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场地试驾和或在冰天雪地驾驶,大家或许不陌生,但如果说是在雪地中驾驶着底盘漂移,那肯定是一件新鲜事。
大多数地方已经入春,但此时位于中国接近极北的黑河却还是一派白雪皑皑的景象。
收到悠跑科技的邀请,我来到了中国最大的冬季汽车试验场所在地黑河,在冰雪上感受悠跑科技滑板底盘技术的最新成果。

在写这篇稿子的时候,自然是已经试驾体验完了。和上面提到的一样,这次试驾体验的是悠跑科技基于全线控滑板底盘试制的“板车”。
单讲滑板底盘的驾驶体验,相信大家肯定会觉得有些突兀,因此在这之前,我们先来再回顾一下悠跑科技的背景,以及聊聊悠跑科技正在做什么。
一、悠跑是谁?在做什么?
悠跑科技成立于 2021 年 4 月,是一家专注于底盘和智能汽车科技的新兴公司。在去年的 1 月 11 日,悠跑正式发布了成立以来的首批产品,UP 超级底盘和三款 UP SPACE 超级舱体。在此之后,悠跑科技继续致力于量产滑板底盘技术。

悠跑的创始人李鹏是早前曾担任长城汽车的副总裁,更早之前,这位创始人在汽车和科技行业已耕耘多年。可以说,李鹏对于智能汽车的发展路线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从长城单飞之后,李鹏选择了滑板底盘和智能科技这条创业之路。

对于很多读者来说,「滑板底盘」可能也相对比较陌生,那这一部分就再来稍微科普和回顾一下。

滑板底盘顾名思义,整个底盘的造型会更加像一块滑板,这主要是因为这项底盘技术将车辆的电池、电机、电控三大件,以及线性制动和转向、热管理等部件全部集成在底盘上,车辆底盘的集成度和平整度得到了大幅度优化,从外表上看就像一块光滑的滑板,因此得名滑板底盘。

目前,国外有几家车企也基于滑板底盘打造了属于自己的量产车型,如 Rivian、Canoo 以及 Arrival,这几家之间各有不同的侧重点,而相同点在于基于滑板底盘,几家均有造出商用车、乘用车以及打造不同车身形态的能力。
而悠跑目前在做的,就是推进滑板底盘在国内以及全球市场的受众程度,让更多的厂商客户以及消费者认识到滑板底盘所带来的优势便利。

虽然到目前仅成立了不到两年时间,但如今悠跑科技已经在上海、重庆以及硅谷布局了战略和人才。就在今天,悠跑科技为我们带来的便是中国首个可量产的全线控滑板底盘,也便是我们早前在冰雪上试驾的那套。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好好聊聊悠跑全线控底盘与众不同的驾控体验以及独特优势。
二、全线控底盘冰雪驾驶体验
聊完了悠跑的背景以及目前的技术进展,我们来回顾我的那场“雪上华尔兹”。第一个项目是驾驶底盘车的直线加速、过弯以及绕桩体验。

在直线加速和过弯的环节,能够感受到的是在全线控技术的赋能下,整个底盘系统给人的感觉是非常灵活但又非常可控。
这是因为在你驾驶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你在操控整车去征服冰雪,悠跑科技的 UP 超算平台也在实时通过整车的传感器掌控着路面信息、行驶路径和驾驶行为。

在综合计算所有驾驶要素后,悠跑自研的一体化运动域控技术 UP VMC 会根据坐标点进行控制,再生成各执行器终端所需要的指令,最后实现整车位移。
体现在驾驶者身上,你能够感受到的就是只要稍打方向盘,整个底盘会立刻理解你的驾驶意图,并随即“指哪打哪”。

除了方向盘具有很强的随动性以外,底盘车的电门和刹车也同样非常线性,在我入弯和绕桩的过程中,仅需要轻带电门和刹车,整个底盘就能够以很优雅又战斗的姿态雪中漫舞。
这是因为在结构上,全线控技术的滑板底盘取消了传统的刹车,油门以及转向柱机械连接杆,取而代之的是所有跟驾控有关的部件都全面数字化和电子化。
而控制这一切的中枢,是悠跑科技与英伟达合作研发的超算域控制器平台,也可以算是滑板底盘中“大脑”的存在。

插个题外话,其实目前也有一些传统车企也开始将线控技术运用到量产车上,如最近发布的雷克萨斯 RZ 纯电车就采用了线控转向的技术,不过那套技术没有悠跑科技为我们展现的全线控可控制车辆 XYZ 轴全域位移那般极致。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滑板底盘试制车以外,本次悠跑科技还为我们带来了一台基于全线控滑板改造的骡车,让我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滑板底盘在常规车型的体验。

