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先生唠唠|理想 L8 才是理想的真正爆款?(第一弹)
新出行原创 · 文章

理想旗舰车型 L9 今天开始正式交付,而理想接下来的产品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前段时间李想的两席话更是铺设了谜面,例如“L8 从发布到交付速度将会超过 L9 ” ,还有 “等 L8 的现阶段就别买 ONE 了 ”。

而今天还有一则新闻,前华为消费者 BG 软件部副总裁、终端 OS 部部长谢炎加入理想,负责底层技术研发,包括操作系统以及自研芯片的落地。

可以看到李想有着很强的产品节奏策略,就单一举例智能驾驶,从理想 ONE 供应商方案的策略,到改款 ONE 的自研 AEB 以安全为策略,再到 L9 上的高速/城区全案自研策略,再到如今准备进击的硬件自研策略。

每一步都集中产品思考,而 L8 也是同理,它甚至会超过 L9 成为今年理想的爆款车型。

一、面向家庭用户,是 20 万以上 89% 的家庭用户

从李想品牌策略看,其认为高端产品其实不好做,很多车企针对高端人群定位模糊,团队也不知从何着手研发,最后只能堆料,这是理想为什么设置 20-50 万元家庭定位的原因

第二是在用户购买习惯上,一般是在预算区间内对比同级别车型,看看哪款车型是最好的选择,很少出现 30 万预算最后买了一台 50 万级的车型,所以理想需要在每十万区间设置一个爆品。

基于此,理想还有最后一个策略,就是走增程以及高压纯电两条策略,为什么叫策略,是因为这两条技术路线互不排他,并且增程对于理想来说也不是短期内的过渡方案。

李想提到五年内增程还是 SUV 最佳解决方案,并且是 20 万级以上 SUV 。

而高压纯电策略将会覆盖 SUV 以外的车型,最快上市时间点是明年,而今年可以看到理想相比往年在增程产品策略上更为激进。

基于 20-50 万区间,每 10万一个区间设一个爆款的原则,我们从产品规划看,理想 ONE 后推出旗舰 L9 ,L9 (45万级)后开始向下十万兼容一台增程 SUV ,目前明面上有平替理想 ONE(35万级) 的 L8 以及中型五座 L7(25万级) 。

L8 将会在今年推出,并且从发布到交付的速度比 L9 还会更快,也就意味着 L8 今年也有销量目标,L7 作为中型 增程SUV 也将会和首款纯电产品一同推出。 

二、Pro 以及 Max 代表着什么?

理想的 Pro/Max 不仅代表座舱、智驾两套系统,同时还代表着两款车型。

1、两款机械平台、两种座舱系统、两种智驾系统

从目前 L8 最新信息看,L8 会有两款车型,包括 Pro 版 以及 Max 版,同时跑的是两套座舱以及智驾系统。

  • 座舱 Pro+智驾 Pro= L8 Pro
  • 座舱 Max +智驾Max=L8 Max

L8 Max 非常好猜,L8 Max 和 L9 本身定位是一致的,所以可以猜测机械平台、智驾和座舱都是一套。

李想曾在夏季沟通会上提到 理想 ONE 就是 Pro 的定位,我认为 L8 Pro 还是理想 ONE 的座舱升级 8155 +理想 ONE 智驾的地平线升级征程 5,当然这也是我个人的猜测。

最近地平线的同学已经在疯狂暗示征程 5 即将首发,余凯本人也在此前提到 10 月会有首个首发车型发布,价格将会是 Orin 的一半不到,时间点和 L8 时间点贴合。

至于 L8 Pro 有没有带激光雷达我个人更倾向于会,以理想打造家庭、安全出发,应该也会标配。

那 L8 Pro 和 L8 Max 为啥差距这么大?

2、有两种不同车身样式

这也引出 L8 的关键信息,L8 Pro 和 L8 Max 是两种不同上车身结构,并且划分五座和六座。

那会怎么搭配?

