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旌旗

Blood旌旗
2周年勋章
2周年勋章

使用新出行2周年啦!

新出行认证:科技博主

成就:首页推荐47次、社区推荐9次、精华推荐11次

关注4 粉丝764 获赞12238

  • 加入黑名单
  • 创作成就
  • 最新
  • 动态
  • 文章
  • 视频
  • 点评
  • 闲置
  • 投票
  • 个人信息
  • 门店优惠
  • 全部
  • 动态· {{circleNum.ins_num}}
  • 文章· {{circleNum.article_num}}
  • 视频· {{circleNum.video_num}}
  • 点评· {{circleNum.remark_num}}
  • 闲置· {{circleNum.sale_num}}
  • 全部
  • {{item.name}}·{{item.contentNum}}

优惠活动

抵扣券

权益礼包

小鹏对理想不过瘾,小鹏对华为安排上。 这次测试路上车流量爆棚,还有各类出乎意料的障碍。 面对电动车、异物、前车切入等等不可控因素,小鹏华为谁能更胜一筹。 新势力的迭代速度很快,关注我,持续带来最新的对比测试。

122
Blood旌旗 点赞 5 评论 4

过几个月上的问界 M8,会是理想 L9 最大的对手之一,我估计理想的朋友们也在认真研究了 我本来以为 M8 会在尺寸上缩到 5 米 1,没想到还是接近 5 米 2,这样的话三排 6 座空间也是有保障的 目测 M8 会把 M9 的投影大灯和车内投影仪干掉,但是 ADS 硬件升级到新一代水平;动力系统保持 M9 差不多的水准,零重力座椅之类的配置保留 价格得看销量预期和利润预期了,如果年后 M9 订单依旧旺盛的话,问界不着急走量,我估计 M8 定价可能就是 40 万左右 我其实还有个问题,等待 M8 上市验证——M9 的用户群偏中老年,那么 M8 会把用户群年龄降多少下去? 换句话说:M8 能吃多少相对年轻的用户群? 当然,我相信问界和理想两家都不是吃素的,龙争虎斗之下,BBA 等合资品牌的 SUV 会被挤压到角落里,在 2025 年卖出一个极其难看的下滑曲线 国产 5 米 2 左右的全尺寸 SUV 要啥有啥,智能化、动力、舒适性...全部拉满 你们的产品要啥没啥,除了卖标一无是处 我不相信有钱人是傻子

Blood旌旗 点赞 2 评论 4

小鹏这个产能还是猛的 M03周度超过5100 P7+周度超过2500 订单爆了的同时,供应链和渠道交付也跟上了

Blood旌旗 点赞 8 评论 2

城区领航能把人工规则玩转的,其实只有华为一家(ADS 2.0) 不过进入端到端时代之后,华为自己也开始逐渐淡化规则 因为模型参数量越大,跟你一大堆人工代码的兼容性就越差 两个脑子思维模式都不一样,你让他怎么兼容? 但是呢,端到端的开发并不是一个线性上升的过程,而是曲折上升,中间会遇到非常多的挫折,甚至是回退 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的工程师,发现自己负责的指标下降,就本能地想添加规则代码,短期内改善一下自己的kpi 但是:1.谁也没有华为的能耐,整出全局优化的人工规则。2.随着模型参数量增加,之前添加的规则很快就变成了鸡肋甚至拖后腿 小米E2E在N11测试版上面出现过这个不好的倾向,当时我是很担心的 不过还好刚刚体验N13,又被扭回来了,人工规则的痕迹开始大幅度改善 N13肯定也有自己的问题,哪怕小米大幅度资源倾斜,也还是要遵循软件开发的客观规律 但是方向扭过来了,就能够少走很多的弯路 选择比努力重要

Blood旌旗 点赞 4 评论 1

看VT4主战坦克的研发历程,突然有种莫名的感慨: 建国那一代人,是在巨大的国际压力下成长起来的 90后也是经历了好几次巨大的国际风波,知道外国压力的可怕 那到了00后乃至10后,我们的后辈是否会因为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忘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呢? 结果2020年以后,美国的一系列脑残行为,让10后也忘不了被卡脖子的景象 敌国外患,会让他们永远都有底线思维

Blood旌旗 点赞 1 评论 1

理想7.0版本正式开启全量推送 现在,激光雷达车型上高速也是「端到端无图」了!全场景的智驾技术栈已经统一 既是无图,又是端到端;很多友商则落后2代,依然还是“有图+人工规则” 背后支撑的模型,是基于800万视频片段训练出来的版本,目前全中国智能汽车当中量产的最高参数 战报会骗人,但是战线不会骗人 智能驾驶实在有太多透明化的数据了:云端算力,高阶车队规模,模型训练量…… 理想2025年一定会把端到端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迎来VLA超级一体大模型!

