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售/即将发布车型
- 在售/即将发布
-
2023款 单电机标准续航电池容量 88kWh 纯电续航里程 628(CLTC)km 综合输出功率 200kW
34.98w补贴价格 详情 去对比 -
2023款 单电机标准续航PLUS电池容量 88kWh 纯电续航里程 621(CLTC)km 综合输出功率 200kW
38.78w补贴价格 详情 去对比 -
2023款 单电机长续航PLUS电池容量 102kWh 纯电续航里程 709(CLTC)km 综合输出功率 200kW
41.78w补贴价格 详情 去对比 -
2023款 双电机长续航PLUS电池容量 102kWh 纯电续航里程 631(CLTC)km 综合输出功率 400kW
45.38w补贴价格 详情 去对比 -
2023款 双电机高性能PLUS电池容量 102kWh 纯电续航里程 612(CLTC)km 综合输出功率 400kW
48.38w补贴价格 详情 去对比 -
2023款 双电机高性能PRO电池容量 102kWh 纯电续航里程 612(CLTC)km 综合输出功率 400kW
53.38w补贴价格 详情 去对比
社区动态
-
8 月 25 日专访极星中国沈子瑜: 沈子瑜的身份实在太多,昨天是作为「极星中国」的话事人,接受我们的采访。过程很精彩,拳拳到肉;该说的、不能说的,全都说了。 下面摘录部分「能说的」并附上我的部分观点: ◆「作为中国市场的重点车型,极星 4 的价格不会再做调整」。 我的观点:这个问题是我问的,主要就是针对 2023 年残酷的价格战,看看极星中国的策略如何。 但是沈子瑜的态度非常强硬——极星中国不背负吉利内部的销量任务,所以极星 4 绝不会调价,以保持产品调性。 我个人能理解: 因为极星现状已经差到不能再差,无论是产品、营销还是渠道,全都一塌糊涂;极星 4 降价也解决不了问题,每个月多几百的销量能干啥? 目前沈子瑜的首要目标应该是“止血”,防止极星中国变成一个失血的大窟窿;等待后续新产品上来之后,慢慢调整。 不背负几年内的短期销量,必然也是他接手极星中国的条件之一,否则这事没法干。 ◆「会有针对中国市场的新车,大概在 25-26 年陆续推出」 「2025 年,我们会直接上 800V、4C 的新平台」 我的观点: 说人话就是——极星 3、4、5、6 要撑过 2024 年。 极星 4 还好,换壳极氪 001,再怎么都有个底限。 但是极星 3、5、6 这些欧洲佬定义出来水土不服的玩意,就好像一个个地雷,沈子瑜排雷真的很艰难,下文也有叙述。 ◆极星 4 的量产交付,以及渠道问题 「极星 4 会在12 月第二周开始交付,NOP高速领航以及 12 月-24 年 1 月量产,体验上希望比极氪更好」 「极星中国今年会扩展到 60 家门店,明年 6 月计划 100 家以上」 我的观点: 沈子瑜入主极星中国,最大的改变就是执行力。 极星从一个北欧摆烂风格的公司,一下子有了具体目标。 不知道能否实现,但肯定比现状好得多。 魅族的起死回生已经可以说明沈子瑜的能力。 ◆极星 ADAS 相关 「极星未来 ADAS 硬件会全部统一到 Mobileye 方案」 「极星 4 采用 EyeQ5H +纯视觉感知方案来做高速 NOP」 「地图是吉利体系的朗歌负责测绘,地图技术框架为 Mobileye 的 REM,但是 Mobileye 碰不到数据」 「24 年的极星 4 改款会继续用 Mobileye EyeQ 5,但会加入 Luminar 的 激光雷达」 「25 年的极星 4 大改款会用 Mobileye EyeQ 6 + 激光雷达」 「ADAS 软件全部由 Mobileye 负责感知,极星上海自研团队负责规控」 「极星 3 是 NVIDIA 的 OrinX 芯片,感知部分由沃尔沃负责,规控依然是极星上海团队;但是后面会全部统一到 Mobileye 方案」 「为什么用 Mobileye ?