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期望的车机语音(有温度,有感情,懂我!)
文章

【人(ren)工(gong)智(zhi)能(zhang)谝闲传(陕西方言)】

作者:德维恩

 

       AI将给人类带来革命性意义,甚至会比电或者火带来更深远的影响。人们学会了利用火来造福人类,但我们也必须学会避免火带来的灾难。                                                                                                                                     

📽智能概念篇

       提到人工智能或者未来科技可能在我们脑海中的很多场景都是通过影视作品的灌输来产生的认知,那些鬼才编剧以及特效师们打造出来的一个个模拟未来的场景带给我们除了震撼之外也间接的对科技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推动,以至后来很多产品设计或多或少都有点影视效果的影子。相信不少电影迷或者科幻迷都看过《钢铁侠》,这个系列的电影里面给人印象深刻的除了那一套套酷炫狂拽吊炸天的MK系列的机甲,还有跟机甲配套的那套人工智能贾维斯(后面改名叫星期五 F.R.I.D.A.Y.)

历代Iron Man的缔造者-Tony Stark

       而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这套人工智能不单单只是听从主人发送指令的程序,而是一个有自己思想有情感宛如一个真实存在的虚拟人物。以至后面有一段剧情就是当托尼停止使用她时,星期五变得愤怒。操控一些钢铁侠装甲,还劫持小辣椒·波兹。宛如一个吃醋发狂的少年!而每次的战斗中也能感受到星期五就像是与托尼·史塔克并肩作战的伙伴,所以这里面称这套系统为人工智能一点也不违和,确确实实能够感受到先进,智能,酷炫这些科技元素。

人工智能F.R.I.D.A.Y.

       人工智能受人启发、由人创造,最重要的是它会对人们的生活以及人类社会产生切实的影响。我们必须时刻考虑AI的潜在影响,并以此为指导原则来开发AI以及相关产品

🖲智能设备篇

       最近几年各个国家和行业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也在大力发展类似所谓的人工智能。最近几年流行的智能音箱,里面运用到的技术就是语音助手如亚马逊Alex、苹果的Siri和谷歌助手,微软的小娜,乃至我国的科技公司小米的小爱同学,阿里的天猫精灵,百度的小度等,这类产品的出现确实给用户带来了一些便捷,但仅仅是一部分的便捷。因为这些产品无论从外形还是对话方式和电影中展现的人工智能差的还是很远。此类的语音助手慢慢也出现在了汽车行业。其实汽车行业的车机语音技术是更早就出现的,只不过在实现的过程中走的步伐比较缓慢,而智能音箱的出现加速了汽车行业智能语音的步伐。

     要知道在汽车行业中语音助手使用的频率甚至要高于最早出现的智能音响。据语音科技出版物Voicebot.ai的一份最新调研报告称,美国有770万成年司机驾驶汽车时每月至少使用一次使用车载语音助手,而家用智能音箱的用户相比仅有457万。

自动驾驶+语音控制是未来汽车的方向

从这份报告可以看出出现此类情况的原因有几个:

  1. 美国拥有汽车的人数远比拥有智能音箱的用户数多
  2. 汽车研发并推出语音控制导航系统时间更久而家用智能音箱产品发展时间不到5年(亚马逊Alexa技术诞生于2004年),前者发展的时间超过后者10年
  3. 车载场景可能是语音技术应用的最佳场景,因为交规不允许(或者应该尽量避免)人们在驾驶过程中频繁使用触控屏。
语音是最直接有效的车机操作方式

       对于自动驾驶汽车,人们现在多少接受了这一点。即使你不太清楚自动驾驶汽车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如果它的事故比人驾驶的汽车少得多,那它就是一件好事

🚘智能汽车篇

       国内传统汽车发展较国外确实要落后很多,直到新能源车的出现因为绕过了发动机这一核心部件直接实现了弯道超车,目前的翘楚除了吉利,比亚迪,广汽等这些传统车企外还有一批造车新势力其中最耀眼的三颗新星莫过于蔚来,理想和小鹏。这些企业在造车领域各家都有自己引以为傲的核心的技术和独门武功,而造车新势力中大部分都是互联网出身,车造的怎么样另说,在软件和智能方面却有着得天独厚的敏感和优势。其中车机体验最好的当属小鹏汽车