Blood旌旗 点赞 3

上汽帮 KOL 真的有意思,偷换概念;拿前辈的热血坚持,给自己拉大旗当虎皮 人家 40 多年前拼的是什么?是“实事求是”,是“一切为了祖国” 坚持引进大众项目也好,坚持高品质零部件也好...一切都是为了把我们的汽车工业发展起来 没想到现在居然成了上汽帮不争气的后辈,拿来捂嘴人民群众的遮羞布! 40 年前筚路蓝缕的创业,难道是为了 40 多年以后某著名 B 级轿车碰撞测试不及格,成为全民笑柄?建了 40 多年的质量体系,所谓的德国高品质,就是这种不把中国人命当成命的态度? 前辈们咬牙的坚持,难道是为了你们成为全中国第一大汽车集团之后不思进取,长期被德国人骑在头上吸血,迟迟培养不出自主的中高端品牌? 30 万以上的高端搞不起来也就算了, 20 万的中端品牌都搞不起来? 前辈们的实事求是,就是为了让你们说出“不能失去自己的灵魂”,先是拒绝用华为智能化零部件,然后被打疼了,又前倨后恭地求合作? 要不要脸啊?自己看看自己写的是什么! 当年为了零部件质量可以跟德国人心悦诚服地合作,如今为了自己的小底盘,活生生错过了跟最好的国产智能化供应商合作的机会 前倨后恭,思之令人发笑,你们对得起文中扛着巨大压力、实事求是想做好车的前辈吗? 结果跟华为合作居然还是飞凡,渠道都快退干净了你拿来搞合作? 哦哦,我明白了,万一搞不成还能甩锅对吧? 上汽的前辈们,扛着巨大的政治压力、社会舆论压力......把上汽做起来,为的到底是什么? 人家为的是“发展先进汽车工业”,为的是“中国的先进生产力” 结果 40 多年过去,在这轮电动化+智能化的双重革命里面,上汽居然步步落后,一款卖爆的智能电车都没有 广汽还有埃安,北汽还有 EU 系列,车不咋地,好歹人家有个态度啊! 你上汽的态度在哪里? 居然还有脸写文章洗地,动不动就把网友最朴素的质疑拉出来,当成极端民族主义的靶子打 我属实震惊到了 别说极端民族主义,哪怕在商言商,仅从资本角度来说,你上汽对得起国家这么多年的投入吗? 合资一牛逼你就洋洋得意,合资一萎靡你就唯唯诺诺 40 多年都这个表现,说你们是买办有什么错? 不服?不服你倒是掏出个爆款啊 你咋没有爆款呢,怪大环境还是怪消费者啊?还是都怪友商劣币驱逐良币? 不要侮辱中国献身工业化建设的前辈 你们不配!

Blood旌旗 点赞 1 评论 5

人民群众和“上汽帮KOL”的核心矛盾在于: 我们认为——40 多年前引进德国技术,为的是 40 多年以后不用德国技术 他们认为——40 多年前引进德国技术,所以 40 多年以后还得靠洋人吃饭

Blood旌旗 点赞 1

马自达的换皮深蓝,上险量一路走低,现在每周都已经不足100台,只有77了 @YYP颜宇鹏 又把大哥吹死了,倒是救一救啊,你的粉丝那么嘴硬,那么热爱驾驶乐趣,怎么只站台不掏钱呢当初觉得驾驶性能比深蓝多几万块钱的主意,是不是你出的? 我错了,可能广州帮是真支持国产,已经连续击坠日产和马自达

