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贺总发的帖子,感觉贺总分析的挺对的,我也来发表下自己的看法,理想蔚来都是自己李想李斌自己创建的企业,所以自己的话语权大而且可以从零开始就定好了企业的文化方向品牌,全体人员上下一心,但是小鹏是何小鹏后续加入的,对企业整体的掌控度肯定够,更别说小鹏之前还存在派系斗争。 看过一篇文章写的G3是老员工花了心血弄得,所以夏衍很舍不得又拿来做了P5,虽然何小鹏极力反对,但最终P5还是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顶层设计也包括产品规划,不得不说理想的产品规划能力在蔚小理中排首位,蔚来其次,理想的L系列套娃,无论是辅助驾驶硬件、车内智能化硬件基本上都是通用的,一次代码开发OTA全系列通用(说是辅助驾驶代码会对激光雷达实行可插拔的)。 再看看蔚来,一代平台,二代平台除了造型会有区别,每个平台出的车辅助驾驶硬件一直,内饰智能化硬件一致,也是一套代码全平台受用(部分地方会需要兼容)。 但是反观小鹏的产品规划,G3、P5竖屏,P7横屏,G9双屏,好像马上G6只有中控没有主驾屏幕了(存疑,刚在群里看到谍照好像又有了?),给人的感觉就是割裂,每个产品一个平台,没有一致性,导致开发团队一个功能可能得做2-3遍,极大增加了开发的工作量,软件工程师的工资有多贵,大家都知道。 再加上辅助驾驶硬件也是不断增加,我觉得倒是应该像蔚来理想那样,直接配置到顶,哪怕用不到但是至少后面一整个平台的后续升级能力是存在的,既然是主打智能主打辅助驾驶,那这方面就应该拉到顶,P7、G9担任中高端辅助驾驶的角色,G3、P5主打智能座舱+够用的ALC足以。 所以导致现在G3 基本上也没啥更新,P7也没啥实用新功能,也就P5和G9更新的新东西多了。这对老车主真的是非常不友好的,当初买你车的时候,你说是智能,终身OTA,结果你一直在做新车,新车出了还有新车,每次开发老车主没法得到反哺。 看到过yyp发过分析理想的视频(文末贴的视屏链接),大几十分钟满满的干货,产品经理贯穿整个开发流程,而且产品经理需要带着所有开发人员一起为实现功能努力,就像贺总说的第五点,一个品牌的最大特征是需要包括大老板在内的所有人都恪守的宪法,这就是这家公司从CEO到清洁阿姨都知道的红线,遇到这个点的时候,天王老子都要让路。 希望小鹏在迎来新总裁之后能够有变化,好好思考下这些问题,以及为什么P7卖的这么好。 {眯眼看} 强烈建议鹏厂的人把这个视频看十遍以上! 【理想L7首发体验,我说的都是你不知道的-哔哩哔哩】 链接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唉,严重同意,什么终身OTA越用越新,现在来看都是扯淡。新车出了就研发新车软硬件匹配了,哪有功夫照顾老的?手机界已经都给打样的了,看看系统无法持续更新的下场就能映射到目前新能源汽车OTA们的下场!

的确 只要知道车跟手机不一样,车是手机价值的多少倍,车的使用年限也会比手机长多。如果只是说是刚买车的那一两年,有后续接不上的话,那老车主的口碑必定会滑落 接连带动整个品牌的口碑下降。

小米还好,一部手机至少开发版更新两年半,其他厂商几个月一更

硬件版本太多的弊端已经反噬了,后期维护成本太高,不维护呢老车主粘性就没了

回复 Breze被子p5当时也一样哈哈,为小鹏捉急

的确 只要知道车跟手机不一样,车是手机价值的多少倍,车的使用年限也会比手机长多。如果只是说是刚买车的那一两年,有后续接不上的话,那老车主的口碑必定会滑落 接连带动整个品牌的口碑下降。还有很多能够二次购车的老车主,基本上都不会再选择小鹏了

回复 柠檬乌龙茶像我670智享(后来的n版),销售当时力推,现在已经被放弃了,最近的几次OTA都是负优化限制使用lcc,已经推出的功能为了稳妥开始限制使用,而不是投入精力解决难题,群里的智享车主都打400投诉过但没用。所以,我一直建议小鹏减少硬件差异,学特斯拉一套ap走天下,减少生产线控制成本,后期维护和OTA也方便

平台太多真的是累死后期软件工程师关键做了这么多款式,没有越做越好,也没有延续好的方面

是的,所以我觉得还不如花点大钱。考虑一下g3p5竖屏改横屏,然后老车型全部升级8155的方案。 强行把系统版本拉成一致 就你愿意花这个钱升级,那你后续都有智能车机方面的ota,你不愿意花这个钱,那后续就没有。当然定价得良心才行。

P5也很快没有ota了,G6的驾驶屏是细长型的

静待花开吧,花有重开时

长文,先赞后看!

兄弟。社区APP发没发。没发我帮你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