一款能打的语音助手小P

       在小鹏最早的产品小鹏G3中语音助手小P的出现就已经打破了常规对汽车语音交互这方面的认知,进入的驾驶位中只要说一声你好,小P,就能让语音助手控制汽车以前大部分需要手动操作的控制。导航规划,车窗开启关闭,空调模式,除雾模式,播放歌曲,音量,接打电话,后备箱开启关闭,车灯,后视镜控制,驾驶模式等甚至简单的对话以及查询功能,只要是屏幕中能进行设置的都是能够通过语音助手来实现。甚至前后排不同位置呼叫小p开关车窗,都能通过声音来定位进行单独车窗的操控。而后面第二款高端车型小鹏P7在此基础上更是进行了使用体验的升级,不但能控制更多的车机功能操作,车窗开启关闭甚至能根据用户说的百分比进行更细微的控制,而且还能进行连续语音的指令对话,即使用户不间断的说出多种指令操作,小P依然能够稳如狗的一一按指令进行操作。

当前车机水平的天花板

       如上所说的这些功能可能很多没体验过的老一批传统汽车的车主感觉很新奇很高科技,但是体验过一段时间还是能够感觉到当前即使如小鹏这种级别的车机语音体验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跟距离,车载人工智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人工智能还只停留在数字智能层面,随着算法和硬件的改进,数字智能将大大超过生物智能,并且这趋势无法阻挡。人类必须与机器合并,以克服人工智能的‘存在威胁’

🗿期待未来篇

       拥抱未来,期待未来!做为车机的核心功能未来提升的空间就是在于类似电影中人工智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能够跟主人产生协同合作的共鸣感。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另外一部更早期的电视剧《霹雳游侠》,这部剧集出现的时间线比钢铁侠要早很多,回过头去看这部剧会发现二十多年前的概念中出现的车机语音比现在的车企的语音技术还是要先进不少,可能现在的汽车制造水平,内饰的营造已经超越了这部霹雳游戏中的主角汽车,但是车机语音还是没法比,而最大的差距就是我说的车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方面目前整个行业的产品中还是零

P7车灯的元祖设计
上世纪人们对未来驾舱的灵感碰撞

       现在的车机语音都是被动通过接收到指令去进行识别和操作,所以总是被动的工作。情感和思想的建立却是需要主动的进行交互,比如车主进入到车辆中如果感觉热了现在已经可以语音下达开空调开多少度,车机只能按指令进行操作。用户的体验就是热的时候开空调,冷过了一会凉下来要么继续调整温度要么关闭空调开窗户,都是用户主观意识上根据实际的体验去进行调整。而真正的人工智能是车机会根据车外温度和车内温度甚至是驾驶员或乘客身上的热量去实时的进行温度调节让车主始终保持在一种舒服的状态!

思考+判断才是独立人格的形成

       自主思考,拥有情感这个概念在2018年百度与湖南大学就发布了《智能汽车人机交互设计趋势白皮书》里面提到未来的智能汽车在能够“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实现智能情感交互成为汽车人机交互设计的重要趋势。智能汽车作为一个智能体,不仅仅会和车内的用户产生交互,还会和车外的周边交通个体产生交互,例如车外的行人、其它智能汽车、交通基础设施等,所以智能汽车与周边交通个体的情感交互将会成为未来汽车人机交互的主要内容

每部车都是有思想的交通设备

       虽然没有人这样说,但我认为人工智能几乎是一门人文学科。“这是一种试图理解人类智力和人类认知的尝试。车机能够优先于驾驶员进行感知和判断然后主动询问驾驶员是否要进行这样或那样的操作。能够先想你所想,先做你所做才是一个能够称之为智能的车机系统。公路上行驶的每辆车即使都是同一家公司的同一款车型,也会因为不同性格的驾驶员产生多种性格的车机语音系统,彷佛每部车即代表了一个人,一种态度。让驾驶员在每次出行的旅途中都不再是一个孤独的驾驶者,让每部车都能成为一个有温度有情感的汽车,让汽车不再是一个所谓的冷冰冰的代步工具,能够对车辆进行升温就是我理想中未来的机语音系统!人工智能之于营销,就像自动驾驶之于汽车,你可以质疑它的缺陷,但无法阻挡它的到来,让我们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 只争朝夕 未来可期!!

科学需要大胆的想象,有幻想才能打破束缚

结语

当前最先进的 AI 算法,无一例外都基于非常复杂的数学原理,而 AI 的发展本身也在推动新一代芯片的研发与创新。然而,人工智能又远非工程技术所能概括。对 AI 的追求让我们不得不面对关于意识、智能与创造力的核心挑战——更具体地讲,人何以为人? 以上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叨逼叨,如有描述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