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婷婷昨天解释了为什么选择纯视觉智驾路线? 我觉得也很好理解,还是基于人的第一性原理。 1,人类依靠视觉识别前方道路,然后依靠发达的大脑判断障碍物类型和距离。 这里人眼就是传感器,大脑就是算法。 3,人类开车的时候,只有视觉。 晚上遇到光线不好,或者遇到强光,确实看不太清,此时我们会放慢车速谨慎通过。这是人类驾驶员的做法。 3,由此分化出辅助驾驶两条路: 轻感知重算法,重感知轻算法。 4,没有激光雷达的纯视觉,其实就是轻感知。重算法。 纯视觉路线跟人眼一样,人眼能看到的他能看到,而且比人眼还强一些,比如小鹏的800万像素摄像头,是行业最高精的摄像头,比人看得远,在逆光的时候也可以。 纯视觉虽然少了传感器,但是对算法要求很高,很多车企做不好算法,只能提高感知能力。 小鹏这块就不多说了,云端算法,本地蒸馏,学习能力一流,尽量做到跟大脑一样的聪明。 如果真遇到视觉处理不了的路况,那就学习人类驾驶经验,放慢车速谨慎通过,车速慢一点就给大脑处理的时间也会宽裕一些。 所以,我觉得小鹏这条路究竟行不行,先不要着急质疑,还是得看疗效。 实际表现说明一切。
  • 全部评论4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市场会给出答案

先把水马识别下

一句话:抄的特斯拉!我就问第一性原理是不是马斯克提出来的。

基于第一性原理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