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抗抗KK

张抗抗KK
端午节限定勋章
端午节限定勋章

2022年端午限定勋章,端午期间签到即可获得。

新出行认证:清华大学汽车系博士,汽车博主

成就:首页推荐20次、社区推荐19次、精华推荐23次

关注16 粉丝365 获赞6684

  • 加入黑名单
  • 创作成就
  • 最新
  • 动态
  • 文章
  • 视频
  • 点评
  • 闲置
  • 投票
  • 个人信息
  • 门店优惠
  • 全部
  • 动态· {{circleNum.ins_num}}
  • 文章· {{circleNum.article_num}}
  • 视频· {{circleNum.video_num}}
  • 点评· {{circleNum.remark_num}}
  • 闲置· {{circleNum.sale_num}}
  • 全部
  • {{item.name}}·{{item.contentNum}}

优惠活动

抵扣券

权益礼包

比亚迪的超级e平台技术,第一张图最有冲击力:1000A、1000V、10C、100000W。玩过游戏的都知道,当你苦练等级到顶、满级神装的时候,各项战斗力的数据基本上就是这种画风,很有震撼力。 就像之前的2000km、2L的双二传播一样,非常有穿透力。比亚迪的传播能力,已经今非昔比了,深谱简单才能深刻这一道理。 另一个传播也是让人印象深刻: 之前是油电同价,后来是电比油低;接着是油电同智,现在成了油电同速。每年的口号都有相似性,但也有不同,非常有穿透力。传播的背后还是技术打底,想一年一个口号,需要有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才行,这恰恰是比亚迪擅长的。 若一个车企的传播拉胯,就对不起他们的技术、产品工程师。多年之前,比亚迪也许有类似的问题,但现在绝不是了。 图3的电驱动总成也非常牛,除了580kW、30511rpm这些具有冲击力的指标之外,还有一点没写在上面,那就是最高功率密度达16.4kW/kg,实力开启电动化新时代。对比一下,小米V8S电机的功率密度为10.14kW/kg。怎么做到的,那就等@许政_ECC @万万_ECC 来拆解吧!

6
张抗抗KK

看到这个标题,我认为这是蔚来最近最大的利好消息了吧! 内容还没细看,重点看何时落地执行。

张抗抗KK 点赞 1

【吉利雷神EM-i超级混动天上的卫星,地上的星睿智算中心,以吉利独有的天地云一体化智能网就组成了星睿AI云动力,可以实现智慧能量管理、智慧运动控制和智慧云诊断。 【智慧能量管理】听起来有点虚,那咱们举几个例子。 冬天开电车,它非要把-5度的电池给加热到20度,续航哗哗掉。10公里的路,刚加热完就到公司了,停半天,电池温度又会掉下去。那不白加热了吗? 星睿AI云动力的“无图决策”,匹配惯用路线,无需导航,它就知道你是去上班,智能热管理秒懂,电池不加热了!就几步路的寒冷,咱电池忍忍就行! 以我为例,住在上海安亭,一出门就是高速;一般插混车,只要上了高架或高速,那就启用发动机进入直驱模式;星睿AI云动力的“无图决策”就很聪明,无需导航,就知道我虽然上了高速,但依然是市内出行,不需要启用发动机。 得知目的地有充电桩,它还能放宽放电阈值,提升出行体验,还能省钱!做到“高效用油、高频用电”。智能能量回收根据跟车距离和坡度,上坡低回收、下坡高回收,既降低能耗,还能提升驾驶一致性。 【智能运动控制】 一旦把“智能”与“运动”两个词放在一起,大家可能就会觉得有点玄学!会想:这到底有啥用?咱们来看一个实实在在的应用:避免车轮打滑! 打滑,就是车轮滑移率太高,这时候,越踩油门、滑得越厉害,轻则推头无法转向,重则甩尾车辆失控。 解决方案就是,通过轮速与车速算出滑移率,滑移率大了,咱们就少出点扭矩,那就不滑了。 控制效果,取决于反应速度。燃油车的传统TCS功能,控制链路长、响应慢,周期在100-400ms之间; 电动车,以电机替代发动机,响应是快了,但链路还是长,周期在40-100ms之间。雷神EM-i超级电混系统的G-TCS(Traction Control System)智能防滑系统,创新地利用电机内部超高精度的旋变信号,构成了一条新的边缘控制链路,成功地将扭矩控制周期从降低至2ms以内,将车辆打滑量降低50%! 星睿AI云动力还能结合天气、地形等信息,进行G-ATS智能全地形识别,从而辅助G-TCS智能防滑控制,以及G-TVC智能矢量控制、G-CAS智能过弯辅助控制,能够因地制宜,根据环境的变化来调整控制参数,从而更好地发挥作用! 【智慧云诊断】星睿AI云动力还可以智能云诊断,对车辆的电池与动力系统,进行7乘24小时的智能诊断预警与能耗异常控制。 智能能量管理让电车更省,智能运动控制让驾驶更稳,智能云诊断让系统更可靠。 星睿AI云动力,让智能电动时代的出行更高效、更安全。科技不仅让车更智能,也在重塑出行体验。

