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首页推荐
管理
小米收购深动科技:5 亿人民币,买了什么技术?
文章

4 个月前,在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雷军宣布了小米造车的计划,10 年投入 100 亿美金,初期投入 100 亿人民币,这是雷军为造车而表的决心。

比起决心,行动上雷军更胜一筹,宣布造车后雷军亲自带队,拜访了比亚迪、长城、上汽,走访考察了市场上大部供应商,包括三电系统、自动驾驶等领域均有涉及,「劳模」的称号实至名归。

投资产业相关供应商公司,是小米开启造车后对外做的最多的动作,而投资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智能化方面。就在 8 月 27 日,在小米集团 Q2 财报里显示了,小米已经与自动驾驶技术公司 DeepMotion (深动科技)订立股份购买协议。

小米将收购深动科技各普通股股东卖方及各优先股股东卖方出售的 1.25 亿普通股通股和 5048.47 万股优先股,而这分别占深动科技已发行股本的 71.16% 和 28.84%,简单理解就是,小米将整体收购深动科技。

公告显示,小米集团整体的收购总代价约为 7737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5 亿元)。完成协议后,这家公司将会成为小米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这是一个有趣的变化,从投资到完全收购,可以反映出小米哪些内在的逻辑,下面展开聊聊。

需要知道的背景

这次的收购让深动科技获得了很多曝光点,而什么样的一家公司能够获得小米的青睐,要知道雷军投资,一直是以严谨著称的,因此,我们要先看深动科技有哪些吸引点。

深动科技创办于 2017 年,总部位于北京, 主要提供以高精地图为核心的感知、定位、决策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公司创始团队:CEO 蔡锐、CTO 李志伟、首席科学家杨奎元、研发总监张驰,4 人皆出身于微软亚研究院,创办 DeepMotion 之前,蔡锐、李志伟、杨奎元 三人已经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了将近 10 年的时间,在业内有丰富的从业经验。 

在自动驾驶领域技术人才就是王道,所有想要了解深动科技就需要从 4 位顶级的专家入手。在一次媒体对 CEO 蔡锐的采访中得知,在创业之前蔡锐其实纠结创业的方向,因为在 2016 年科技领域有两个比较火的方向, 一个是 AR/VR;另一个则是自动驾驶技术。

转折点在于,AR/VR 等技术在 2016 - 2017 年经过一年的大火之后就迅速来到了低谷,就是市场认可 AR/VR 相关技术,但产业化之路毫无进展,因此,市场开始降低了对这个领域的预期。

与此同时,在自动驾驶领域特别是中国市场的自动驾驶相关技术正在高速发展,大量的资金在涌入这个市场。蔡锐表示,这样的落差确实影响了他之后的创业选择。

自动驾驶技术是一个大产业,从技术发展前景和产业规模以及商业化几个维度看,都是高科技技术人才创业的首选,即使在今天看来好像也是如此。

2017 年深动科技成立,办公地点被设在了北京,而且创业之初就达到了百万美元的投资。

那个时间大公司技术人员出来创业的有很多,为什么他们就可以在一开始就获得投资?他们的技术和自动驾驶领域强相关吗?在我们查阅资料后就会发现不止是相关,可以说是无缝对接。

那时候全球所有的大公司都开启了 AR/VR 项目,谷歌、亚马逊、苹果等,微软也不例外,微软在当时有个 AR 项目叫 Hololens。

而深动科技 CTO 李志伟当时就是这个项目的技术专家,他主要负责的就是自由度相机追踪技术。 采用了摄像头 + IMU 惯导模块的 VI-SLAM 技术方案,解决的是 AR 头盔的空间位置与姿态问题,简单了解就是,解决了真实物体的场景定位的问题。

而蔡锐则是做将真实场景虚拟重建技术的,就是用摄像头去感知外部环境,来重建虚拟重建外部物体的模型,是不是有点熟悉,没错和前几天特斯拉 AI 日上,特斯拉提到的模型重建仿真技术相似。

