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汽车CTC 2.0技术解析
文章

理想MPV疑似使用CTC底盘电池一体化设计。通过结构图可以看出来是取消电池上盖,使用了托盘 + 车身闭合空腔的CTC设计。该CTC技术正是零跑率先在C01上实现,并宣布“免费开放共享”。

目前业内只有比亚迪、特斯拉和零跑实现了CTC/CTB底盘电池一体化技术的商业化量产。其中比亚迪和特斯拉仍然是电池包设计,直接用电池包代替了车身地板。而零跑汽车则是独树一帜:取消电池上盖,使用托盘 + 车身闭合空腔布局电芯。

零跑汽车从来都不避讳CTC是一项降本增效技术。用强度更高的高强度钢冲压形成电池托盘,无论是工艺成本,结构强度都远远超过传统铝合金焊接电池外壳。电池托盘通过高密度的螺栓与车身连接,可以与车身强度形成“焊接”般的耦合,大大的增加了车辆的抗扭钢度。

这里要补充一下,铝合金只是一种轻量化材质,并不是一种高强度材质。在一定的强度范围内需要轻量化的时候,铝合金是不错的选择。然鹅,在绝对强度要求面前高强度钢、钛合金……才是第一选择。相比于铝合金,钢在成本、加工工艺、强度方面有压倒性的优势。通用的奥特能平台也是采用了钢制外壳而非铝合金外壳。

今年晚些时候零跑即将发布CTC 2.0技术,电池密度能量密度更高,在使用钢制外壳的情况下,电池重量比肩铝合金电池包,结构强度更高,成本更低。

为什么能够实现这种效果呢?道理很简单:钢材的结构重量虽然比铝合金大,但是零跑的CTC技术减少了电池上盖,没有比铝合金甚至碳纤维就少了一层重量。钢材的绝对强度优势依然保留。

总结零跑的CTC技术更薄、更轻、结构更强、成本更低、技术免费共享……更多车企正在跟进中。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4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C01的车身高度要降到1450--1470,才有传统轿车的范儿

那么后排怎么坐人?

回复 XCX6802nPXe3这是个没试驾过的键盘侠,别理他

回复 巴山野人不是啊,真的降低那么多(几厘米),电池厚度还是在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