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插混和增程车的里程焦虑问题》 啥?PHEV也有里程焦虑,不是市区用电,出城用油吗?完全没有任何里程焦虑吗?我今天用我自己的一个实际案例和大家讨论一下这个话题,看看和我一样心态的朋友有没有共鸣。 1:深圳到珠海,一个比较典型的场景,也是中国电动车使用环境,充电条件最好的区域之一了吧。理想L9,满电180,油不是太多,但也有差不多200的里程,全程180公里的单程,时间比较紧,就上路了。 2:去一路顺利,纯电优先模式,电37公里,开始启动增程器了,用了一些油。回程就是用油了,看里程应该是够的,但是内心还是很不想增程器启动着,没力也有声音,L9的高德导航怎么途中查不了充电桩位置?用手机高德查了一下,居然在堂堂珠三角大湾区,珠海到深圳就一个民众服务区有充电桩。 3:好吧,那就开到那充个电,顺带休息20分钟呗。 兴冲冲开到了民众服务区,好家伙,这还是普通的一个工作日的下午呢,看到的是图二的情形,4条枪满满的,我看边上还有2台车在排队呢。放弃了,远行用油呗,走了。 4:没想到,油的里程显示也比较虚,上了沿江后也加速往下掉,最关键的是,过了虎门大桥后的沿江+深圳外环,没有任何的服务区了,想加油也加不了了。第一次把一台增程车开出了里程焦虑。说实话,某一刻,我有点怀念纯电了,纯电面对这种短长途毫无压力。 5:最后倔强的我,还是没加油,下了外环,口子处就有一个80个桩的充电站,充了大约15分钟,搞定,开回了家。 我总结一下: 1:开多了插混或者增程的人,是真的,死也不想用油呀,理由各种各样,有省钱的,有不喜欢声音的,有喜欢加速力的,有环保的,总之就是尽量千方百计不想发动机启动。 2:市区用电,远行用油,这句话是没错,但多远算远行? 200公里左右的短途跨城出行,其实在我们出城的活动里占90%,北京去个天津(137),上海去个苏州(100)杭州(170),广州去个深圳(130),这种其实最常见。这种情况用油还是用电,其实开插混增程的人有一点点焦虑。如果用油,其实还是有很多不甘心的,甚至有点抗拒的,但真正500公里以上的大长途其实一年又没有难得一次。 3:现在的增程车,WLTC大概180,但有差不多40公里的保电启动,大概就是140左右,如果能有再大一点点的电池包,能覆盖来回的大部分里程,300左右的纯电续航,感觉就好了,这样,这些小跨城的高频场景就可以来回用电覆盖了,也不用到模式城市找电桩,也不用忍受用油的场景了。 看到这里,肯定有些网友特别是怎么用过增程的网友会怼,用一会儿油怎么了,平时不用背一个大电池,成本也少一些。其实一个大一点的电池包还是很多用户愿意付出成本的,而且对电池的充放电倍率也有利,快充也更快,我觉得至少是一部分高端用户的需求吧。 这个就有点像燃油车买大排量的用户,明知更费油的感觉吧。 仅仅是一个个人的感受,纯讨论。
最后编辑于 · 2022-11-13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开多了电车换混动或者增程式确实 “不舍得” 用油。就算条件可以还是会舍不得 不知道为什么 😂

回复 恶资本家马赛克搞笑的是,我买了L9为了长途舒服 又不用担心充电费时间费力,但是家里有P7 450公里以内的旅程还能纯电来回成本很低。。又想开L9因为很舒服,所以贺总的那个问题我也经常想,多远的长途才算远行 🤔

回复 外国鹏友照你这么说理想的MPV很有市场了

回复 李春雷理想纯电产品怎么能用大家能接受的价格并同时提供很不错的产品力,这才是真正的难题。理想的纯电mpv和极氪009,腾势d9相比,还不清楚靠啥能取得优势?

回复 飞侠8会飞定位不一样,那俩更商务一点

回复 李春雷如果实际能跑500公里再去充电确实不错!不过好像价位不低

因为花费明显大了十倍。在乎钱的,宁愿天天充电。 结果发动机成了鸡肋

城市里开确实不舍得用油,只要长途100公里以上就毫不犹豫用油,我三年了一直这样干,挺好的

回复 半夜嗨是不是意味着里程超过100km,就选择保电模式SOC开启70%以上的燃油优先模式??哈哈 我现在就没有家充 是不是意味着增程不适合我

回复 慕予泡芙附近有公共充电桩一样的哈

回复 半夜嗨公共充电桩电价是不是贵些?/ 但终究不如自家的唯我所有啊

说明你们买l9是不追求动力的,我买增程式最重要的就是追求高速上大排量自习的动力感,是从来不会让电量掉到70%以下的,其实只要电量高,一直用混动模式并不费油,也就7左右优惠,动力还好。既然增程车选择了用燃油做为快速补能方式就要放开手脚,用一般电动车在高速上不敢用的快速节奏前进。钱算啥,爽就对了,这么在乎油费的话谁还买bba

