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路上的微型车越来越多了。以往在路上,微型车只是零星可见,偶然见到也只能说是平凡车流中的一个微微亮点。而现在,路上随处可见来自各个自主品牌的微型车,并且他们各自都被装潢成了不同的样子。
从现象看本质。以往如稀有精灵般的微型车为何现如遍地飘洒的蒲公英?在原材料涨价殃及所有车企的今天,微型车消费市场是否饱和,还能不能卖得动?微型车接下来何去何从?这篇文章我们来聊聊。
一、微型纯电车凭啥火起来?
在燃油车的年代,国内能够选择的微型车甚少,Smart 高昂的售价和孱弱的配置注定了其只适合当玩具和少数家庭的代步工具,奥拓大势已去、北斗星的外观和当时的市场环境使其更凸显的厢货属性。

同时,在多年前的消费大市场,国人的普遍观念还是大=好,能买大基本不会去考虑小,也正是在这个年代,催生出了全员加长的”L“风格。因此,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买微型车的大多是”大车时代的偏锋异类“。
在微型车作为一个 other 品类不温不火了很久以后,新能源的第一阶段来临了。就是那个国内新能源刚起步,蔚小理的首款车还在工厂里打磨,市面上全是油改电和微型新能源车的时候。

16-18 年这段时间,国家对于新能源车的补贴力度空前绝后,像知豆 D2 这种车型在国家补贴/地方补贴/厂补扣除之前敢开出 15-18 万元的售价。虽然补贴后的售价降到了六万左右,但在当年那个充电网络没有全面铺开、国人对于新能源车接受程度较低的时期,这类型的微型新能源车反而更像是玩具和“智商税”。

几年过后的当今,国家补贴政策向着长续航和高端化的新能源车倾斜,并且补贴的幅度越来越小,对于一些微型纯电动车来说补贴直接消失,这也就淘汰了一大批为了补贴粗制滥造甚至生来就是为了吃补贴的车型,而愿意继续造微型新能源车的厂商也逐步提升了这一品类车型的产品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微型纯电车慢慢站起来了。
讲到这就不得不讲一下让纯电微型车真正出圈的明星之车——五菱宏光 MINIEV。在五菱神车,秋名山见的品牌印象加持下,宏光 MINIEV 的销量一路飙高,在刚刚过去的三月达到了月销 4.2 万辆,长时间占据着乘联会销量 Top 15 榜单。


通过分析 MINIEV,其实我们就能够窥探微型纯电车在这两年异军突起的原因。最重要也是最戳中消费者的原因——便宜与牌照。在这个一线城市牌照摇号困难,一块牌照竞拍起步上万的时代,起售价约等于一块号牌价格的微型小车对于需要一台代步车但苦于牌照的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同时,这样的微型小车还免了购置税,有着低廉的出行成本。
真正让 MINIEV 名声大噪,成功出圈的原因还有自身功夫做得足。在推出时,足够低的起售价降低了用户的入手成本,同时 MINIEV 方方正正的外观虽然并不特别,但足够四平八稳,和它声名在外的大哥五菱宏光 S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打下了第一波口碑后,五菱又趁热打铁推出了一系列关于 MINIEV “潮改”的营销活动,给 MINIEV 定义了除了简单代步以外的潮改标签,并在后续推出了多色彩、重个性的版本,开辟了一条其他厂商眼馋但又难以完美复制的产品营销先河。
除了成本以及牌照限制的因素以外,现阶段消费市场中年轻人越来越占据主体地位,而年轻人更能理性地去认识自己的用车场景和购买需求。在两点一线的大城市,一台续航足够上下班通勤、下班找车位比一般车轻松的微型小车就成了香饽饽。加上在限牌城市可以直接拿到号牌的优势,年轻人们对于微型纯电车这一品类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不止是在一线城市,二三线甚至更往后的城市 MINIEV 也同样吃香,这一点是我亲身感受。去年我到了一个不限牌的三线城市旅游,意外地发现路上多了许多新能源车,而其中大部分都是各式各样的微型纯电车,且以形形色色的 MINIEV 为主。这也不奇怪,在这样的城市,开着 MINIEV 这种小车相比大车更容易走街串巷,且相比摩托车能够遮风挡雨。最主要的是,微型纯电车拥有老头乐和三轮车所没有的合法路权。


