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管理
为什么智能电动车的颜值,总能秒杀燃油车?
文章

作者 |   德新

编辑 |   王博

对汽车设计师来说,当下是一个很爽的年代。

因为有大量新品牌出现,新的品牌有全新的造车平台,开发流程更纯粹、高效,从物理空间和流程上,都 给了设计师更大的自由 。

老一辈设计师在传统主机厂很大一部分是在打磨车型的边边角角;而新一代设计师,有机会在新品牌里,从头到尾操盘一款车的设计。

一位新品牌的设计负责人曾经向我抱怨:在传统车企,很容易因为大领导一个突然的想法(比如在某车展上看到豪华品牌的某个概念车),而要推翻整个方案设计。

而新的品牌可以做到在很短的时间内,为了更好的效果,大改前脸设计,这种决策机制和开发效率是传统主机厂无法比拟的。

新老势力在设计上的差异,既来自新品牌的流程,也来自于打造智能电动车所需要的新平台和新技术。

1.智能电动车为什么比传统车更好看?

从2014年起步的造车新势力,到今年基本上进入二代平台交卷的阶段。

蔚来从866(ES8/ES6/EC6),走向775(ES7/ET7/ET5),技术平台更迭为NT2.0;

小鹏在P7成为小爆款之后,基于同样的Edward平台推出G9;

理想在二代增程平台的基础上,连续推出L9、L8、L7;

哪吒也在U、V之后,推出了基于全新的山海平台开发的哪吒S。

新平台一定程度上解放了设计师的手脚,让设计过程 变得「爽」 。

怎么个「爽」法?我们在跟哪吒的设计副总裁常冰、哪吒S的首席设计师范凤阳聊这个问题时,两人几乎抢着回答。

常冰提到,首先是整车的姿态,尤其 是L113 这个数, 长度达到了预期 。

L113是指前轮中心到驾驶员右脚踏点的水平距离,通常来说这个数值越大,A柱就越靠后,车身的造型就更舒展。

基于电动车的平台,容易实现50:50的轴荷比,让驾控体验更好,对设计师也很友好。

范凤阳告诉我们,新平台首先是把轴距拉得比较开,整车看起来比较修长,车轮在两端支撑车身的跨度也很大,加上比较饱满的后轮包设计(通常称为「车肩」),车型一看就 矫健有力度 。

出于大电池和大空间的需求,宽车肩的设计,今年在高端智能电动车上非常常见。坐在车内透过后视镜向后看,小鹏G9、蔚来的ET5、阿维塔11、智己L7和岚图Free都有一个 很饱满的腰线延伸到车尾 。

哪吒S在设计的后期有两次大的改动,在传统主机厂是难以想象的:

一次是关于车头的厚度,原来用的前悬架比较高,为了把车头「按下去」,更换了悬架的技术路线,开发时间增加了2个月,多花了两千万开发费;

一次是在造型冻结前的20天,要改前脸设计,原来用了一个比较保守、平和的方案,改成了现在这版更有攻击性、锐利的方案。

常冰分享,设计团队在设计的后期有新的想法很正常。但不同的是,「在传统车厂里,三周时间别说一个车头,一个灯改不了」,而新品牌的开发机制允许在短时间内做大的改动。

2.汽车设计的新战线:大屏、激光雷达...

新势力之所以是新势力,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智能化带来的产品体验差异。

新技术上车对设计的最大挑战是, 找空间 。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的新能源智能电动车,大部分都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天幕,因此要在车辆四角上找到合适够大的空间 放置扬声器 ,就变得越来越微妙。

不过整体上,智能电动车的电子电气架构变得集中,车内的线束变少,车上的 空间和设计自由度还是变大了 。

从内饰设计来看 ,大屏带来的影响首当其冲。各个车企对屏幕布局各有思考:

新造车早期以大屏为主要特点的拜腾,就是围绕48英寸的共享全面屏展开整车的设计流程。

拜腾的设定是前排有一个足够大的,全车全家共享的屏幕,因为大,所以屏幕要远,由此改变了车内的屏幕交互、前排安全气囊布局、座椅布局等等的设计。

集度ROBO-01和智己L7都在车内使用了长条带状的屏幕。

集度的设计负责人告诉我们,他们认为未来的交互应该是具有3D沉浸感的,屏越大,沉浸感越好。但同时满足驾驶视野的需求,限制了屏幕宽度,智己L7以及岚图Free的处理方式都是采用了升降屏。集度ROBO-01的长条带状屏设计同时也影响了方向盘的设计。

蔚来的二代平台车型维持了1个中控屏+1个仪表屏的设计。

蔚来的整体设计理念是希望座舱有科技感,但同时不希望侵占太多的空间,打破环保式的氛围和豪华感。对应的取舍是蔚来与一些AR、VR的科技公司联合开发穿戴式的设备。

哪吒S采用了HUD+仪表屏+中控屏+副驾屏组合。

其中最主要的是17.6英寸的中控屏,哪吒希望这个屏更大一些,尺寸变大之后,横置状态下去操作,不容易够到屏幕的右侧,所以采用了竖置的中控屏。

从外观上,这两年传感器对设计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激光雷达。

哪吒S的设计师范凤阳说,前期还是有一点惊讶,没想到是那样一个方方正正的形态(哪吒S使用的华为激光雷达刚好是完全方正的)。

对激光雷达布局,设计团队的考虑因素主要是两个:

不影响激光雷达发挥最佳性能;

不影响整体造型的协调性。

目前 针对激光雷达的布局位置 ,主要还是技术部门主导,不过业界也大致分为几派:

蔚来和理想都认为, 车顶位置 能最大程度发挥(单)激光雷达的性能;

小鹏则认为双激光雷达叠加180°的水平视角覆盖要 好于单激光雷达120° ,同时两个激光雷达都藏在了左右车灯下方;

集度ROBO-01和路特斯ELETRE都选择了 电动可升降收缩的结构 ,这样既保证使用时激光雷达的性能,又保持了整个造型设计的流畅性。

从传感器部署的角度,可能会有两个方向,前期会先隐藏起来,等用户慢慢接受,并且传感器越来越多藏不住时,整车的外观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其次,激光雷达目前的尺寸很大,外观不能遮挡、不能有颜色,常冰认为,从这个角度讲,激光雷达还有很长的路要演进。

针对新技术带来的设计争议还有不少,比如随着触屏和语音的普及,在很多新车型上实体按键正在大幅减少,同时又引入了带触控反馈的按键,而大部分触控反馈的按键体验和准确性并不好。

常冰认为,新技术的出现给整车设计带来了全新的战线,自由度突然高了很多,但到底怎么样,还需要一段淘汰的时间。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