出来可用,并不重要

所以你期待的是阿维塔12和星纪元es?

我下半年主要期待 阿维塔12的造型 和 问界M9的科技 。。。

回复 陪伴成长哦对,忘了m9了

期待下次对鹏鹏的分析

已经写好了。。。 https://www.xchuxing.com/article/8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