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改电”车型专属?20 款纯电动车后排“小板凳”现象大调查
新出行原创 · 精品文章

电动车轰轰烈烈发展的这几年,智能化属性越来越高。但因为底部增加的电池包,车内乘坐空间,特别是后排座椅的“小板凳”现象依然是用户的一大痛点。

在这次成都车展,我们测量了 20 款在售和即将销售的电动车后排座椅的尺寸规格,对它们的后排座椅小板凳现象做了一次调查,看看车大的车型后排小板凳现象是否最弱,车小的车是否小板凳现象最明显。

一、什么是“小板凳”现象?

“小板凳”现象并不是一个专业的词语,而是在电动车普及了之后大家对部分电动车后排座椅坐垫较短、高度较低,对腿部的承托不好,从而有种类似坐小板凳的一种现象描述。

Model 3 后排有非常明显的“小板凳”现象

很多人把后排小板凳现象错误的理解为是“油改电”车型才有的现象,但实际上不少非油改电的车型也有类似的现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特斯拉 Model 3 。同样的也并非所有的“油改电”车型就一定有“小板凳”现象。

为什么“小板凳”现象主要出现在电动车上呢?主要原因在于电动车由于车底要布置一层电池包,所以会对车内空间造成一定的挤压。为了保证车内乘客的头部空间,同时也为了不让车型高度设计得太高,所以往往座椅的高度就成为了“作弊”的位置。

但也并不是所有的电动车都有这个现象,比如我们体验过的比亚迪汉 EV ,座椅高度足够,而且坐垫也很长,后排的座椅承托性就非常好。

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电池包的厚度也可以做得越来越薄,以后的电动车“小板凳”现象未来也会慢慢得到改善。

二、 20 款纯电动车后排乘坐舒适性调查

了解完“小板凳”现象之后,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次在成都车展上收集到的 20 款电动车的后排座椅“小板凳”现象、舒适性如何。

首先说明一下,这次调查是在成都车展上进行的。由于时间关系,没法覆盖到目前市面上在售的所有车型,请大家见谅。

这次调查方式是以用皮尺手动对后排座椅的长度、座椅的高度以及后排座椅的横向宽度进行测量。由于是人手测量,所以难免会出现一定的误差,所以这次的测量数据仅供参考。

另外,由于这次测试的车型涉及到各个不同级别车型,车长、轴距都各不一样。所以我们把着 20 款车型按照不同的轴距进行了分类,以便给大家做更好的横向对比。

前情提要讲完,接下来我们就进入主题吧, 20 款车型的实测结果如下:

图片数据较多,字号较小,请放大图片查看!

从结果来看,也说明了并不是车越大、后排坐起来就越舒服。首先从后排座椅宽度来看,最大的是蔚来 ES6 ,达到了 1400mm 。比车身宽度更大的极氪 001 还要再宽一些。座椅宽度越大,能带来更好横向乘坐空间。

座椅宽度最小的是奔驰 EQA ,只有 1200mm ,比车身宽度只有 1690mm 的哪吒 V 基本差不多。

EQA 后排座椅宽度只有 1200mm

从座椅高度来看,也并非是按照 SUV- 轿车、大车 - 小车的顺序排列,最高的是奔驰 EQC ,高度达到了 380mm ,大腿几乎不存在什么小板凳现象。最低的是奔驰 EQA 和思皓 E50A Pro ,高度都只有 300mm 。

EQC 后排座椅高度达到了380mm

座垫长度的维度来看,最长的是出乎意料的哪吒 U Pro ,达到了 490mm ,与极狐阿尔法 S 以及极氪 001 并列第一。最短的是小鹏 G3i ,只有 410mm

哪吒 U Pro 的坐垫长度达到了490mm

从我们这次实测的数据以及实际的乘坐体验来看,如果后排座椅的座椅高度在 330mm长度在 450mm 以上,对大腿的承托性相对就比较好。高度达到 450mm 、长度达到 480mm ,承托性就比较优秀了。

如果高度在 300mm 以下坐起来“小板凳”现象就比较明显了,坐起来会比较不舒服。此时尽管坐垫长一些也无法对座椅起到较好的承托,需要有一个较大的后排空间可以让腿伸得更直,舒适性才能够得到保证。

根据以上的标准以及实际的乘坐体验,从后排“小板凳”舒适性这个维度来看,我们一共氛围“优秀”、“良好”、“中等”以及“较差”四个等级,其中获得优秀的有三款车型,分别是哪吒 U Pro 、极狐阿尔法 S 、福特 Mustang Mach-E 较差的有两款车型,分别是奔驰 EQA 以及思皓 E50A Pro

三、从这次调查中我们有 3 个发现:

1 、座椅有倾角、坐垫也较长是哪些能够很好避免后排“小板凳”现象的电动车的共同特点。

获得优秀的哪吒 U Pro 、极狐阿尔法 S 以及福特 Mustang Mach-E 三款车型,坐垫均有一定的倾角可以把大腿承托起来,同时辅以较长的坐垫,这样既能保证座椅没有“小板凳”现象,也能够对大腿起到很好的承托作用。

福特 Mustang Mach-E 后排座椅有一定的倾角

2 、油改电平台车型并不一定就有“小板凳”现象。

比如这次我们测试发现的名图纯电动,虽然也是一款基于燃油车打造的纯电动车,但是实测数据以及实际的乘坐体验都表明了它后排座椅的“小板凳”现象并不明显。

同样因为座椅有一定的倾角,高度达到了 360mm ,并且坐垫长度也达到 480mm ,整个后排座椅对于大腿的支撑性很好。

3 、“小板凳”现象与车型大小无关。

可能大家潜意识里小板凳现象多数会出现在一些尺寸比较小的车型上,但从我们实际这次同一时间的多车测试和体验来看,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的。

横向对比之下哪吒 V 的表现出乎意料

比如哪吒 V ,虽然车长只有 4070mm ,轴距也只有 2420mm ,但是后排的“小板凳”现象并不明显,我们给出了“良好”的评级,优于诸如小鹏 G3i 、雷克萨斯 UX300e ,甚至小鹏 P7 等车型。

另外像大众 ID.3 也是类似,车长虽然只有 4261mm ,但得益于 MEB 平台技术,轴距达到了 2765mm ,同样也获得了“良好”的评级。

ID.3 获得了“良好”的评级

全文总结:这份榜单中那些只获得“较差”评级的车型,需要在后续的产品中进行改进。那些获得“优秀”评级的车型,希望能够继续保持。

这次的调查由于时间关系,没法覆盖到更多的车型。主观的乘坐体验是基于我个人(身高 170cm )的情况,可能对于身高 180mm 的人来说目前市面上的电动车都没法达到“优秀”的评级,但这份榜单是几乎相同的测试方法、同一个人进行测试并且覆盖多款车型,尽管可能测量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误差,但我相信横向对比来看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不过还是那句话,无论什么车型,最重要的还是自己亲自去体验。任何评测、数据都只能做参考。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收藏
  • 举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