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推荐
最近看到好多热议小鹏无限XNGP全国都能用话题,有些鹏友还是不可避免讨论一个问题:为啥不跟某个品牌去对比农村小路、乡道或难度更极限场景,各自的观点上我觉得没有对错,只聊我自己的感受: ——— 🤩🤩上周回汕头去接我爸妈来广州,这是我拿驾驶证15年以后自己单独一人第一次的长途900公里来回驾驶经历。作为一个女生其实我并不太喜欢自己开车,特别是跑长途的情况,我就属于那种可以坐在副驾驶开心追剧或听音乐的类型。所以基本上跑长途就是我家那位驾驶的比较多,我顶多就是偶尔换开一下减少疲劳而已👏🏻👏🏻 ——— 说到底并不是不能自己开400多公里的路程,不是经验不足不是新手司机其实就是长途开车容易累所以不爱,女生肯定是能懒就懒嘛~~那为什么这次我愿意自己一个人驱车来回近900公里呢?我觉得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因为有NGP的原因,不吹不捧,经历春节汕头回广州全程没有充电+NGP的加持后,我觉得我单独一个人也是OK的。所以这次我自己一管电开到汕头,回程也是一管电回到广州,还令我爸对G9各种赞不绝口❤️❤️ ——— 回到智驾的话题上,我一女生在最早期买P7并不会对所谓的智能甚至辅助驾驶有任何兴趣:我是连ACC都不用的人。仅仅是因为P7的颜值和小P的语音对话被吸引而已,谈不上所谓的智能热衷爱好人群,我觉得我自己开车比所谓的智能驾驶开的好太多了,甚至最开始的尝试城区XNGP的时候,我觉得那功能就是体验一下就行,不会有太多场景去使用的再到现在基本高速、城区快速路、市区比较好的路段我都会使用XNGP来进行驾驶,不是为了炫技或不会开车了:是科技的逐步进化能让我在驾驶车辆的时候更加的轻松和减少疲劳感,这也是为啥现在我可以独立一人来回跑900公里的原因,因为更安全、更安心、更舒适呀😂😂 ——— 对于目前小鹏的XNGP我的体验就是高速真的都好用,城区都能用,达不到高速那么好的体验感,在一些复杂路段、人车混杂的情况下肯定是不可能达到人开车那么灵活的,所以我并没有过于苛刻的要求和期望,从ACC都不用的我到智驾里程覆盖我车辆行程80%的时间连两年都不到,那我觉得是可以对智驾的进步和成长有期待的。 ——— 我不会去跑乡间小道、我不会去跑城中村路线、我不会去跑各种各种极限挑战的场景,因为没有必要用这个来证明小鹏智驾的所谓厉害之处,因为没有必要,因为那不是我日常最频繁的使用场景,我就是跑的城区道路,满足我的需求就可以了。智驾开启的时候,但凡我觉得当下的场景我该接管了,我就一定会踩刹车介入,我不会去追求高光的0接管次数,我不会去追求智驾数据的百分比,对于我是一个用户来说减少疲劳享受智能化带来的便利才是我的出发点😎😎 ——— 🎉🎉未来很长的时间或者说在国内目前的交通道路状况上不太可能做到完全自动驾驶,但是技术会进步,人机共驾的优化程度会越来越丝滑越来越聪明,我更认同这样的方式。人自己开车的时候是会分散精神和注意力的,但是机器不会。所以清晰了解机器驾驶的边界和能力,使用过程中保持关注是使用辅助驾驶我觉得最理想的状态。 ——— 刚开始使用XNGP的鹏友在保证安全的情况多在路况好的地方使用,找到与自己车车更加融入的驾驶方式,我觉得慢慢也就能理解它的能力,可能会对XNGP现在阶段的一些场景和处理能力有更多的理解,最后我觉得我们是用户不是专业测试人员,保障自己的驾驶安全,没有必要去挑战和尝试各种极限尝尽,毕竟智驾在当下还是一个需要不断持续普及和进行用户思维教育学习的事情。 好啦,碎碎念就这么多吧~~~😘😘 @智驾许全蛋 @阿平同学 @柠檬不酸only 各位老师大家怎么看?
最后编辑于 · 2024-03-17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我觉得你说得也有理,但不管哪种思路,关键是逻辑要自洽。小鹏现在的问题就是自相矛盾: 1.你可以说小鹏过去营销不好,智驾的宣传力度不够,所以搞了什么发布、宣布无限,结果却跟大多数车主没有关系…… 2.你可以说营销没办法,必须得制造噱头和仪式感,但出于安全和公关风险考虑,我只给宣称的少数“智驾经验用户”推送,结果官方筛选的维度,只有一个跟智驾有关系,其他都跟智驾无关; 3.好,你可以继续说,虽然有安全和公关风险的考虑,但更多还是要扩大宣传,所以需要有一定粉丝量的主播,要尽快抢占消费者心智,结果你就拍几个剪辑的镜头,拍几个高速或者相对简单的城市工况?现在舆论导向是你敢不敢直播,敢不敢跑乡村小道,敢不敢挑战一些极限场景,不管你是不是真实车主,不管你的初衷是什么,不管你技术上再怎么解释,对于不了解的消费者来说,就是那些场景才有足够的噱头,才足够震撼,才足够改变心智!鹏厂说是要加大宣传所以推的人都是什么认证自媒体、官方社区精华帖数量等等,结果现在你说你就是一普通车主,那些不是你日常频繁使用的场景,那鹏厂就老老实实按智驾经验里程来筛选! 所以,直白点说,你能入选,无非是因为过往你那些背景,过往跟鹏厂用户管理部门走得近,而不是鹏厂的用户管理部门真的站在用户的角度,站在潜在消费者的角度来思考今天我应该怎么定筛选规则,应该怎么定宣传策略。

