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站推荐
- 全站置顶
- 首页推荐
- 撤销社区推荐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设为精华
- 热门推荐
- 撤销审核
- 进小黑屋
- 生成议题
每次在车友群聊小鹏的底盘技术,德国调教之类的,一定会有人提到吉利系的底盘好,智己的底盘试驾的时候感知也很满意云云。反而对我们小鹏系的地盘感知没有特别明显。下面就借用某家底盘的问卷调研数据来聊一聊我们新能源车的底盘。
随着智能化不断发展,底盘技术也在一个劲儿地往前冲,不停地搞创新。它可不只是让车辆稳稳当当的,还对安全性、舒适性还有智能化水平的提升起着超级关键的作用。对咱们消费者来说,底盘性能那就是品牌技术水平的一个综合反映,用车的时候一直都能感觉到,还会直接影响大家对车的评价。那底盘技术的发展变化,给咱消费者的用车体验都带来啥不一样了呢?智能底盘在新能源车上用得挺多,在底盘体验上是不是已经比别人强了?还有哪些让用户头疼的地方没被发现呢? 11 月 13 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召开了“ 2024 电动汽车智能底盘大会”,某家某帝都畅所欲言,依托各自千万级存量的车主口碑,挖掘了用户对底盘性能的真实感受和核心痛点。基于用户视角,得出的数据对我们小鹏车主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高端新能源车底盘评价全面超越同级燃油车
2024年不管是啥价位的车主,对底盘的感受都比以前好多了。就因为智能底盘的使用,新能源车车主给底盘性能点赞的比例都到了 86% (数据来自某家),比燃油车强不少呢。特别是那些 40 万以上的高端车,新能源车在底盘舒适性还有智能这方面表现超棒,好评率把同价位的燃油车远远地甩在后面。就是因为新能源车主这么认可,中国的传统品牌和专门做新能源的品牌,在底盘评价上都能和豪华品牌平起平坐了,得到的好评都差不多。
新能源动力更足,燃油车总体稳定
在底盘动力性这块,新能源车更厉害,就说加速的时候,还有不同驾驶模式下的动力表现,那可比燃油车强太多了。燃油车呢,在舒适、节能或者经济模式开的时候,就会有动力跟不上、反应慢半拍的情况。
特别是那些合资品牌的油电混合车,光顾着省油了,加速的时候可不得劲了(尤其是日本系,比如雷某车就好像老奶奶过马路)。不过在稳定性上,燃油车就比新能源车强。
上百年的燃油车发展历史,让燃油车有了无数低成本的小配件零件可以替换,在维修这一块上,燃油车积累的经验不是新能源汽修一日两日能跟上进度的。根据广大车友反映,新能源车主要的毛病出在转向这块,有些车转向的时候感觉不精准,打了方向车反应不明显,转弯的时候车身斜得厉害,还有些用户觉得转弯的圈太大了,停车的时候可麻烦了。还有的用户觉得方向盘太轻了,转向把握不准精度。
车主普遍在乎隔音效果
不管是新能源车还是燃油车,车主们对底盘舒适性的感觉都不咋地。风噪、胎噪还有发动机的声音,这些噪音弄得人可心烦了,开车体验很差。前几天车友群里有朋友用苹果手机测了噪音,出来的数值和 UP 测的数值差了 20DB ,看的咱们挺尴尬的。一是苹果设备本身是否经过调试校准?二是车内的变量是否控制到位?测试应当是一件专业且需要大量论证的事情。那我们讲燃油车被吐槽的最多的其实还是在速度变来变去或者低速开的时候,一颠一颠的,车主们根本受不了。过去国产燃油车经常被吐槽的也是低价国产燃油车高速上开超过 110 方向盘都在跟你一起跑云云。
不过如今形势变了,高端新能源车在舒适性上已经好多了, 20w+ 以上的新能源的舒适性已经十分可观,特别是减震和静音这两块,车主们都觉得挺不错,不同价位的车在这方面差别还挺大。再看看燃油车,就算是高价位的车型,舒适性也没见有啥大变化, 50w+ 以上才能给车主带来直观的变化,这根本没达到那些买高端车的车主对舒适性的要求。车友群里有宝马 5 系车主转 P7+ 的,并没有觉得自己的驾乘体验直线下降只是有略微不足,这就是一个很直观的表现。
新能源智能程度更高
在底盘智能这方面,中国品牌那可是把其他品牌远远地甩在后面了。新能源车得到的好评也比燃油车多得多,而且车越贵,好评就越高。从一些具体的小指标来看,新能源车在智能操控上表现很不错,燃油车呢,主要的麻烦就在逻辑设定不太合理,还时不时出点故障,用起来可不顺手了,车主们自然就不太满意。就拿日本车来说, 12w 左右的合资日本车,连前后雷达都不给你,就给个倒车影像,你叫新手司机慌不慌。
咱们还发现,那些比较新、比较先进的功能也会带来些问题。就说主动安全方面吧,新能源车装了好多像碰撞预警、主动刹车这些很厉害的智能化功能,但是呢,预警不准或者太敏感了,反而让车主用着不舒服。天天有人说这个车 AEB 是摆设那个车 AEB 遥遥领先。
现在这些智能化新功能都还不太成熟。从智能 + 的百车故障数就能看出来,新能源车的故障数明显比燃油车多。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和中国传统品牌的燃油车,智能安全类的故障比较多,主要是 AEB 、全景影像、盲区监测、倒车雷达这些地方容易出问题。中国独立新能源品牌呢,则是在自动泊车、自动驾驶上故障比较多。当然,最大的风险还有一个,就是车主怕今天买了车,它明天就宣布不干了。此处省略一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