因此,在微型车这个还是香饽饽的市场。除了 MINIEV 一骑绝尘以外,其他厂商其实也在穷追猛赶。从上面的 3 月微型车销量图和 3 月乘联会销量 Top 15 轿车榜单可以看到,各家微型车的销量都在呈现一个上涨的态势,并且也占据了榜单中的许多席位。因此我们可以下一个定论,除了智能化和高端这条路,厂商在微型车这条路线也开始卷了起来。
再用一个数据说话。纯电微型车 A00、A0 两个级别在 2021 年占据了 38.6 的市场份额,一共卖出了 126.3 万辆,远超纯电剩下的几个级别。如此来看,纯电微型车再按照这样的发展势头下去将成为一场洪流,不可阻挡。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二、原材料涨价 微型纯电车的减速带与思考
在微型车蓬勃发展的时候,一场晴天霹雳来了。今年开始,由于疫情原因和全球政治层面的因素,生产电动车的原材料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上涨。
今年 3 月,欧拉旗下的黑猫、白猫车型因原材料上涨原因暂时停产。 欧拉品牌 CEO 董玉东称, 在 2022 年原材料价格大幅涨价后,黑猫单台亏损超过万元,为公司带来了巨额亏损,若不停产对于投资者来说也不公平。

这样的环境下,其他生产微型电动车的厂商也纷纷宣布涨价。五菱、零跑、奇瑞等厂商在本就利润不高的微型车上最终做出了妥协。这次的原材料成本上涨,也成为了微型电动车发展的减速带。
原材料成本上涨只是雪崩前的最后一片雪花。除了原材料成本上涨以外,前文提到国家的补贴也在锐减。 今年续航里程在 300-400km 之间的纯电动乘用车补贴下降到了 9100 元; 400 公里以上的纯电动乘用车补贴下降到了 1.26 万元。
30% 的补贴退坡无疑让原本就利润不高的黑猫、白猫一类车型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除了原材料成本上涨、补贴退坡两把刀以外,曾经销售微型纯电车能够赚得并且“外卖”的双积分,现在也在因为新能源大局的变动大幅缩水。

现阶段的双积分政策是:续航 100km 以上的电动车仅能获得一个积分,而 400km 的纯电动车能够获得 2.64 个积分,但几乎没有微型车能够做到这样的续航水平,并且每个积分的价格已从曾经的 3000—4000 元/分,跌落到如今的500—1000 元/分。这样计算,现在一台微型车的双积分福利仅剩下 500 元左右。如此一来,纯电微型车在赚钱方面可谓是四处碰壁,甚至可以说是”赔本赚吆喝“。
对于续航低于 300km,甚至基本不挣钱的 MINIEV 一类车型,如何找到一条新路线再出发就成为了在新能源市场继续走下去的头等大事。微型车现阶段的领军者五菱给 MINIEV 的新路线是继续走个性化,通过产品价值的提升和零件的附加产生溢价。


最近上市的宏光 MINIEV GAMEBOY 推出了官方改装的路线,能够在除了卖车以外通过一些配件获取相应的利润。时,续航提升到最大 300km 成为其一大升级点的同时,也成为了其调价的谈资。

除此之外,从前微型车的毛坯内饰固有印象也在逐渐开始转型,例如奇瑞最新的微型车无界 Pro 就开始走起了智能化的宣传路线,官宣将搭载高通第三代座舱平台和 6155 处理器。
在智能化的加持下,纯电微型车就从纯代步和潮玩化的两条路又开辟了一条新路线:智能化入门车。在智能化的基础上,纯电微型车的溢价也能够更有说服力。
再往远了说说,长安汽车也瞄准了纯电微型车这一尚未饱和的市场,用新的营销模式和技术推出了全新的纯电微型车 LUMIN,以精致外观内饰、更低能耗、入门级智能化进入赛道。并且,LUMIN 不并不只是单打独斗的产品,后续长安还将推出四款微型车入局,这足以证明微型车市场还有足够的空间让各大主机厂去挥舞拳脚。
接下来,纯电微型车市场优胜劣汰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单靠便宜的起步价已无法打动消费者,在越来越多同类竞品可供选择的环境下,消费者需要的是亮点配置或更高的性价比。而这样的市场环境,给到二线以外纯电微型车品牌的压力直接拉满。宏光 MINIEV 背靠上汽通用五菱、QQ 冰淇淋背靠奇瑞、奔奔 E-Star/糯玉米背靠长安...

