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 G6 700max 快两个月了,已跑了3759 公里。现在给鹏友们汇报下我的用车感受。
先说下这两个月都跑了什么路。提车的第一个月基本在市区跑。为了提升难度,快速找到 G6 的极限,十一我故意选择开车回老家,从北京回武汉,单程 1200 公里多,挑战节假日长途用车环境。所以我的体验报告应该还算覆盖了大部分场景。
先说总体结论:整体上符合我当初的预期:智能和充电快。接下来我的汇报分上下两篇,分别表扬下我喜欢的,和吐槽的小缺点。本篇主要讲喜欢的。下面开始正题。
### 辅助驾驶
这是选 G6 核心要素之一,这个功能我很喜欢。十一我是家庭出行,两大一小,全程只有我在开车。考虑到有小孩,1200公里路程我选择分两天赶路。第一天到郑州歇息, 跑700公里,第二天直接回家,跑500公里。
两天路程一个人开其实很累。xngp 帮了我很大的忙,让我在高速上轻松很多,大部分情况都可以放心交给它来开。堵车也不用烦心,吹着空调看看风景,xngp 会帮我跟着😁。
下雨天 xngp 也能用,大雨也没问题。不过我又遇到过 bug,自动退出。过一会儿又好了。这个吐槽篇专门细说。
xngp 还有一个贴心功能,当导航距离很远电量不够跑到时,会智能添加充电中途点。当进入充电服务区时会提醒我接管,然后引导我去充电桩。
高速上有些路段无高精地图,xngp 当跑到不支持的路段时,会先降级到 lcc,等跑到支持路段时,又回自动恢复成 ngp,体验相当丝滑。
超车频率适中,堵车时一般不换道,路况稍好时会偏积极超车。
当有车从旁边插入时,会轻度刹车让行,如果前车很近,要急刹时,也会说声抱歉,刹车太快😂。

### 能耗和补能
城区能耗很满意,目前温度 13 左右。高速我都是顶着 130 km/h 跑,有时赶路还会更快。十一期间高速是两大一小,一个 29寸箱子,后备箱没装满。路况好跑满限速时,能耗在19 左右。路况一般时,在 17 左右。
我是29号出发,十一放假第一天早上6点,到郑州是下午6点左右,总计700公里左右。当天总计补能 3 次。两次在服务区上厕所小孩放风十几分钟,分别充入 22度和 16度电。一次是中午吃饭,充入 51度。服务区充电很快,即使有其他车,也能跑到 120w,毫无里程焦虑😁。
我的策略是休息时有桩就插上补一点,吃饭时充满 90% 就行。十一的经验告诉我,即使节假日也不用担心,咱有 800v,哈哈哈。高速补能给大家的建议:
1. 不要用完再充,休息时就充上,利用 10%到90%的高效充电区间,速度快;
2. 遇到服务区没装,就去下一个服务区,总会有的;
3. 遇到服务区没桩,还有一个窍门。可以通过地下通道去对面充。十一期间我这么干过两次;
800v 真的很爽,有次我用到只剩50公里了,50分钟冲到 90%,大约62度电。


### 驾驶操控
加速部分,我的是 4驱版,提速相当猛,在高速上即使已经到 130km/h,也能随时提速超车,一点不含糊。建议预算充足的同学上四驱。
悬挂这块,日常街区跑,小坑洞通过很平顺,车内无感。过减速带也能很快定住,不会来回摇晃。只是在多坑洼的路段就不太行,颠得厉害。不知道 G9 的空气悬挂能否应付得好。
转向这块我还没深度体验,平时很少激烈驾驶,所以这块不好评价。目前看转向灵活,符合我的感觉。
### 泊车
自动泊车真好用,我现在基本完全依赖它了。还有车位进出。真是停车场装b利器。好几次被人行注目礼了,哈哈哈。
### 智能座舱
全场景语音功能熟悉下来真是顺滑。之前看车评说现在车都没实体按键体验很差,无法盲操。我还觉着有点道理,但现在用了 G6 后就发现这个评价不对。有了语音之后,根本就不需要手操作,说就行,比手去操作更安全。人可以继续专注开车,所有操作交给小 p。实体按键还需要人学习它变成肌肉记忆,对于不天天开车的人来说,盲操是学习时间。而且有了全场景语音,其他座位的乘客也可以自己语音控制,不用学习车机,更不用麻烦司机操作,体验超棒。下一代人车交互,一定是全语音控制,实体按键可以全部消失了。
以上是我觉着很喜欢的 G6 优点,接下来下一篇我就来吐槽下有哪些缺点。
最近使用
我的收藏
大家上传的表情
最近使用
所有表情
前排沙发空着~
还没有人评论哦,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