8
张抗抗KK 点赞 1

【单档串并联混动的失速分析】失速是单档串并联技术的热门话题。由于只有固定传动齿比,遇到车速较高、陡坡起步、低温加速等工况时,用户踩下油门踏板,却得不到预期的加速,这就是所谓的“失速”。轻则用户不满,重则交通事故。 之前我概括过失速的三大原因:电池电量低、动力系统故障、电池欠压。 先看第一个原因,电池SOC低。SOC高时,电池就像一张不限额的信用卡,电机要多少功率,就给多少;SOC低时,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电池输出功率受限,电机也就吃不饱了,功率受限。 可老司机会发现一个BUG:高速巡航时的需求功率,并不比低速时全力加速时更大;同样是SOC低,为什么中低速不会失速,反而到了高速才会? 也就是在这次研究雷神EM-i超级电混时,我才发现了大家可能都忽略的一个原因:关键在于电压!它甚至比电池SOC的影响更大! 永磁同步电机,旋转时产生反电势。电池电压,减去反电势,才是产生扭矩的电压裕量!转速越高,反电势越高!高转速的时候,ΔV暴跌,电机出扭能力下降,此时电机消化不良,胃口不振!就算电池可用功率还有30kW,电机也只能吃15kW,失速就产生了。 SOC如同水箱水量,电压如同水压,低水位时(SOC↓),若强行开大阀门(高转速需求),水流速反而下降(电压裕量↓)!这就像跑步,跑个三公里,体力还有,但腿没劲了,那也跑不快! 换句话说,SOC低会导致“电池输出功率受限”,电压低则会导致“电机功率利用受限”,两者取最严苛的那个,作为系统的最终限制因素。而在单档串并联模式下的失速风险中,电压往往才是最严苛的限制因素,这一点常被大家忽视。 SOC低则电压低,这是自然规律,以前只能忍着,雷神EM-i超级电混系统却不认命。全球首创了SiC无级变压模块,直接切掉了电压的短板。个人猜测,应该是一个Boost电路。 即便电池电量见底,它也能把电压升上去,远远超过反电势,保证扭矩不受电压限制,就像一颗神奇药丸,随时给电机“撑腰”。结果就是:满电亏电,开起来感受一致!再也不用担心SOC低、电压低导致失速! 说白了,就是在电池与电机之间,增加了一个SiC无极变压模块,使电机输入电压变得可控、不受电池SOC影响,从而消除了电压低带来的失速风险! 原来是加了一个硬件环节,实现的这种效果。新的问题接踵而来: • 效率影响:碳化硅无级变压模块,就算效率再高,那也是硬生生多了一个环节,会不会拉低整体效率呢? 答案是,有了碳化硅无级升压模块,我们可以主动控制电机电压,虽然多了一个升压环节损失了0.1%的效率,但可以在更大的策略空间中去优化,综合起来效率还提升了1.8%! • 成本影响:星舰7定位平价家用车,对成本非常第三。增加了SiC无级变压模块,成本问题怎么解决? 确实!好东西,太贵也不行! 吉利给出的答案是:2025年底即将量产的碳化硅混合集成技术。将硅基IGBT与碳化硅MOSFET并联起来,低功率用碳化硅,开关效率高。 高功率用IGBT,导通损耗低。纯碳化硅效率提升1%,成本还降低了40%.把省下来的成本,让利给了车主,把车打到了平民价,这才是真正实现科技普惠。#微博新知博主##新能源大牛说##吉利雷神EMi超级电混#

