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llo,我是阿平。接着上一篇《去程》继续说。 在0201的晚上十一点半顺利到达入住的酒店。在酒店停车场处,看到了同样来自粤B的车(大众id4),感觉非常的开心,因为这样也印证了,除了电动轿车以外,电动SUV也能完成这种条件下的自驾之行。

然后就是经过一晚上的休整,第二天早上8点起床。拉开窗帘,看到窗外面一片白雪皑皑的景色,搭配上还未完全关上的街道灯光。其实作为第一次看到真实雪景的我来说,感觉非常惊喜,以致于让我坐在窗边看+拍照可能有十几分钟。


但这次目的地毕竟不是贵阳,赶紧到酒店的餐厅里吃早餐,接着要回到小鹏超充桩,把电量拉高一些就赶往成都。 开出来后看到许多车上布满了雪,心想,是不是昨晚下雪了。不过更多的是庆幸这次停的是地下停车场,因为我担心车布满了雪,会让车子夜晚电耗跑的更快。


到了小鹏的超冲桩后,发现车子刹车有点生硬,下车看看车子上面情况,发现没开一会,挡泥板板上积了一些冰,但感觉也没实际的影响到开车,就先拍个照以备真出问题方便找小鹏售后沟通。 在充电的间隙,我们上到路面来看看贵阳的街景。惊喜的一幕发生了,先是看到门口有保安小哥在铲雪,接着抬头一看,下雪了!!作为常年冬季没离开过广东的人,这次就真的算是第一次看到下雪的场景了,非常的开心。二话没说冲上去“淋雪”


在外面玩了一会后,感觉实在是有点冷,就回到屋里坐着,看向外面的雪发呆了,感觉白茫茫的一片,内心还是挺安静的。 电没有完全充满,但因为做过贵阳-成都路段的充电规划,一路上充电问题不大,就拔枪走人。 在上高速前,觉得是第一次,之后可能也比较少机会能把自己的车开到雪天的环境里面来,就赶紧下车喊朋友在路边随便咔几张照打卡留恋一下。

因为没在下雪天开过车,一开始开的非常的小心,最开始基本上是前车开多少我开多少,然后跟车留了非常长的距离。

后面跟了几部贵A牌的电车走了几段路后,准见建立起了信心,似乎这种路况下并没有多大的不同。接着上高速后,逐步以60/70/80的时速一路跟着一辆贵A 地 Model 3在走,后面时速一直很稳定后,开心放心的交给 ACC 在在跟车了,但因为道路两盘有积雪,就没放心交给 LCC 进一步跟车。

接着就是一路以安全速度,交给 ACC 去控制速度,自己就轻松的调整着方向盘按车道跟车,一路开。 直到开到 ACC 功能由于 传感器异常而被强制取消,同时由于毫米波雷达也被影响到了,前碰撞预警功能也被强行关闭了。


后面赶紧让朋友在小鹏App上咨询售后,售后问了一些用车环境后,告知停车清理一下雷达就好了。但我们也没有停下来,而是选择自己来开,毕竟开车不能太依赖智能设备,虽然小鹏已经慢慢的让我们这些人变得不那么会“开车”了。 一直开到没有下雪,且温度上来了一点的地方之后,这个报警灯就自动的解除掉了。ACC跟前碰撞预警功能也恢复正常。

之后就继续打开 ACC/LCC 功能,让小p自己继续巡航了。

之后就一马平川,听着歌儿,到服务区,进站,车充电,人上厕所+吃饭

呆了大概40分钟吧,车子电也ok了,继续前进。因为这边的高速只有两车道,除了少数路段遇到相对较慢的车自己介入操作外,基本上也是交给小p自己在开,我就可以分一些精力去看看沿途的风景。 接着就是很快就路过遵义,开进重庆了。一进重庆,整个车机导航上就显示出来了充电桩的繁忙情况,这里要给重庆点个赞。这对于电车驾驶者来说,算是一种安全感甚至是幸福感的来源。

重庆路也非常的好走,很快就来到规划要进站充电的曾家服务区,在这里,我发现我夸赞重庆,夸早了。 在这个服务区里,我先是遇到了充电电压有了,小鹏app上也弹出充电信息了,但没有电流给到车上的情况。但我当时是不知道的,因为着急去上厕所,有了信息弹窗我就火急火燎跑去服务区上厕所了。(录了视频,之后会放在视频里给大家看)

接着重新拔插充电枪,扫码,充上电后,电流只有43A,看了下隔壁的几部车,也是电流不超100A的。 当头我就一句,卧槽又是来搞笑的这个重庆电桩。于是赶紧打开手机,找小鹏在重庆的超充好了。很巧,在重庆-成都的沿途,在下高速走个3公里,就有位于璧山的小鹏超充站点。

停车,喝免费奶,人就周围走走。在小鹏超充,35分钟就搞定了所需要的续航了。 最后就是,一脚电门,杀到成都去了。

插上电桩后,就走到商场一楼觅食了。






吃完饭后发现,在这个商圈,充电桩是真的多,在我印象中,深圳还没有哪个商场能有那么多充电车位,处了小鹏的6个超充车位外,有特斯拉的超充、极氪的6个,还有大众的4个车位。看来,成都人民也在积极拥抱新能源,👍 👍


不过发现这边的极氪充电车位全被油车占位,感觉挺不好的。 最后,回到停车位,点击“结束充电”。这趟从深圳-成都,前后2天的1900公里+自驾顺利完成,从重庆-成都,这一路的电费都是免费的,由于前面还要自己花钱充电,再次体会到了开一公里爽一公里的“薅羊毛”快感,再次感叹一句:免费奶真香。

这2天下来,总的补能费用为 265.15 rmb。基本上一进服务区就有能马上充电,无需任何等候,遇到2个傻逼的40a还敢自称快充的服务区充电站,但也在靠近遵义的服务区遇到冲充电车位运营较好的情况,有安排保安专门盯着充电车位,只让绿牌车停。整体的跟油车的长途自驾相比,虽不能想提并论,但也不算差距太大。因为无论什么车的车主,进服务区上厕所、加水、吃饭,应该都会要半小时的时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