消费者需要学习时间和成本,筛选的条件可能是看着让很多智驾爱好者不爽,但是相对炫技来说,怎样更正面的普及这个功能可能是他们更多的考量。我和你都算是智驾实践的先行者,再给点时间吧。

回复 夏与时已经是用户的才需要学习时间和成本,潜在消费者不需要这个,需要的是打动内心的一个点,而这个点必须要贴近消费者需求和痛点。回顾华为的营销变化,我反而觉得喜欢炫技的是小鹏,还炫得不好,炫不到点上,关注的只是今天我的辅助驾驶是不是第一,而不是我的辅助驾驶能帮助用户解决什么痛点。比如对于大众来说,常见的痛点就是开车走神了前方突然出现鬼探头你的AEB能不能刹住、在一些极限的停车场景(断头路、可供调整的泊车空间很小等)你能不能帮我停好、高速上前车突然不打灯变过来你能不能帮我极限避让……而华为的营销,正是从这些地方开始的,消费者是通过这些跟日常用车痛点最相关的场景来认识华为智驾的,大胡小胡、耗子发威的那些极限测试都是后面的事了,而小鹏呢,做不到断头路和极窄空间泊车就算了,日常的泊车还越来越退步,AEB不行还嘴硬最后被打脸,小鹏在老G9的发布会、G6的发布会、去年的1024等地方所做的,不就是“炫技”吗?炫的是诸如BEV+Transfomer等一堆普通消费者听不懂的技术名词,炫的是800V、5D音乐座舱等前沿技术,而普通消费者特别是油车车主甚至连普通非800V电车的充电时间要多久都不知道,5D也成为遥远的传说。总之,我的意思始终是逻辑要自洽,你说他们可能更多考量的是如何正面普及这个功能,那么问题来了: 1.如何定义“正面”?小鹏的普及就是正面的吗?小鹏的一些宣传视频可是也有误导他人将这个功能理解为自动驾驶的嫌疑,而且小鹏的部分辅助驾驶的安全兜底设定就有很大的风险,比如小鹏可能认为现阶段都是人机共驾,所以对于NGP识别到车主长时间没有保持注意力和手握方向盘的处理就是几次警告后直接退出,那假设一个人开启NGP时还是清醒的,中途因突发疾病突然晕厥过去,NGP提醒再多有什么用呢? 2.如何看待“正面”和“负面”的区别?对于消费者来说,没有正负面之分,关心的只是这个功能能不能帮到我。再以小鹏之前的AEB之争来说,虽然我对这个功能不是那么在意,但从逻辑上说,小鹏反驳的论点是AEB可能存在误触发导致风险,然而AEB触发基本是人驾状态,误触发后人也应该马上做出反应,这不就是小鹏提倡的人机共驾理念吗?再者我用小鹏的NGP和LCC也遇到过很多次误识别红灯急刹的情况,这个时候怎么不谈谈误触发的问题,而是急着推给用户了呢? 3.最后,退一万步说,以现阶段都是辅助驾驶来说,要“正面”宣传也是没问题的,但我看过华为的直播也在宣传“正面”,也在时时提醒大家要人机共驾,要随时接管,用小鹏的这个逻辑来套用,也可以说华为的这种直播,正是在给消费者展示智驾的能力边界在哪里,又何尝不是一种正面?

