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双层隔音玻璃配置或区分车型版本

小米YU7疑似只有max有双层夹胶玻璃,大概率是双层隔音玻璃区分车型版本了!对此你怎么看?一起来社区讨论一下吧!

正在讨论
全部
易水秋风
2024-05-11

数十万YU7准车主被友商盯上,小米汽车产能困局何时解?

小米能否留住陷入超长等待的车主们存疑。©TMT星球原创 · 作者| 黄燕华3分钟大定破20万辆,18小时锁单量达24万台,能打破小米汽车上市订单纪录的可能只有它 查看全文

小米社区 小米YU7提车作业小米YU7开启限时改配小米YU7交付周期更新晒小米YU7订单小米YU7探店小米YU7双层隔音玻璃配置或区分车型版本

易水秋风
2021-10-28

小米YU7作为现象级产品,热度真是没的说。今天路过门店还是发现有一大堆人围着转,而且试驾得预约到下周。 说说几个直观的感受。 首先是实车车身感觉并没有purosangue前机盖那么修长,整体看起来还是有点中规中矩。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前排的HUD,说是HUD,清晰度确实超过了其他一众友商,而且实现方式并不难!大家对比图二到图四就会发现,这个HUD只是在挡风玻璃处涂黑了,发光原理还是和普通的一样,当然具体效果还得上路测试,不过以展车而言,只能说这个想法的确挺好的,显示效果胜过目前在售车型。 另外,其他亮点也不错,包括三分钟可调的全景天幕,图五的后排拓展坞,图八的后排出风口,图九和图十可以看出机盖上的进风口的确是能进气的,并非纯摆设。 另外,车上也多处设有铭牌,在细节处体现精致,图十一和十二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句话总结,车外观拉风,配置也有巧思,内饰精致程度中规中矩,提车时间遥遥无期,期待路试效果看是否能超越SU7

+3

小米社区 小米YU7探店小米YU7双层隔音玻璃配置或区分车型版本晒小米YU7订单小米YU7交付周期更新小米YU7开启限时改配

易水秋风
2021-09-15

「零重力」规范“零重力”座椅安全,中汽协定义“大倾角座椅”并设定碰撞新规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于2025年4月发布了全球首个针对汽车大倾角座椅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团体标准《汽车大倾角座椅正面碰撞乘员保护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并征 查看全文

综合社区 小米YU7交付周期更新小米YU7价格预测小米YU7探店小米YU7双层隔音玻璃配置或区分车型版本

易水秋风
2021-05-26

小米YU7试驾有感@贺磊 @广林同学 昨天早上抽空去试驾了标准版YU7,跟大家分享下试完的感受 先说试驾内容安排的部分,这里有两点需要提高: 1、1000万的智驾版本YU7交付即搭载,但是在试驾车上都体验不了,是小米不够自信还是? 2、试驾车都锁动力和限速最高80了,表现就是你油门踩到底了也是没一点推背感,还有比较明显的迟滞~,这对于一台宣传驾驶感的车来说不应该存在,我都试驾不到 你还放出来干嘛? 再说YU7标准版试驾下来的感受 1、PHUD,可能是之前预期太高,实际体验下来有几个问题。一是内容可视性,高度很窄所以像转向影像也是小小个在PHUD展示;二是可调高度太小而且不支持调角度,在体验过程中,始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角度;三是在主驾最左边的仪表卡片能明显看到成像是“斜”的角度,不是预期中平铺状态,而且三个屏幕的分割线很明显的,不用仔细看都能看到。但是清晰度确实可以,也能看到软件上针对这块区域做了一些特别的优化,但大家对这块PHUD预期还是不要太高了,目前有些车友反馈用起来会头晕(估计都需要时间适应) 2、驾驶感受 整体评价:是一台开起来更舒适的车,如果你追求更好开的驾驶感,还是SU7更胜一筹。因为试驾模式限制和时长,就简单分享3点 (1)方向盘比SU7小,握感更舒服,这点好评;方向盘最轻的状态还是会比SU7重一些,这可以优化。 (2)过坑坑洼洼的地面,由于有CDC加持,滤震会更好是我喜欢的感觉,悬挂阻尼调整成舒适/运动的风格差异明显,后者在同样的路段会更紧凑(不是硬到duanduan上车的感觉) (3)很多人吐槽的前档反光中控台的问题,由于我是一大早试驾(10点左右),反光是集中在前档上半部分,开车视线通常不会太高,所以该时间段倒也还好,但是坐在后排看前档尤其明显,这要是出去自驾游好好的风景都欣赏不了。(估计提车之后很多人买P9这种中控台遮光垫) 3、座舱内体验 (1)座椅比SU7舒服的多 更软更厚承托更好,前排零重力的体验还不错 但主驾腿长的可能会卡脚,后排座椅比前排更软,但是后排没座椅按摩,听其他车友反馈后排中间靠背很硬。(标准和Pro只有手动方向盘,该喷) (2)这次内饰的CMF设计,个人觉得不如SU7,虽然用料更好,但缺少个性,还有两个不满意的点,一是颜色的选择,看下来都没SU7紫内红内好看;二是SU7超高频使用的4个实体按键给砍掉了,刚上车想调空调风量啥的还不习惯; (3)音响方面,无论是14音响还是25音响,都没惊喜,表现和SU7差不多,好在14音响也有头枕音响让大家少了一个吐槽的点。(25音响才有的主动降噪,基本可以忽略该功能) (4)后排操作屏,这东西给我的感觉没啥用,就是基础车控,后排如果是小米手机用户连上车机热点就能替代了,可能我不是坐在后排屏的受众🤔 最后说一点题外话: 这次小米在发布之前的产品宣发阶段和上市后的表现,用一个关键词描述:少了一些真诚,自嗨属性加强。 发布会前一直在宣传的,我们的标准版就是友商Max和Ultra的配置,说实话这是把大多数消费者当日本人耍,友商再不济 顶配的配置也不会比YU7标准版差(比如 标准版和pro的3.5C峰值功率电池,友商十几万的车都能做到5C) 上市配置和权益这块,现在@雷军 雷总微博评论区下太热闹了,标准版喷没电动方向盘,Pro喷暗改心愿单,Max喷轮毂等权益没到位,老车主喷没有复购权益(行业首创?) 上车抢购阶段,只预留了15-20分钟考虑时间,几个最好看的颜色都是上市才放出来,完全不给消费者思考时间,导致很多人集中在钛金属,冒出一堆想要改配置的声音(思考时间短,显然是有意为之的逼单手段) 上市后,至今发布会过去3天,外面还不断有新的F码出现而且集中在黄牛手上(目前市价2w+),虽然这次换了个名字叫“YU7邀请函”,那下次的名字我都想好了——优先提车权。能理解这种权益是给供应链伙伴和核心媒体的,但是否应该管控一下牛牛的环境,这种不断插队的行为,把后面几十万普通用户放在何处? 小米现在还是那个跟用户做朋友的企业吗?希望我米能回归真诚吧

00:08
+1

小米社区 小米YU7正式上市晒小米YU7订单小米YU7交付周期更新小米YU7双层隔音玻璃配置或区分车型版本小米YU7动态试驾小米YU7探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