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理想的纯电轿车 日产N7有多少胜算… 2025 年,是传统车企想要翻盘的一年。 春节前夕参加了一次日产内部沟通会。刘新宇部长虽然台上娱乐化的说起脱口秀,但也直面了问题,过去的Ariya是一台不及格的产品,N7 代表的是东风日产开始上交答卷。现在东风日产的新能源负责任是王骞部长,对 N7 的口号是,你可以理解这是一台理想版的家用轿车。 不仅日产,包括本田的烨系列、大众和小鹏的合作车型、通用新一代纯电架构、AUDI上汽...等多款车型都会相继出牌。而 N7 额算是目前老牌车企中在中国市场率先亮相的,而且会很快交付。 ★我记得我第一次看 N7 是在 2023 年... 当时还是一个造型展具,只知道相应的造型。当时日产集团的同事说,中国会有一台全部针对中国主导开发的车型,定位纯电,不分双动力,而且还是轿车。 当时的反应是,2025 年这个时间点日产是否还来得及?轿车会不会是雷? 当时卖的最好的轿车除了是特斯拉 Model 3 、比亚迪汉就是小鹏 P7 ,但是其他车型要做纯电轿车始终进入一个“难卖”的怪圈,P7 当时的外观设计又具备很强的个性化优势,N7 的定位势必是不小的挑战。 而当时日产开启的 Ariya 或者是后来的 e-POWER 计划,无疑在产品价格、定义以及智能化上“水土不服”。中国用户要的不是新能源技术本身,而是要一个产品。 这点当时日产集团开始想明白了,但是彼时刚好又碰到中国疫情的几年,也是日产失去中国用户调研的几年。但这基本上也佐证了,日产自己定义的产品,不适应中国用户,甚至e-POWER上的“执拗”,也错失了一些时机。这时候日产的新能源计划才带来了转变... ★交给中国团队,怎样推倒重来? N7 更像纯电天籁的定位、但又有中国团队开发的智能配置,最后卖了一个不到 20 万的价格。 真正看到这台车,是朋友发来的一张谍照,它问我这是一台什么车?后面 N7 开始在车展亮相, 在工信部露出。这是一台将近 5 米长,2.9 米轴距的中大型轿车,整台车的设计已经完全脱胎换骨,和过去日产的家族设计完全不同。 但从外观看,基本可以判断这是一台照顾舒适空间的家用纯电轿车,延续了日产过去在国内的产品形象,但由里到外都重新定义。外观的定位更像比亚迪汉,但智能化定位又更激进的偏向小鹏。 比如车机,上了8295P,交互逻辑也有 Flyme 的味道。比如智驾,首发了 Momenta 的视觉方案,印象比较深刻的一张图是曹旭东参加早上6点的早餐会后,开始试车,可以看出双方对项目的重视。 还有比如中央扶手冰箱,而且可能做成标配。还有比如云毯座椅,也会有通加按的配置。 但大家最先流传的华为合作,实际不然。真正和华为合作的不是N7,而是另一台车。 从这台车开始,今年还有其他 4 款新能源产品发布,包括有混动和 800V 的新车,而其他车型也会完全贴近中国用户的需要,包括和华为的合作。 ★N7 面对哪些挑战? 价格,价格。 我觉得日产N7的价格会直接决定销量。P7+的成功其实也可以带来一些参考,N7 的价格预计不会超过 20 万,且很有可能走量版本聚焦在 16-18 万的区间。 更简洁的产品sku。 目前申报看,N7 的版本没有四驱,也是只有单电机和大小电池包组合,路线应该也是和 P7+ 接近。而且目前看到了大部分配置,有可能都作为标配,比如冰箱。Momenta 的高阶智驾如果作为标配,可以更好的带来竞争力。因为比亚迪在内,20 万以内的车型也会搭载高阶智驾。 更完整的渠道覆盖。 日产最重要的是渠道的渗透,甚至在3-5线城市的用户快速建立认知。但新渠道的建设也需要完善,这也决定了用户进店聚焦卖好纯电车型的原因。 N7 会是 20 万内纯电家用轿车,近 5 米车长带家用属性的空间、带冰箱日产沙发、带横屏座舱,又带Momenta高阶智驾,大家觉得是否有新的市场机会?
最后编辑于 · 2025-04-19
  • 全部评论12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电池厂家劝退

理想不也是嘛?我觉得这年头没必要看不起宁德以外的电池厂吧

等个N5

确实。我觉得可以大胆的给日产老车主增购、换购的实打实购车权益,帮助新能源品牌快速在全国个范围的渠道站稳,这是优势,上市后三个月,但凡能转化千分之一老车主都是1.6万台了

符合本土化需求才是硬道理,标配中央扶手冰箱,舒适和智能化都做好,感觉诚意挺大的

配置没问题

在新能源领域,日产标已不再是信仰,而是负资产。在产品力没有突出特长的情况下,拿什么翻盘?

品牌效应依旧在,看价格给不给力。以日产的战略应该是要走量的打算...

只有一个问题,截止目前,日产全国范围内的经销商渠道大幅萎缩,产品怎么卖?直营吗?

合资翻盘终究要来

进群和更多兴趣车友交流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收藏
  • 举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