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的初体验及建议
文章

春节回家才第一次看到订了七个多月的smart(6月8日高配转心动,所以才能年前提车)。


初印象的确是车要比想象的小一圈。不过本来也是订给家里姐姐上下班代步开的,整体感受很精致。但一上车就发现了很多问题和还有交付的问题。

一、初印象

一是刹车极易点头,无论是新手还是二十年驾龄的老手都无法短时间驾驭,车内乘客体验差。


二是车内总是有莫名的异响,同极氪……就不展开了。


三是车机软件极其混乱。下划有快速页面设置,主页面有设置按钮,还有应用商店app设置,各种设置满天飞,不找个几遍永远找不到想要的功能在哪里。

二、驾驶及使用感受


因为我本身开极氪we100,已经是车友群里有名的黄金右脚(坐标粤南,电耗春秋14、夏15、冬17,高速20)。


自己开了大概50公里的smart,基本上能适应刹车点头的情况了。和极氪一样,前段刹车较虚,要在低速时缓踩刹车,缓慢减速,基本能解决点头问题,但家里其他人目前还是点头严重,这个只能靠磨合和刻意训练了。


车内异响也解决了,无非就是塑料件、杂物、安全带卡扣等碰撞导致,毕竟电车低速行驶没有什么杂音,这些物件的声音就会被放大,导致异响明显。


车机和充电桩的OTA还是没跟上。举个例子,该车充电桩的预约充电的逻辑挺乱的,总是不能实现谷峰充电。我在各大互联网平台都没有找到相关的指引,在官方app中只有几个热心的用户分享了自己的排雷经历,但却没有官方的指引和解答,全靠用户自己摸索。这点观感很差。


三、总体评价


车内空间家人都很满意,没想到这小车坐满五个成年人(2男3女)也不显得很拥挤,但就是后备箱的确小了点。


自动泊车也得到家人的好评,之前以为心动版没有这项功能,算是一个惊喜了。


总结来说,这车在20w左右的价位定位是很清晰,城市代步小suv兼顾家用,很适合做家里的第二台车。本身家里还有一台油车(提了电车后,春节里基本乐于开电车了。)


四、建议


交付段的问题:我们是在温州龙湾交付中心交付的,交付专员居然把车架号弄错了,把别人的车带上红花充上电给我们,还好家人检查仔细,不然问题就大了,发现问题后。交付才急忙忙去车库开出我们的车,脏兮兮的,电量也不足,只能在店里充电一会后,我们再开回去。由此可见,终端交付的水平不如意,更不用说在其他环节也都是乱哄哄的了。


1.严格规范经销商体系,并逐步发展直营模式。毕竟smart没有采取直营的模式,这些线下销售、交付的流动性较大,但这都是直接和用户接触的一线。建议加强系统完善的培训管理体制,尤其要规范约束线下经销商的各类骚操作(之前私吞钥匙盒、自作黄牛的经销商等,不相信产家没有注意到)。同时,直营的售后中心应该尽快铺设。


2.加快OTA速度。看到之前新出行总结的smart更新软件的QA整理。这点很好,但去年10月交付以来只有一次小版本更新,这样的更新速度在一个初代产品中的不能令人满意的。而且smart线下的经销商能否把用户的反馈至产家,这点我也持保留意见。建议:在app中保持吐槽收集功能并及时予以回应解答,督促软件部门确保23年每季度推出稳定版本升级,可以借鉴极氪等新能源做法,及时公开自己OTA进程。


3.增设官方解答平台。在app上单独整理一个解答平台,用专业术语来解答用户的疑惑,并及时向用户推送同类重复问题,减少自身重复的工作量。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1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0异响飘过,东西的声音不能叫异响,车机设置就很清楚, 设置:综合设置,啥都有 快捷区:常用功能 右下角实体键:驾驶功能 这种区分我就觉得很清楚,设置里基本上就是一次性设置,弄完就不用动了,所以不需要操作和记;实体键里除了升级后每次要点的单踏板外其他我也基本不用;快捷区用的是最勤快的,自定义快捷功能挺好。不过近期练习了语音后,基本上所有操作都在用语音,可以几句话一起说操作几个功能,就很方便快捷。 所谓的按键摆布不合理操作繁琐,我用过快10个智能车机了,都是胡扯,设置一多,肯定会复杂化,都放在一个设置里你也得记和找。但实际99%的设置都是一次性设置,真正常用的设置两步以内能点到就是优秀了。用下来真正好用的是什么?是让所有功能键可以自定义放在首页或一级目录,自己常用的全都拉出来随时可点,这是最牛的。 精灵的语音用下来,我觉得更牛的就是:常用功能全部免唤醒,可见可控,无需点击。那才是真牛逼。而精灵如果算上唤醒时的功能控制,足以完成90%的操作,足够优秀。目前玩下来,除了不能语音切换座椅记忆,常用控制基本上全覆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