在悠跑试制的骡车上,能够感受到的是即便是带着车身和其他增加负重的部件,骡车的整体状态也要比一般的车更加灵活且可控。
此外,在骡车试驾时,坐在副驾驶的教练手里会掌控着一台能够监控整车姿态并具有调节功能的 Pad,数据包括线控转向、制动、驱动以及悬架。体现在未来的投产车型上,消费者将可以实时监控车辆上很多跟驾控有关、细到各部件的详细数据。
加载中
悠跑科技的技术人员向我们表示,在悠跑全线控底盘的赋能下,未来基于悠跑科技打造的车型将具备高度自定义的数字化能力,在法规和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厂商或用户可以自由实现对车辆 XYZ 三轴线控数据的编程,在特定条件下实现一键漂移等“可控范围内的失控”驾驶。
总结试驾环节,在试驾完悠跑全线控滑板底盘及试制骡车后,能够感受到的全线控技术确实能够颠覆一些传统机械时代的驾驶规则。
不论是正常驾驶还是稍微激烈一点的驾控,全线控底盘都能让你有游刃有余的感觉。而在全线控可自定义极高的属性下,未来不论是消费者还是厂商都能够基于该技术探索更多不同的地形和驾驶风格。就像悠跑科技创始人李鹏在跟我们沟通时说的那样,悠跑用全线控滑板底盘实现了科技和驾控的平权。
三、除了驾控以外,悠跑的一些其他优势
聊完了全线控底盘为我带来的冰面酣畅淋漓之后,我们再来聊聊除了驾控以外悠跑全线控以及滑板底盘的一些其他优势。

首先是在运用滑板底盘之后,车企省去了布局机舱、转向机构等传统布局的步骤,因此未来与悠跑科技合作的车企可以基于模块化的滑板底盘打造不同形态的车辆,就比如在早前的悠跑科技发布会上,悠跑就曾展示过基于 UP 超级底盘设计的多台概念舱体,车身形态涵盖了轿车、SUV、皮卡、无人车等形态。
此外,由于滑板底盘的高度集成化极大程度优化了对三电、制动、悬架等部件的匹配难度,因此如果车企基于 UP 超级底盘开发一款新车型,车辆的研发周期可以缩短 6~12 个月。

简单来说,与滑板底盘企业合作造车等于是其为车企提供了一碗足料的面与汤底,不管是你想要高集成度的热管理系统、CTC 电池集成还是可插拔架构,未来悠跑科技都能满足。而要在这碗面上浇上怎样的浇头,让消费者能够感受到这是一碗与众不同的面,这就是车企的事。

放眼目前,也已经有企业与悠跑科技达成了车型开发的合作,比如年内悠跑科技就将向市场交付首款基于 UP 超级底盘打造的产品——超级 VAN,这款厢货车型上便运用了许多线控相关的技术。此外,悠跑科技还将与越野 e 族基于 UP 超级底盘打造越野场景的系列用车和专属体验。
在悠跑与我们的沟通会上,官方还提到了电动汽车架构从 EEA(电子、电气)到 CCCA(通信、计算、控制)转变的概念。

悠跑构想,未来在悠跑数字化神经系统的赋能下,悠跑会为车企提供更标准化的接口和通信平台,而这对于车企和自动驾驶厂商去适配车辆的智能驾驶能力会更加方便。
除此之外,这次悠跑还发布了开放式的汽车超算平台 UP HPVC,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基于悠跑全线控底盘开发的车型将拥有更多的冗余能力,去应对未来的自动驾驶快速发展。
总结一下,UP 超级底盘是一个软硬一体化操作系统,它即提供了高度集成化的硬件,又提供了更标准化的软件底层,这套组合可以去帮助车企更快且更便捷的去自定义新车型,而给到用户的利益点是车辆的高度自定义化(取决于车企是否放开)。
写在最后
在亲身体验过悠跑科技全线控底盘的驾驶后,我认为滑板底盘与全线控技术确实是一条新的模块化造车路线,在这个讲究“用户共创”也能够给用户带来足够的利益点,讲好故事。
技术体系有了,在科技以外对于一家企业更关键的是走怎么样的商业模式。像悠跑在海外的“兄弟”Rivian 采用的是自造和合作开发车型的模式,Canoo 则更多是为客户基于滑板底盘客制化车型为主。

关于商业模式,我也与悠跑进行了简单探讨,悠跑科技人员告诉我们的是:目前更可行的商业模式是去帮助新造车公司与拥有造车资质的企业搭桥,而悠跑则作为核心底盘和电控技术的提供方。当然, 悠跑也还会积极探索更多的商业模式。不过可以确认的是,目前来看悠跑不会自己造车,也不会参与 C 端品牌的建设。
总之,对于一个仅成立了两年的企业来说,悠跑科技已经跑得很前,他们现在在做的已经向我们展示,想做的也正在逐渐明朗。接下来是否能够受到车企和资本的青睐,就看下一阶段的故事悠跑科技如何讲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