而杨奎元的技术方向就是用深度学习技术和 AI 技术来对图像识别,在微软主要是做搜索产品。

张弛主要是做 3D 立体视觉技术,也就是通过摄像头来做平面图像的 3D 立体成像,这在自动驾驶上则是重大的用处,摄像头对 3 维度空间的感知要求很高,这个技术可以解决感知上众多问题。

看到这我们其实就有了一个基础的了解了, 他们 4 个人的技术涵盖了计算机是视觉中的定位、感知、场景重建以及 AI 图像识别,而这些可以技术可以完美的复用在自动驾驶领域,从深动科技做以高精地图为核心的感知、定位、决策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也能看出。

了解了背景完美需要看看,深动科技具体的技术方向与能力。

精度高、低成本的技术,5 亿不贵

我们都知道自动驾驶技术一般被分为感知、规划、控制单个部分,这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能分出无数个技术细节,但在自动驾驶大的技术框架内地图和定位也是非常重要的。

按照现在小鹏 NGP、蔚来 NOP 的工作逻辑来看,就是车辆根据地图(或高精地图)来做一个行进路线的规划,然后通过感知摄像头来做环境识别,通过感知数据的计算分析得出交通参与者信息,系统根据计算结果来做执行控制指令输出,车辆才可以做出动作。

而现在 NGP 能够做到高速场景下的车辆自主辅助驾驶,最大的原因就是加入了高精地图与高精地位,这样车辆可以获取精准的定位与丰富的路况信息,来辅助自动调节限速与主动超车。

这就是高精地图与高精定位的重要性,而问题是,传统高精地图的数据获取需要用激光雷达车辆先对真实路面进行扫描然后配合千寻网络的 RTK 定位模块来实现相应功能,这里面的问题是成本太大。

而深动科技则是在地图定位与感知这两个方向上设计了一套架构: 通过摄像头、GPS、IMU模块等传感器,实现车辆 3D 感知、高精地图绘制以及定位的解决方案。

这套方案的硬件模块包括:

  • 一套 GPS 系统;
  • IMU 模块;
  • 三个摄像头;
  • 一个自研的 FPGA 计算平台。

这套硬件架构最大的特点是「成本低」,并且摄像头、GPS、IMU等传感器是严格同步运行的,自研的深度学习算法也可以在 FPGA 计算平台上运行。

根据深动科技此前的技术披露可以看出,这套系统在感知能力上具有两大优势:

  • 能够实现像素级别的感知精度;
  • 能够实时对现实场景进行虚拟 3D 重建。

而这种感知能力与 3D 场景重建对于自动驾驶车辆来说有什么好处呢?

我们都知道自动驾驶的感知能力,简单理解就像人类的眼睛,而眼见即所得,也就是说,自动驾驶车辆对现实世界场景识别的越详细,车辆就能根据这些数据做出更加精准的驾驶决策。

而深度科技表示,像素级别感知系统可以识别树木、栅栏、马路牙子、绿化带等,而 3D 场景重建最大的作用就是让车辆可以知道自己与道路中其他交通参与的运动关系,CEO 蔡锐则表示,目前公司的技术已能实现前后 30 - 40cm、左右 10 - 20cm 的定位精度。

这套系统的另一个功能以及优势,则是其能够采集高精地图并帮助车辆实现高精定位。

硬件上,采集高精地图依靠的是三个摄像头、 GPS 与 IMU 模块。摄像头拍摄到道路画面后,设计好的软件会从画面中提取出车道线、路牌、道路边界等关键信息。而融合了视觉、GPS 信号和 IMU 惯导输出的 SLAM 算法,则负责提供构建地图必须的精确的位置信息。

有高精地图后,无人车在行驶时可以将采集到的图像与高精地图中的辅助定位信息进行比对,再结合着 GPS 与 IMU 惯导模块,来确定车辆的的精确位置,例如在道路的哪条车道里面,从而实现高精定位。

综上所述,深动科技虽然成立时间不上,但在自动驾驶核心技术方面已经有了非常强的深入,而小米要做自动驾驶显然绕不开感知、定位相关的技术,而高精地图是否自建虽然还不一定,但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永远不会过时。

