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出发:归乡路上的变与不变
文章

腊月廿八清晨,我驾驶着极氪001驶出上海虹桥,导航显示到家还有683公里。车机屏幕亮起的瞬间,仪表盘上的电量百分比与母亲发来的"腊肉已备好"的微信消息,构成了这个时代特有的归乡仪式感。

 选择G60转G3京台高速的路线,不仅因为这条纵贯线充电网络成熟,更因它串联起我记忆里的地标。在衢州服务区,极氪自营的超充站让我见识了"喝杯咖啡就满电"的效率。玻璃穹顶下,五湖四海的新能源车在此短暂交汇,湖北口音的司机分享着"下个服务区有特色梅干菜饼"的情报,江西牌照的车辆后窗贴着"宝宝第一次回家过年"的标语,充电枪连接的不只是电流,更是一张张归心似箭的面庞。

 当导航提示"前方进入南平境内",记忆突然有了实感对照。曾经需要屏息通过的闽江摆渡口,如今矗立着拉索桥流畅的弧线;儿时觉得遥不可及的武夷山景区,现在被星罗棋布的充电桩环绕。最惊喜的是老家巷口的茶籽油作坊,第四代传人用直播镜头带着天南地北的观众见证古法压榨,快递单与桐木榨油机的撞击声竟意外和谐。

 推开老宅木门时,八仙桌上蒸汽氤氲的景象依然如故。父亲坚持用柴火灶蒸制年糕,说电磁炉烧不出竹蒸笼的清香。年夜饭桌上,90岁的祖母用布满皱纹的手指点着手机屏幕,家族群里抢红包的速度丝毫不输年轻人。守岁时,全家围坐在装了地暖的厅堂,窗外新落成的湿地公园正在试放电子烟花,那些曾在课本里读到的"山乡巨变",此刻具象为老宅WiFi信号满格的标识。

 离乡时后备箱塞满了红菇、笋干与家酿米酒,极氪的智能导航自动避开返程高峰路段。后视镜里,黛瓦白墙的老街与玻璃幕墙的电商园正在晨雾中完成时空拼接。这场年复一年的迁徙,丈量着个人与故土共同生长的年轮,而充满电的不仅是车,还有被乡情浸润过的心。#极氪出发#极氪回家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极氪的后备箱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