回复 玫瑰与荒芜者常见痛点的几个场景说真的是真常见麽?而且小鹏真的做不到?至于你说发布会说的炫技的东西,说真有些我我吐槽,有些本就按时间线来推进。1-3个问题里第一个问题里误导这个我不知道怎么理解,突发疾病这个我一面问号。第二个问题推个用户我不太懂,这个红绿灯的问题我也常在群里吐槽。第三个问题我不太懂你想表达的是什么?表达华为更强也要宣传随时接管还是表达小鹏不强也不宣传?还是说小鹏直播不宣传随时接管? 像你说的退一万步讲潜在的用户就真的不需要学习成本麽(看视频,看参数,去理解去消化)?还有其实你说的很多都是整个行业所面临的,也是他们在共同推进的。

回复 夏与时我说的常见,不是说这个场景常见,而是这个痛点相对而言感知强且具有代表性和大众性,场景反而可能是特殊且罕见的。是不是痛点常见,也可以看看AEB事件普罗大众的反应。至于小鹏是不是能做到,我们不知道,但AEB之争发生时,就有鹏友提议过,何小鹏既然说对手是特调,而自己是出于误触发等考虑所以没有这么做,那很简单,小鹏也做一个特调的版本出来,公开测试并告诉公众这是特调版,然后实现跟华为一样的效果后,再从专业角度给公众解析为什么不把特调版推送给用户,这是多好的一个教育消费者的机会!可能我们理解有偏差,你可能觉得小鹏只是想更多展示自身智驾的积极的一面,而我讲的是我认为小鹏在设定智驾推广策略、无限版本筛选规则以及其他功能开发上的逻辑前后矛盾、自己打自己脸的问题,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

回复 玫瑰与荒芜者在推广上我也认同你的一些看法,可能我们在用户角度去看和他们在企业层面角度去考虑会有所不同。

我说各自有各自的立场,没有对错。正因为我是一个创作者,所以我更认为无论任何情况,都要保证安全且正确的宣传智能辅助驾驶这个事情。我想表达的意思是辅助驾驶带给我的便利,而我不需要这个东西去PK或者去炫技

回复 Rich叮没问题啊,我也说了我觉得你说的有理,作为车主,你的这些想法没有任何问题,有问题的是小鹏这个企业的一些做法

智驾的好需要自己慢慢体验,希望油车车主不要抗拒体验,如果试了接受不了那就自己开。 但是小鹏的智驾真的是但用难回。 关于复杂道路 pk 我个人也不是很建议,人车共架是最好的状态,复杂路面他再怎么厉害也不如老司机,只要在轻松路面让他代替你不就解放了自己吗? 装修的老师傅为啥要带徒弟,就是让徒弟干那些简单的活,自己可以省下来精力处理复杂环境。

很厉害呀,拍的也好

说得很有道理的。

叮姐写的好真情实感马上给安排首页加精

写的真情实意的

评价的非常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