深动科技这个建图的方式其实与特斯拉比较类似,都是用 SLAM 算法生成,虽然特斯拉不叫它为高精地图,而这种方式的优势是,可以快速普及所有车辆实现单车建图能力。

小米 + 深动科技 = 双赢

从收购这件是本身上,肯定是双赢的结果,资本不会做无利的交易,这是定律。

对于小米而言,造车除了三电系统、工厂等,最最重要的就是自动驾驶能力,这是小米车辆在量产后活下去的根本。

这也就是为什么小米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投资力度和广度大起来的原因,除了深度科技,小米集团和与雷军相关的投资基金,还接连投资了激光雷达公司以及自动驾驶系统供应商。

  • 激光雷达公司:禾赛科技、北醒光子;
  • 自动驾驶系统公司:纵目科技、Momenta;
  • 高精地图、定位公司:深动科技。
图片来源网络

从这里可以看到,小米关于自动驾驶软硬件相关的布局都比较完善,但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此前多为投资,而对深动科技则是整体收购?

大致就有几个原因:

一,补齐自动驾驶技术各个模块的负责人阵容。

这个比较好理解,自动驾驶领域本质是人才的竞争,而目前深动科技的四位主创人员都是行业内不可多得的技术专家,这可以提升小米在技术上的人才深度,也可以缩短小米自动驾驶研发上的短板。

二、DeepMotion (深动科技)技术能力强。

在焉知汽车向一位主机厂的自动驾驶负责人了解深动科技的技术时,他这样说:深动科技的技术能力很不错,可以说,小米收购DeepMotion,正是看中了它的技术实力。 

三、标的公司的股权相对简单,估值相对较低。

通过深动科技公开信息可以得知,深动科技目前的股权结构就是管理团队和以往轮次的投资人,这样的股权结构相对简单,收购上也比较简单。如果要是其他企业股权太过复杂小米要想想收购可能会付出更高的代价。

四、小米要坚定自研路线。

这可能是小米收购深动科技最大以及最重要的原因了,这里有两个关系,一个是小米要自研自动驾驶相关技术,这一点也是最没有悬念的,从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等企业的选择来看自研既是出路也是未来的活路;另一个则是从目前小米投资的其他企业来看,其他企业大多都有了商业化雏形,也就是说,自己活得很好的不需要被收购,即使收购也不一定轮到小米。

对于深动科技来说,这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自动驾驶领域的投资从 2018 年开始就已经在减少,而且有能力拿到大投资的企业也都完成了融资和产能工程化这一步。

比如,纵目科技的自主泊车系统已经定点了很多车企,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也在和企业做测试,但深动科技虽然技术上有自己的特色,但商业化能力上会比较困难,主要原因是:高精地图测绘资质。

DeepMotion 从事的是高精度地图领域,而高精地图又是一个拥挤狭窄的赛道,不仅竞争激烈,还面临着许多条件限制问题。因为地图制作和国土安全密切相关,因此,所有有关地图的采集、测绘、存储都将受到特定的法律监管。 

据了解,目前国内仅有 20 余家公司获得制作导航电子地图所需要的甲级测绘资质,其中大部分为大企业,新入局者也多是华为、美团之流,显然深动科技并没有取得相应资格。 

而高精地图采集之后,还需要大规模的更新,仅仅凭借 1 - 2 家车企客户,极难完成高精地图采集的成本摊销,这让高精度地图领域的中小企业举步维艰。

而现在加入小米既有资金保障,将来小米汽车还有上市的可能性,这显然比自己去探索商业化要更加有优势。

写在最后

小米造车的逻辑其实比较简单就是,「自己掌握核心技术」。

而前期通过投资的方式介入自动驾驶的各个技术环节,摸清楚自己能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然后再通过并购的方式获取自己想要的技术,从而完全变成自有技术,小米走的看似激进实则稳中求进。

重要的是在这些投资的企业里,依然会有因为企业经营问题而卖身的,小米提前进入可以获得优先购买权,而且以小米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加入小米也是最好的选择。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