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4M”体验感受
文章

趁着这次五一出行,深度体验了智己LS7的AI点点滴滴。写下并记录一下使用过程体验和感受。最后会写一些需要注意的点和个人发现自动驾驶时的一些问题。

-Al for Mobility

用Al创变未来出行,做智能时代出行变革的实现者。

自从提了这辆车,相信大部分车主和我一样,从之前出勤方式,不管是近距离的油车/打车/地铁,还是远距离的高铁/飞机,最后统统变成了智己。甚至已经开始准备起在车上露营过夜的装备了。

智己LS7已经渐渐改变了我的出行方式,智能,节约(省钱),环保。油车再也回不去了😅

提车时刻

-Al for Mechanism

下一代软硬件智能架构,实现低时延的融会贯通,使车辆成为驾舱融合的智慧生命体。

智己的驾仓:零重力,通风,按摩,加热,环绕音响等等各种功能。用语音车机融合后真的仿佛智慧生命体一般,让驾驶和乘坐都更加舒适。

坐在零重力上小憩

-Al for Mind

基于大模型的智能算法,让智能汽车真的能像人一样去思考。

除了语音交互(还有待提升),智己让我觉得最像人的便是自动驾驶了。当进入LCC模式时,它会保持车道居中,前方没车会自动开大灯观察路况,可以控制车速和跟车距离,自动变道,大车避让,感应雨刮器…等等。这些原本需要大量驾驶员精力去操作的指令他都通通学会了,你只需要静静地看他表演。在驾驶员没有扶方向盘走神的时候还会有热感提醒。

五一的深度体验,也让我从不放心,到放心,再到完全放松。他的反应速度完全不输一个老司机,有过之无不及(反应时间更快)。

LCC途中

-Al for Moment

为用户创造颠覆性的智能场景体验,让用户出行的每一刻皆有价值。

原石谷,里程活动,车载录像(钞能力),车载互动软件,sayHi的时刻,听说还有K歌的等等娱乐软件在开发。这些陆陆续续更新和活动都在让用户出行的每一刻更有价值,更有体验,更值得被记录。

里程pk活动

写几个需要注意的点和一些问题:

1. 半幅的热感方向盘上部没有感应模块,手耷在上面是无法感应到的。一段时间后会自动退出自动驾驶模式人为接管。

2. 大雨天等恶劣天气,智己也会自动退出自动驾驶模式人为接管。可以在隧道里,或开大灯的情况下强行再次开启但不建议。

3. 感应雨刮器有时候进隧道没雨了还在抽风地刮,这难道是惯性吗🥲

4. 大车避让。大约三次会遇到一次避让逻辑错误,开始避让和结束避让动作时机不对。有时过早结束,车头和大车齐平时已经结束。有时已经超过大车了,避让动作才刚刚开始,来了个凌空避让。不知道是不是我个人车机问题。

5. 避让贴线车。我自己人为接管起码有一半次数是因为和贴线车离的太近了,没有看到明显的避让动作,车机也没有显示。这点在NOA测试上有看到有所改善。

6. 人为接管时的刹车突然消失,极其容易造成追尾。模拟场景:前方车辆刹车(急刹),智己在后方同步刹车,驾驶员紧张或不信任做出刹车的动作,智己会退出自动驾驶的同时释放刹车,如果驾驶员没有直接用大力踩刹车,就会导致车辆突然往前突一下。

(仅作参考:个人建议可以增加一个车机转人为接管时的助力缓冲,可能本来就有但参数可以让驾驶员调整。或者前段刹车力度加大,增加驾驶员的信任,减少紧张从而减少因刹车跟车过近导致人为接管的频次。同样可以人为调整参数值比如信任度)

最后,期待6月份LS7的NOA发布上线!

#智己AI4M智能战略#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