而像雷丁芒果、朋克汽车、百智大熊、电动屋这些没有背靠实力主机厂的厂商,在接下来微型车的下一轮洗牌中如果没有推出爆款产品的决心和实力,再以低价和平平无奇的微型纯电车混迹在市场,或许在三线以外的一些小城市还有部分市场,但始终入不了主流,最终的结局只有被淘汰。
总的来说,这一轮原材料成本上涨加上补贴/双积分退坡三重打击并不完全是坏事,慢下来的节奏可以给纯电微型车以充足的时间去内部竞争,从而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产品。
同时,成本的上涨也能够为车企带来更优质的客户。在价格更高的前提下,依然选择购买纯电微型车的消费者说明有一定的刚需。对于大环境来说,纯电微型车就是粗制滥造代名词的年代已经过去,接下来的纯电微型车将迈入与智能电动车更接近的阶段。
三、接下来纯电微型车如何选?
分析完环境,我们再来看看在接下来的纯电微型车大卖场中如何挑选到自己合适的车型。首先在爆火的五菱品牌这块,如果你只是追求简单代步,普通版本的 MINIEV 或马卡龙已经基本可以满足你对需求,且庞大的市场基数说明其在一些第三方配件或者改件方面也能够提供很好的支持。

参数方面,参考宏光 MINIEV 马卡龙臻享款,其纯电续航为 170km ,电池容量 13.8kWh ,综合输出功率 20kW。如果你追求更个性化一些的改装,预算也更充足,可以考虑续航里程更高的、动力参数也更强的 MINIEV GAMEBOY 版本。GAMEBOY 版分为 200km 和 300km 两个续航版本,综合输出功率均为 30kW,各位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购买。

除了宏光 MINIEV 以外,五菱旗下还有两座的微型车 Nano EV 和即将推出的 Air EV 可以选择,但 NanoEV 5.68 的起售价比 MINIEV 更高,且为两座版车型,而即将推出的 Air EV 则将提供两座和四座两种车型,动力方面则搭载了 30kW 的永磁同步电机,如果预算充足并且想要更精致的体验可以再等等宏光 Air EV 。

如果你不想选择五菱,那么奇瑞系的 QQ 冰淇淋、小蚂蚁和无界 Pro 是另外一种选择。QQ 冰淇淋可以看成是奇瑞版的 MINIEV,都是同样方正的造型和可爱的设计语言,但整体冰淇淋的安全配置和细节配置会比 MINIEV 更丰富,其最大续航里程为 170km,综合输出功率 25kW。

无界 Pro 前文提到,是奇瑞新的微型车产品,也是 iCar 生态品牌的第二款产品,无界 Pro 相比一般的微型车会更强调智能化和个性化,其将搭载高通第三代座舱平台和骁龙 6155 车机芯片,因此在智能化方面会比一般的入门微型车会更强。如果对于微型车的智能化也有一些要求,也可以再等待接下来的一些车型,类似注重创新和轻智能化的车型还有同样是前文提到的长安 LUMIN 糯玉米。

如果对于四门四座有一定的需求,那么长安的奔奔 E-star、零跑 T03、欧拉的黑猫和白猫都可以考虑购买,这些车都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其中奔奔 E-Star 更综合和中性,欧拉的黑白猫则更倾向于女性市场。
共同点是,这些车的起步续航都超过了 300km,动力方面零跑 T03 的综合输出功率甚至来到了 80kW;这样的动力续航组合加上四门五座的形式足够满足大部分的城市出行场景。
总的来说,微型车选车无疑就考虑几个方面:颜值、续航和一些细节配置,毕竟微型车的使用环境还是城市简单代步,减少燃油汽车出行成本。颜值方面人各有所好,而续航方面纯电微型车超过 200km 的续航就基本足够应付一周的出行需求,动力方面都大差不差,满足城市穿梭和简单超车足矣。真正需要注意的,是品牌本身是否质量过硬、基本安全配置是否给足等。
总结
在汽车的驱动形式从内燃机逐渐过渡到新能源盛、传统动力衰的年代,微型车也随着新能源的崛起迎来了第二春。甚至在 MINIEV 这种现象级的车型推出后,还掀起了一场洪流。但在洪流之后,我们需要明白的是,纯电微型车的价格有一定的上限,这也代表着其续航能力、智能化各方面在发展一段时间后都一定会迎来瓶颈,而微型车最好的归宿还是服务好城市出行和代步。
但在微型车市场饱和之前,主流的车企还是推陈出新推出更迎合时代的产品,这些新车不论是在外观、配置还是营销方式上都会与时俱进,且相对来说微型车的迭代升级不像主流智能电动车那么快,不管是新老车主都能按需购买,安心用车,不会感觉被“背刺”。
最后,尽管纯电微型车只是入门级的电动产品,但不论是从市场需求还是话题性来说其都在电气化的发展道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电气化的渗透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年,主流厂商还有哪些有意思的纯电精品微型车会向我们展示,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