因为极星是全球品牌,所有中国地区的其他方案都满足不了全球化的 ADAS 部署需求;不仅是技术方面,更有合规等问题。 尤其是北美、欧洲市场,除了 Mobileye ,没有一家真正做到量产落地」 我的观点: 上面已经写的很明确,不过多赘述;沈子瑜抓主要矛盾的能力特别强, Mobileye 不是现行 ADAS 的最优解,但是极星的最优解,所以就 all in 进去,用 Mobileye 、REM 地图去做全球化部署。 但是我们在激光雷达上有很大的分歧—— 我认为 Luminar 的 1550 波长 激光雷达路线已经破产,国内连图达通都不玩了,全面转向 905nm;那么,为什么不采用国产更好的 905nm 雷达呢? 沈子瑜的观点是:1550nm 的路线依然很强,探测距离可以做到 250m 以上,比 905 优势很大;同时 1550 的光纤激光器未来可以做成硅基的,大幅度降本。 不得不说,沈子瑜对智能化的技术细节了解的非常深入,逻辑证据信手拈来;远非那些被我一逼问技术细节,就丑态百出的车企高层能比。 但我还是不赞同他的这番话:中国是车载激光雷达最强国,除了禾赛、速腾、图达通之外,全球就只剩下 Luminar 这么个可怜的独苗。 如果中国所有的 Lidar 巨头都决定转向 905nm 路线,那么 1550nm 再多的“优势”也会被产业链优势打爆;就好像当年的液晶打爆等离子,现在的锂电池打爆氢能一样。 何况,1550nm 的技术优势,很多都是吹出来的—— 输入功率大,但是光纤激光器损耗高,发射功率未必大,探测距离未必高; 图达通和 Luminar 的 1550 Lidar 都只有 1 个激光器,必须在转镜层面做的很复杂,机械结构一大坨。 我只能理解,沈子瑜决定全部倒向 Luminar ,是跟 Mobileye 的选择一样——为了全球化,为了不被欧美市场排斥,必须选择欧美系的核心供应商。 如同他下文描述中,选择高通作为车载芯片的唯一供应商一样。 但还是很过瘾,很久没遇到能这么对谈技术细节的高层了。 ◆极星智能座舱相关 「极星是“我们自己的车”,所以珠海魅族 Flyme 的研发会以 Polestar OS 为最高优先级」 「所有车机的新特性,以后都是 Polestar OS 首发,然后逐步更新到 FlymeAuto 车型,以及 FlymeAuto Core 的车型」 「以后还会有 Polestar Phone,魅族定制的超旗舰,我们争取做到跟极星车型标配 」 「因为 Polestar Phone 每年都快速更新,可以给车机共享算力,生态流转,所以极星的车机不会用 AMD 那么强的芯片组,会全系高通」 「用高通,而不是国产的龙鹰芯片,主要还是考虑到谷歌 GMS 等生态的全球化需求」 我的观点: “我们自己的车”已经说的足够明确——珠海魅族、极星中国、亿咖通,是“一家人”。 也许都是吉利体系内的存在,但这 3 者的关系无疑更铁;其他客户,哪怕都是吉利系的兄弟品牌,对不起,你的优先级也远不如极星中国。 Polestar OS 才是魅族车机给自家大哥的拳头产品, FlymeAuto 是对外的“商品”。 极星的优先级甚至反过来影响了魅族的手机产品, Polestar Phone以后可能就是魅族手机的「超旗舰」产品线。 全系选用高通骁龙座舱芯片,毫无意外,跟 Mobileye、 Luminar ...