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不带眼球追踪的AR-HUD都是鸡肋
文章

AR-HUD作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的新技术,大部分主机厂搭载寻求最好的显示逻辑,而部分科技厂商也在发力AR-HUD,目前,苹果、三星、松下、WayRay、哈曼等都在对AR-HUD进行研究。比如光场AR-HUD、带眼球追踪AR-HUD等。

第一代AR-HUD,只是在普通HUD的基础上做了透视投影显示,区别只是看起来好像是投在路面上的增强现实效果,但是,缺点很明显,他要求驾驶者的视角、眼睛位置固定在特定的位置,才能做到和道路位置严格匹配。由于第一代AR-HUD无法做到跟踪人眼观察位置不断晃动,无法实时动态调整匹配路面位置,只要头部稍微前后或左右偏离固定位置,投影看起来就脱离了地面车道和环境,即和普通hud一样,无法让人感知是投影到路面上的效果、而仅仅是漂浮、画面会不停平移的效果,真实性大打折扣,而且由于现实中驾驶人员根本无法保持头部固定不动,长时间驾驶,由于视线需要不断在投影和实际路面之间进行切换调整,反而比普通HUD更易产生明显的眩晕感受。

在2022年的CES上,松下推出了一套具有眼球追踪专利的AR-HUD 2.0系统。据了解,通过这项功能可以将AR图像更精确地聚焦到驾驶员眼前的现实世界,提高驾驶员视野中图像的真实程度和临场感。

根据松下的介绍,这套AR-HUD 2.0系统基于ETS技术开发,由AR-HUD和光学器件封装在一起的红外摄像头实现,无需独立的面向驾驶员的摄像头。通过ETS技术识别驾驶员的头部位置和头部运动,可以动态调整以及补偿视野中的图像,亦即是说驾驶员在驾驶时,无论如何移动头部和改变视线,总能准确、清晰、高分辨率的看到在AR-HUD中叠加真实路面环境的显示,画面始终投影在路面环境的固定匹配位置,真正做到了增强现实视觉欺骗。不再是第一代AR-HUD那种平移浮动、脱离路面环境。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高手在民间

不知道R7的AR-HUD能不能做到眼球追踪,如果不支持,那还不如普通的HUD那种反而不易让人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