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推荐
我来谈谈我对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的理解,目前的硬件架构下,只能是L2级别的辅助驾驶系统,有的人会说,特斯拉可以不断对软件升级,使之在功能上达到L3,L4甚至L5级别自动驾驶,这个说法是对的,软件的算法上可以做到。但硬件上做不到,所以,即使L5级别的算法升级到现有硬件架构上,司机仍然只能是用L2级别的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功能,也就是现有硬件架构下永远不可能脱手,为啥?因为摄像头的视觉处理有误差,容易出错。所以,不管硬件有多牛逼,现有硬件下,仍然是个L2级别的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当然,也可以认为,更强点的L2自动辅助驾驶系统
最后编辑于 · 2021-02-24
  • 全部评论16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你去看看做无人驾驶的创业公司融资规模,你就知道这些新势力不可能做到的,这东西烧钱无底洞,他们融资的钱研发车都吃力,更不要说无人驾驶了

最主要的是真正的无人驾驶,哪怕是.L4级别的,都不能很快商业化,激光雷达的成本和法律法规等限制了快速商业化,没有商业化,自动驾驶研发机构只有烧钱的份

先活下去再说吧,别想那么多

不是法规限制了商业化,这个问题一定不要搞反了,是技术还达不到法规的要求。别被卖车的忽悠瘸了

其实不用分L几,一个是辅助,一个是真正自动驾驶。这中间可能几十年,前者做得越来越好就行了

还是要分清楚的好,否则,消费者容易被忽悠,你看有位兄弟说特斯拉从来不说多少级别自动驾驶,可特斯拉全世界宣传自动驾驶,有的消费者就把L2级别辅助驾驶系统当自动驾驶用了

回复 XCX7100ldPaY分反而被一些厂商利用

我的观点: 1、现在特斯拉和小鹏自动驾驶并不只依赖视觉,还是结合了毫米波雷达的数据的 2、视觉识别对标的是人眼,试图通过神经网络算法实现人脑的部分功能,如果说视觉有误差,人眼也有误差 3、不存在不会出错的硬件,LIDAR也只是一个方向并非全能 4、高级别自动驾驶并非通过车辆自身可以完成,外围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是关键 最后,不要轻视对于自动驾驶的探索,视觉方案是重要的方向,而且明显人工智能需要大量的标签化(Labeled)数据,需要大量数据积累。不用争论Lx,看能不能用、好不好用就好

1、摄像头,毫米波雷达,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弱点,我想说的是目前的硬件,当然也包括毫米波雷达,满足不了自动驾驶的要求 2、对标的是人眼确实没错,但就目前的硬件,还达不到人眼的视觉标准,比如高速上莫得3撞车事件,白色车体,人眼可以识别,但机器没识别出来。 3、如果不存在不会出错的硬件,那各种硬件的叠加综合运用嘞?比如再用上激光雷达,如果还出错,那全球这么多车,自动驾驶就推广不了了,毕竟不安全。激光雷达只是未来针对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用的,但是,我们聊的是现有硬件,现有硬件的综合运用,是有视觉误差漏洞的。 4、对于第四点,我完全赞同,我没有轻视自动驾驶的探索,我只是讨论现有硬件条件下的自动(辅助)驾驶水平

我觉得说的没错,现阶段硬件还远未达到智能水平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