一样,是极星全球化布局不得不选的供应商。 ◆总结 我跟沈子瑜有很多想法并不一致,但这不重要,我只是一个小破媒体,他是极星中国的掌舵人。 或者说,其实他是极星全球的掌舵人。 无论是好是坏,极星这个品牌现在需要的是「决断」,赶紧从摆烂的泥沼中挣脱出来。 而沈子瑜,杀伐果断,极为擅长抓住主要矛盾,又对智能化软硬件有很深的理解,还拥有一连串可以打通辅助驾驶、智能化的生态链公司。 就是解题得最佳人选。 极星 4 注定不可能爆红,能保持“病情稳定”就不错了。 对汽车这种长周期的工业来说,组织上的变动总要 1 年以上的时间才能看到效果。 但是,我觉得可以看看明年极星中国的表现了。
-
阿维塔 12 的节奏终于确定下来了——三季度发布,年内交付。 没有太大意外的话,成都车展期间应该就是阿维塔 12 正式对外亮相的节点,到时候外观内饰配色应该都会有比较明了的情况。价格方面的话阿维塔 12 肯定会走的更高,这点想必大家都没什么异议。 在这里我要点名一个我个人认为最接近阿维塔 12 的竞品——极星 4。同样都是个性车型,极星 4 虽然在车身长度比阿维塔 12 稍差一些,但无论是价格、交付时间、用户定位和一些小设计方面两者的重合度十分高。 极星 4 在补足了 Flyme Auto Core 之后,本身智能座舱的短板被填足了,再加上与极氪 001 相同的智驾硬件,说的难听一些,坑已经快被极氪走完了,极星 4 基本处于落地即可用的状态。 阿维塔 12 的底气无疑就是华为全家桶,750V 平台带来的超快充,原生鸿蒙,与阿维塔 11 相同的智驾硬件和能力。阿维塔 12 在智能化方面绝对是同级别的顶级水准。 配置方面就不必多说了,高配置一项都是国产品牌的拿手好戏,我当时写导购的时候差点没被极星 4 的选装包绕晕了,半天才发现座椅通风这东西在这个价位的车还得绑定一堆东西选配。 但我会认为极星 4 在调性的塑造方面会比阿维塔优秀一些,阿维塔的情感悦己这个概念总让我有些摸不太着头脑,初接触的用户似乎很难具体感受到这份价值体现在何处。极星 4 基本就是见字如面,内外一体,北欧豪华认证。 阿维塔 12 现在还在吊着大家胃口的就是内饰设计了,据说会有比较令人印象深刻的改动,不过我觉得大体估计和阿维塔 11 大同小异,(改正)情感涡流去掉了,感觉这种特色的设计其实应该保留下的,或者内饰有其他有惊喜的地方?再剩下的就是开起来的感受了,以及内饰方面对比阿维塔 11 有哪些改进,也欢迎各位 11 车主来吐槽哈哈哈……我到时候有机会对比着去试试看。
精选内容
-
申报目录|售价区间 34.98-53.38 万元 极星 4 登录申报目录
阿迪同学 点赞 10 评论 2
-
将在慕尼黑车展首秀 Polestar 概念车官图发布
阿迪同学 点赞 13 评论 14
-
起售价就34.98万的电动轿跑极星4,究竟有何实力?
出行公路 点赞 0 评论 0
-
极星 4 首搭 亿咖通携手 Mobileye 打造行泊一体智驾方案
张一根 点赞 16 评论 6
-
资深Polestar迷看后时代的极星3与4
超人Chuck 点赞 0 评论 1
-
智领中国 融慧全球 极星亮相成都车展,开启智能体验新里程
品牌 点赞 1 评论 0
-
2023 成都车展|售价 34.98-53.38 万元 极星 4 正式开启大定
张一根 点赞 3 评论 1
-
新出行深度|合资品牌 困兽犹斗?
姜硬 点赞 35 评论 6
-
第一次见极星4实车,想体验一下3.8秒零百加速
月缺 点赞 2 评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