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一些小故事,挺有意思的,推荐看看,转自“有个理想” 备忘录:员工记忆里的小事。 1、张瑞文(造型设计-空间设计负责人)说,以前李想说要开公司大会,全公司的人一起冲进李想的办公室,不过也就十几个人;虽然人少,但是热火朝天,像硅谷的创业公司;吃饭算人均AA多少钱,也都会把李想一起算上,很平等。 2、周若愚(第三产品线-产品营销负责人)说,有一次在食堂吃饭,李想聊到一个观点,越说越兴奋,食堂里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一起听他说。 3、理想ONE发布前,目标是寻找300位种子用户,刘杰说,他们在食堂支起了易拉宝,“每个来食堂吃饭的人都得听我们讲一遍这事有多么重要,不听完不能去吃饭。”后来,理想ONE在2019年上海车展亮相,展台上全是人,所有的展台都关灯了,理想的展台还有很多人在看理想ONE,工作人员会夹道鼓掌欢送每一位“末班车”用户。 4、2024年年初,理想MEGA的订单未达预期时,理想内部完成了快速调整,和供应商的一号位坦诚沟通。吴佐民(现任海外市场负责人)说,“最「难啃」的,马哥自己领走了,他自己谈判,给我们做示范,开着免提,我们全都坐在边上听,他希望我们能一把搞定。他其实也可以给我们下任务,但他没有,而且沟通过程中非常尊重逻辑、尊重常识。”最后每个人都完成了目标,“福耀玻璃就说,放心,我们长期看好理想。” 5、吴佐民(现任海外市场负责人)说,他第一天刚走进车和家的办公室,“这么多同学、这么多屏幕,毫无间隔挤在一起,就像个网吧一样。公司总共就一百多人,那时候的其他新势力车企,员工有1000多人。”吴佐民在理想9年,印象最深刻的是把SEV运到法国和美国,“巴黎的河对岸,那条路,现在去看还记得非常清楚,这么多年都没有变化”,2024年,理想L9和理想MEGA也去到了巴黎,还是一样的地方。 6、郭锐(战略部)说自己以前在GL8上老想整个冰箱,到了理想L9,冰箱出现在一二排都触手可及的地方,“为了这个冰箱买了一个车”,后来加入理想,冲击很大的事情是讨论理想MEGA上市遭遇重大挑战,“这么庞大的组织,可以这么快调整步伐,掉头、认错、爬坑、修正,整个调整只用了十几天就完成。”到2025年理想MEGA Home发布,他很高兴看到理想MEGA迎来了反转,一个冰箱、一张旋转座椅,都是家庭生活新的想象,“真正有生命力的产品,还是最终被认可的。” 7、刘立国(整车电动负责人)的儿子特别喜欢车子,到了公司跟他呆了一天,没看到爸爸拧螺丝、当焊工略有失望,“我看你也不忙啊,就是一直开会。”那嘉的儿子经常会在路上认“理想”,早期一认一个准,到后来,“仔细再看看,不是理想”。 8、录制AI Talk,工作人员发现李想的衬衫底下穿着一件平价背心,“一看是穿了好多次了”,李想说是“老婆给买的,特别好!”
最后编辑于 · 2025-07-01
  • 全部评论6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那人家为什么要为hi模式多付出溢价。。不如直接买鸿蒙智行了。。体验售后逼格完全不一样

我也觉得hi模式到头了,鸿蒙智行整体还是更偏新势力跟直营消费,但涉及到售后的时候,就不太好说了

早上S09,那个事儿,鸿蒙版新出行评论区发不了图。你可以看看鸿蒙智行最新的7月购车权益,本来ads涨价了,但是鸿蒙智行全系多2000的智驾优惠包。可是hi模式任何一家,都还维持2万的抵扣券,等于涨了2000。这种动作都拉不齐,hi模式基本上走到头了

理想 的KOC到现在还在吹理想MEGA是历史上最伟大的设计,只是消费者需要被教育,理解不了李想的高级设计,李想在上市前发的微博还在吗?MEGA稳定月销最少8千还是1万?让供应商多备货的事情看来是压下去了,只是不知道供应商备的库存到现在用完没?

早期理想有个最大问题:李想威望不足,吸引不了真正的大牛。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收藏
  • 举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