回复 speeters对的上高速或者超过100公里就用油

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我因为上下班通勤比较远,一周得充电2次,有时候周末用车多的话,得3次,有点频繁了。如果增程的实际可用的纯电里程在200公里(soc 20%~90%)就完美了。 电用起来真的爽,不仅不想用油,还总想充五六毛的电 不过我的油箱基本保持200公里左右的油量,这样能确保我在没时间去充电,或者下雨等特殊情况下不方便充电下正常行驶。 我国庆走过一次长途,这种一年一两次的极端场景,就因为不需要堵在路上担心续航,也是值得的,特别是有家人一起。 既然接受了总里程的没焦虑,也要接受纯电里程的不完美吧。 等我下次换车,那时候,应该可以放心换纯电了,哈哈哈

回复 贺磊既然接受了总里程的没焦虑,也要接受纯电里程的不完美吧。 我很赞同

回复 慕予泡芙如果实际可用里程(20%到90%)有这么多,就够了

其实我觉得賀总骨子里有纯电情节

回复 贺磊来回珠海上高速我肯定妥妥的用油

回复 贺磊肉里的容易掉,骨子里就一直会有

另外,北方用户感觉也不一样,寒冬的时候在外面充电体验不好,而且我唯一的两次充电排队都是在严冬

回复 半夜嗨因为严冬纯电里程大幅减少,充电频率和车主变多了

其实只要把对增程观点分成三类人就可以看出来态度了:1、纯电才是正统,增程算油车、投机方案;2、纯电、增程都是纯电驱动,增程过渡一下,解决当下纯电补能问题挺好,用户按需选择就好;3、纯电的电池补能没有前景,增程才是最合理方案。(理想增程用了三年时间让很多纯电原教旨主义者动摇了,而且是在充电条件大幅改善的情况下)

回复 李春雷哈哈哈,同意

L9要是能把电池再大些,哪怕油箱小点儿。如果纯电能有300km就更香了。。。

回复 贺磊感觉增程以后就看谁的刀法好,把纯电和燃油平衡得更好。

回复 贺磊永远要考虑到成本和重量

电池大一点点,油箱小一点点,纯电能实际跑个200公里就完美了!现在总觉得有点不太完美。不过我该烧油的情况坚决烧油。真心疼油钱你买啥子增程呢?

当初一直宣传的没有旅程焦虑,却把用户培养出用电车的“抠门”习惯,难怪看到服务区增程车和纯电车抢充电桩了。感谢贺总发表的亲身体验,对于车企来说,挺可笑的。

物理上解决了里程焦虑,企业做的没问题。怎么用是看车主心态建设了。

这是车主的问题 不是车企的问题

看着服务器充电排队,就知道小鹏路险且长

这还真不太同意。小鹏这个阶段产品上确实很弱势,但现在什么都扯上小鹏来讲就太过了。别的不说,轮番使用这么多款纯电车,在珠三角我觉得充电体验最好的就是小鹏,自己专属充电点多,车位被占机率最少,蹭免费停车最方便

2022-11-13 回复 举报

回复 双擎会铁皮铁皮兄,仅仅对贺总的文章有感而发,仅是指高速充电体验而已,并无任何诋毁小鹏的意思。

贺总开车怎么还有续航焦虑

我特别理解贺总的心态,我也是如此,不过我的单程高速是140公里,正好跑完L9的纯电可以到达目的地,因为到达后是乡下,入手了一个随车充,睡一夜也就充满了。 但是从整体而言,还是回归使用场景,上述的场景其实我每个月只有1-2次,更多的是每天50公里的来回通勤,L9足够。 但是我为什么买增程的目的是因为我有1300公里的超长途(每趟可以给我节省1万5的机票),而不是200-300之间的高速通行。 所以按贺总的其实确实纯电更加适合,而不是增程。 但是基于高端用户的需求,电池容量加大我认为非常合理,但是毕竟理想做的实用派,没往这个方向发力也合理。

别说用油了,充电不找到红包桩誓不罢休

开了增程器也没多大声音,燃油优先不就完事了,保电动力也足……你这种情况只能说是强迫症吧

哈哈哈,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