我个人更倾向于 L8 Max 是大五座溜背 SUV ,价位逼近理想 L9 ,定位 40 万级。L8 Pro 作为平替理想 ONE ,还是基于基础版六座的中大型 SUV 。

L8 Max 可以用六座 SUV 的尺寸做大五座的 SUV,甚至可以理解为接近 L9 的五座版本,甚至在颜色以及配置上会有差异,以此满足不同人群定位,不构成竞争关系,L8 Pro 还是继续守住理想 ONE 这个明星市场。

3、从策略中我们看到什么?

第一,研发架构简约,开发效率高。

理想本身面向家庭属性,本身产品属性已经非常强,划分两套大系统也有利于高效开发,后期也能高效维护,确保用户体验。

可以看到理想和蔚来不同的点在于蔚来是主打高端,所以可以一个平台吃所有车型,高端以下由子品牌承接,但理想覆盖 20-50 万的跨步,还有中端和中高端的车型划分,如何用不同平台区分不同车型,现在这个谜面李想也自己解开,就是 Pro/Max 的产品组合来划分。

另外是座舱以及智驾的系统维护上,蔚来是基于小系统做维护,例如车机上有 866 的 Aspen 系统、866 更换 8155 芯片后的 Alder 系统以及二代平台 775 的 Banyan 系统,不同车机平台有不同维护团队。

而理想更倾向于大系统的维护,例如基于 Pro 以及 Max 系统不同车型的维护,但两者实际上都基于用户体验出发。

第二 ,理想后续大概率会延续分级策略。

我们不排除理想的 L7 会有全新的产品形式出现,也就是类似于苹果 13 这样的普通机型,并且会是更能打的车型。

届时 L7 也会有一个 L7 版以及 L7 Pro ,L7 Pro 到时候可能也会有一个接近 L8 的五座或者溜背的版本,届时 20-50 万区间的增程 SUV 产品矩阵会逐步成型。

三、总结

可以看到理想的增程产品序列也步清晰,明年理想也正式开启高压纯电的全新赛道…

在下半场我们看到市场逐步呈现多维之争,例如理想坚持的高压纯电以及 SUV 增程方案,小鹏坚持的 20 万以上超快充是最佳解决方案,蔚来以及蔚来子品坚持的换电方案,同时对于舱内的座舱以及舱外的智驾也有不同的思考。

而在各家优势逐步趋同时,产品突出的特性优势也开始显现。对于理想汽车而言,理想除了面对家庭用户,同时在产品矩阵上划分 13/13 Pro /13 Max ,在品牌策略上理想也与苹果看齐,也就是用一种性能强、好用的性价比来打破传统的堆料或者便宜的性价比...下半场的竞争序幕也即将拉开...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收藏
  • 举报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60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扫码回复“L8”,加入理想L8交流群!里面最新重料不断,还有编辑老师和你面对面!

这个观点很新颖,L8max是五座,而pro是六座,如果这个观点成立,那L8首发必然是两款同时发布,我感觉还是不太可能,还是max是六座更合理一点

小白老师也是这么猜,但是这样的话 8 Max和 9 的定位我觉得过于接近了…基本是互相抢市场了

2022-08-30 回复 举报

回复 飞机先生我个人觉得不是抢市场,L9作为旗舰产品不是为了走量,但如果L9成功会大大刺激L8的销量,L8在大部分硬件向L9 靠齐。这样模块化生产就会大大降低研发成本,L8加L9每个月有2万台的成交量,对供应商可以有更大话语权和更低的采购价!而且理想的单价和利润不低,这样就会有很多的现金流。财务报表会更好看,股价更高,有更多资源去研发自主零部件和芯片

回复 孤独的根号3那感觉好坑啊, 不知道能不能开放转单,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第三排只是偶尔应急,并不需要那么大空间,平时都当大四座用的。

回复 XCX6088XZRr9哈哈,这都是我个人猜想,但也不是胡乱猜。但按照理想的产品路线和和他之前的被刺老车主的尿性,有可能的,毕竟现在市场竞争那么激烈,又是新品牌。还要大笔的研发费用,没有爆款产品很难出圈。毕竟理想产品单一,一旦卖不好就GG了