Blood旌旗 点赞 5 评论 5

汇总下最近 CES 期间,国内媒体体验 FSD 的好与坏: ◆好的地方——「倒车」 倒车的加入,使得 FSD 在应对窄路、死胡同...的脱困能力远远强于国内智驾 甚至下坡路都能一路倒出去,这个能力的确是非常强 ◆坏的地方——那可太多了 ○赛博皮卡适配极烂 陈震试驾 CyberTruck,自动泊车撞了,高速上画龙,毫无征兆地压黄线变道......十分精彩 特粉狡辩说数据太少,我寻思数据少能表现烂成这样?你是特斯拉还是丰田啊? 数据少就是泊车撞了、高速画龙?那你把 ADAS 摄像头和 FSD2 芯片抠下来算了 国内新势力没有哪家敢这么装 B,说“我出事就是因为新车型数据太少了” 因为上述问题跟数据没有任何关系,纯纯的车控适配问题,只要有哪怕一个 ADAS 工程师用心调试,都不会出现这些低级到不能再低级的错误 然而特斯拉选择了摆烂,直接拿老车型的自车模型数据往旗舰车型上生搬硬套,拿用户的命来做测试小白鼠,大写的 NB ○博弈能力 美国道路情况远好于中国,司机行人较为遵守法规,导致 FSD 博弈能力远不如国内智驾 基本上只有瞬间的博弈,没有反复的博弈 面对从未见过的中国三蹦子,要么危险擦过,要么不会绕行 进到国内来,面对路面暴增几百倍的行人、电车、违停....博弈,FSD 那点简单路面数据训练出来的模型,恐怕是要当场死机的 哦哦,我知道特粉又要说了——“这都是没经过训练!训练了就好了” 哎,当年特斯拉把 occupancy network 占用网络吹炸的时候,主打卖点可是:“无需训练即可识别通用障碍物,已经能够判定区域是否可通行!” 怎么到你们这,特斯拉又需要白名单训练了? 好家伙,特斯拉虚假宣传和能力菜逼,你们选一个吧 ○先验信息 石锤 FSD 采用了先验信息,车队数据上传拼成的“云端精确地图”;内容丰富程度小于 HD MAP,但是高于导航地图 在美国当然没啥问题,美帝基建烂成这个卵样,几十年都别想搞出花来 但是为啥国内智驾头部全部抛弃先验?因为国内依然没有停止建设! 大量的施工场景不要太常见,我们中山 110km 测试遇到 10 处施工都是正常的 这个时候你大量用先验指导智驾开车?下场请参考蔚来 NOP+ ○违章操作 国内智驾难啊,最难就是:一方面要跟流氓的人类老司机博弈,争取通行效率;另外一方面还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能把用户 12 分扣炸了 中国的交通监控探头实在太多了! 但是美国它没有啊,所以 FSD 大胆摆烂,努力学习美国老司机的流氓战术,比如“横穿双黄线左转”......你来中国玩一个试试? ○泊车一坨 CyberTruck 泊车撞屁股我们就过了,其他车型的泊车也没好到哪里去 大雨实测的所谓“到目的地停车”,很多时候直接给你停大门口了;是的。附近有车位它也不找,直接 P 档给你停大门口,“您自己来吧,我就送您到这” 国内特斯拉的自动泊车表现我们也是有目共睹的,已经玩不过 10 万级别的国产车了 FSD 进不来你可以说是数据和模型的问题 但是自动泊车并不需要大模型和多少数据训练,纯粹用规则都能做好 哦,特粉又有话说——“特斯拉就没花精力在这些小功能上” 哈?自动泊车是中国用户刚需中的刚需,使用率爆表,你说是小功能? ○「车位到车位」 这个问题我跟郑小康争论过很久,他认为随着模型能力的发展,智驾就应该根据有限的指引信息自己驶出停车场 但我坚持认为停车场的泊入泊出,也就是所谓「车位到车位」是需要先验信息的 核心问题就是大部分停车场的出入口指引做的非常粗糙,人都不一定看得懂;甚至我遇到指引完全是错的.....你这咋整? 结果也是不出意外,特斯拉所谓的“停车场漫游”就是瞎开,甚至人类演示了正确路径,还是瞎开...... 没有 VLM 模型做世界识别,这就是唯一结果——瞎开 ◆总结 虽然我因为拒签问题,没有实际体验 FSD 但是这么多的证据摆在这里,都指向了同一个结果:FSD 目前的能力,是完全无法应对中国复杂路况的 简单来说——直接落地的结果,要么到处撞,要么 1 天扣完你 12 分 我之前的猜测完全命中:虽然特斯拉有全球几百万车队上传数据,虽然他们有动不动 10 万张卡的 50E 算力......但是北美路况过于简单,相比中国的数据集质量实在太差 再加上中国智驾的产业竞争激烈,人才交流频繁 我们可以在“车没有特斯拉多,算力没有特斯拉强”的情况下,做出更好的智驾系统!

Blood旌旗 点赞 4 评论 1

这位特粉讲的真好,情感饱满,有理有据 只有一点小小的遗憾:特斯拉在国内只有 LCC,自动泊车一坨,高速 NOA 一坨,城区 NOA 零蛋

Blood旌旗 点赞 2

FSD 在美国的大量实测结果,直接让我袪魅了 自动泊车撞车屁股,高速压黄线,这是在拿用户当小白鼠吗 我看就算 FSD 进到国内,也不会有什么优势

258
Blood旌旗 点赞 1 评论 2
你已将对方拉黑,无法查看其主页内容
由于用户设置,你无法查看其主页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试试换一个关键词搜索吧
已加载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