4
张抗抗KK

兆瓦,也就是1000kW,相当惊人的速度。如果能一直保持这个速度,那么100度电池也只需要6分钟,真和加油差不多了! 当然,咱们必须全面分析,锂电池充电不可能保持峰值功率,就算是10-90%能保持个平均功率500kW,那也只需要9.6分钟,这还不快吗? 你可以说加油只需要5分钟,但5分钟和9.6分钟真的没有本质区别了,再说充电费用只有加油的几分之一,那多等四五分钟给你加油打个两折,这种好事没有人拒绝吧?

张抗抗KK 点赞 1 评论 1
视频

小米SU7 Ultra刷圈,比亚迪全民智驾,各自如何颠覆汽车行业?

小米和比亚迪,一个刷圈,一个搞智驾,他们都在自己不曾探索过的领域,打出了一个漂亮仗。 他们是如何改变行业规则的?

张抗抗KK
视频

北京冬季实测:荣威纯电D6续航出乎意料!

荣威纯电D6,12万级的A级纯电轿车,就用上了小米SU7、特斯拉Model 3才有的CTB底盘电池一体化技术!2月我们在北京冬季进行首次续航实测,一箱电跑光行驶了438公里,续航达成率84.23%;充电30-80%耗时21分钟,最大电流250A;多次0-50km/h加速测试均保持在4秒内的稳定成绩!

张抗抗KK 点赞 2

小米SU7 Ultra车主,缺少电车长途经验,从南京60%电出来就来上海,说路上服务区都是满的! 我批评他说:你开电车没经验,从南京到上海,要在南京附近把电充满,一口气到上海。过了仙人山服务区,就别想充电了,如果是节假日,要在南京之外的50公里,充满电,然后350公里一口气到上海。 实在不行,你开慢点,110km/h也可以到达啊。他说不懂,按140km/h开的。#电车长途##小米SU7Ultra#

张抗抗KK 点赞 6 评论 5
视频

2025款G6:从外观到底盘补齐短板

2025款小鹏G6正式亮相,外观更协调,内饰质感大幅提升,底盘调校也彻底向家用舒适性妥协。曾经的“极客电车”,如今终于找到了驾乘舒适与操控乐趣的平衡点。老G6车主要不要换?聊聊我的真实试驾感受。

张抗抗KK 点赞 8 评论 2

车友高总去欧洲办事,法兰克福专门去体验一把牛屋,体验感相当尊贵 #法兰克福#

4
张抗抗KK 点赞 2 评论 2

这个表中,长安和上汽都出了一款换电车啊!不知道这些换电车之间是否兼容?

张抗抗KK 点赞 3
视频

G6/G9被低估的两年,车主如何撑起小鹏?

两年时间,小鹏G9被无数人质疑、唱衰,但真正懂它的人,从未离开。全域800V、4C充电、全铝底盘、双腔空悬……车主比官方还懂。面对黑子,他们据理力争;面对质疑,他们用真实体验去证明。不是为了反驳谁,只是想证明:这台车,值。两年过去,销量回暖,他们终于等到了“时间的答案”。

张抗抗KK 点赞 12 评论 3
你已将对方拉黑,无法查看其主页内容
由于用户设置,你无法查看其主页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试试换一个关键词搜索吧
已加载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