回复 孤独的根号3背刺L9用户了吧

回复 ivan王理想又不是第一次搞这种事情,

回复 ivan王打错了是gls

回复 ivan王其实也不一定是背刺,gls的客户不会看gle,虽然gle是五座,但是gla也不是六座

回复 飞机先生也许如@理想嘉-大D 老师说的,尺寸就值个六七万呢

个人的一年理解: 有一个前提,每10万区间打造一个爆款,基于这个点,我觉得不可能做 35万、40万、45万的价位阶段。 第二个是按照之前供应链邮件的截图,并且综合厂长说的,现在就不要买ONE了,等L8,说明L8是ONE的平替,显然今年10月份发布的应该只有6座版即x02,而明年才会发布大五座版本即x03,由此来看,x02要优先承接好46万下沉10万的区间(一定比现在ONE 34.8高一些,让现在的ONE车主也不会难受)。 第二个是理论上6座版本比5座版本更好堆料,但是5座的车型我感觉主要就是抢G9、ES7、阿维塔等的蛋糕,所以接下来发布的x03具体的定义我认为还没有做好,目的是先等G9、ES7等都出完牌了,再看自己的战术。 至于明年上半年要发布的车,为什么现在就开始透露消息,我想也有一定程度是让G9、ES7、阿维塔等用户保持观望,坐等x03。 至于Pro、Max,个人也认为是基于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的配置象征,我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算了不猜了,等公布吧……

借飞机先生吉言,我觉得理想one三缸换四缸就是非常好的产品了,希望六座L8能保持理想one的价位

基本不可能,激光雷达,芯片,空悬等成本都不低。我个人估计3或者36.98到38万之间

回复 孤独的根号3我其实对这些都不大感冒,理想one没有这些也满好的

回复 罗罗托马西要内卷没办法的,激光雷达必须上。这对高速上使用辅助驾驶的必须得硬件,因为普通毫米波和摄像头对静态物体的识别很差的

感觉反了吧,max应该是6座,pro5座更合理些。

我也参考各种消息综合猜下。 1. L8 Max 大溜背五座 SUV 定价40.98。硬件素质和座舱都复刻 L9,只是车身尺寸和座位数量差异,定位高端豪华五座 SUV,追求舒适和后备箱空间,跟G9高配和蔚来 ES7 竞争。 L8 Pro 理想 One 平替定位,六座中大型SUV,定价35.98/36.98,L9 硬件和座舱配置下放并做一定的减配,如8155芯片2变1,后舱娱乐屏取消、冰箱取消、OrinX 换为地平线J5、音响数量减配。 共同点:全系标配空悬和HUD、类似L9每款车型几乎无复杂选配策略 不同点:L8 Max是大五座豪华定位、L8 Pro 是理想 one 的换代升级。 定价策略:按照这么划分后符合厂长的每十万一款爆品只是每个区间有两款不同目标用户群的产品,40万区间是 L9 Max+L8 Max,适合追求座舱大空间常态化三排出行或者追求储物大空间座舱宽敞的家庭,30万区间是先发一款理想 one 升级换代、多配置升级并轻微涨价,避免老用户抵制情绪。明年再来一款L7 Pro 30出头是L8 Max的同配置下沉并减配,符合大五座在三十万区间的爆款定位。 这么拆分是符合目前的爆料以及厂长的产品哲学的,也更符合自家产品错位竞争。但是我这个 L8 等等党更希望 L8 Max 是大六座,辅助驾驶跟L9相同,定价38以内。

不能再赞同,估计就是这个策略了

L8确实是理想明年最重要的车型,守住基本盘就成功了!

然后24年就是高压纯电的决战之年,25年才能看到理想的成与败,哈哈哈

回复 飞机先生两个配置都今年吗?

哪用说那么多?尺寸更适合家用就是最大的理由。l9实在是太大了。

理想one生命周期到了?

讨论来讨论去, 就是max 和pro到底代表的尺寸,座位还是智能驾驶系统。 首先肯定,max代表智能驾驶系统,因为ad max智驾系统。 其次,l8和l9这些数字应该是尺寸。 再次,年代是版本更替。 现在就是座位没弄清楚和谁关联。 推理结论,应该pro和5座绑定,价格下沉和小鹏等竞争。 那问题来了,明年纯电发布后,产品怎么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