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品牌,本质是什么?
文章

有人说小米SU7的成功,源于雷军的个人影响力,以及小米的营销能力。网上支持小米、反对小米的人都很多,争议中形成了巨大的流量。

潜在用户,真的会根据网上舆论来判断小米SU7/YU7的产品吗? 据我观察,沉默的大多数看这些争议、流量只是吃瓜的心态, 他们认为互联网水太深,不管是正面还是反面,信互联网上的舆论会把自己输得裤衩都不剩。

这也能理解,设想自己在河南小镇的时候,一开始没互联网、后来有了互联网,同样的是对各种信息都心存质疑 —— 毕竟自己的信息渠道少、能力有限。 俗话说,弱小并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弱势的互联网内容消费者,进化出了自己的生存智慧。

关于小米SU7这款车,他们更为相信那些看得见摸得着、不容易窜改的信号:

1. 关于质量:  有人说SU7质量好,有人说质量差。大部分人相信的是:不管别人怎么说,小米SU7一年这么卖这么多辆跑大街上,没有出类似于“刹车门”这样的大规模问题。

2. 关于销量: SU7的订单一直很多,价格一直很稳。 别人都买,总不能都是傻子?

3. 关于保值率: SU7的保值率很高,这往往意味着维保健康、质量不错。

至于雷军的流量,喜欢小米的狂热粉,骂小米的反面,他们只是当吃瓜。 以上三点才是大部分人真正相信的东西,这也是大部分在考察耐用消费品的主要角度。

并不是大部分人傻,而是大部分都知道自己是互联网内容的弱势者,过于自信做独特的判断会吃亏,还是要谦卑一些。这不是傻,这是生存的智慧。

不关心车辆的可维修性、不关注维保体系的猫腻与效率、不关注保值率的车企,才是真的傻。忽略耐用消费品的本质属性,把消费者当傻子,那样的汽车品牌做不起来的。

毕竟品牌的本质持续兑现的承诺(A brand is a promise delivered consistently), 所以 明智的消费者会从历史信息中来理解一个品牌怎么样,而不是从舆论信息中判断。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0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前排沙发空着~

还没有人评论哦,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