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人机共驾?
文章

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

当前辅助驾驶的发展如火如荼,从之前的高速已经卷到了城区,从依赖高精地图卷到了大家都依赖无图。目前高速上的导航辅助驾驶成熟度已经非常高了,从测试来看,小鹏的NGP 2.0以及华为的高速NCA已经具备一定的风险规避能力,对桩桶,施工等场景都可以主动避让,相比以前有了很多的提升。但根据小鹏的宣传,目前安全接管率依然是一万公里3次,年底可能提升到1万公里1次,但依然无法完全100%消除安全风险。除了安全接管这种不得不进行的接管,还有大量的因为效率或体验上的接管,虽然NGP 2.0已经大幅度降低了接管意愿,我相信有些急性子依然不会满足。

高速如此,在城区就不用说了。目前不管是CNGP或是城区NCA在低速时的体验依然不尽如人意,不管是安全性、还是顺畅度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马斯克在吹FSD 11.4的时候,都是说体验了几天,0安全接管。可见即使强如FSD,即使在外国相对较好的路况,在效率和体验方面离替代人类依然有一定距离。

人机共驾是当前阶段的必须

用好辅助驾驶,一定很重要的点就是要学会人机共驾。我们需要在充分了解辅助驾驶功能的基础上,善于在关键时刻主动作出判断和操作。 驾驶人在使用辅助驾驶时,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专注的精神,做到随时掌握驾驶动态,确保行车安全及顺畅。同时,也需要提供辅助驾驶的车企,在做好人机共驾能力,保证体验衔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断点。

对于那些因为安全不得不进行的接管,我们就不详细讨论。这一块因为超出辅助驾驶系统的能力边界,只能人为介入。而这种介入很多都是紧急突发,很难保证体验。对人来说,只能尽量熟悉系统的能力边界,对车企来说,尽量在该恢复的时候恢复。

很多时候我们遇到的接管并不仅仅是安全问题,还是体验和效率问题,尤其是在城区。如果说辅助驾驶正常是同时把手和脚解放,但在必要的时候,我们可能要舍弃其中一项。而车企要做的就是,能够提供这种选择

1. 用脚介入

受限于法律法规,很多辅助驾驶系统在行驶时会显得非常谨慎,因为设计者希望降低可能的风险。但是在实际驾驶中,过于保守的驾驶可能导致车辆无法顺利通过某些路段。在这种情况下,驾驶人应该适当点油门/电门,把方向交给机器,协助机器完成难以应对的驾驶任务。

当前不论是CNGP以及城区NCA都提供了类似的能力,在很多时候轻点电门,可以解决很多效率上的问题。比如通过弯道的时候速度过慢,给它加点速。过红绿灯时速度过低,给它点加点速。嫌弃跟车距离过无,点一下电门。不敢变道,给它点勇气。礼让行人过度,让它勇敢点。在厂家算法没有进一步优化的情况,我们只要的合适的时机,来这么一下,效率会有极大的改善。

2.用手输入

用脚介入各个厂家的支持都还算不错,但有时候我们可能不仅仅需要用手介入。比如非常拥堵,我想人工变个道。这时候我可以直接踩刹车完全退出辅助驾驶,手工变成变道之后再打开。但如果车企能把ACC给做好,我只需要调整方向盘,系统会以合适的速度帮我驾驶,我变道完成,系统自动恢复。整个体验会顺畅非常多。

实验真正的无图

目前不管是CNGP还是NCA都是依赖高精地图的,即使在下半家各家推送的所谓的无图,也还是要依赖地图的。如果能够做好人机共驾,其实是可以做到真正的无图。有一个好用的LCC让我直行可以无忧,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绕行。一个强有力的打灯变道能力,在我想到变道的时候可以及时变过去。一个在红路灯红口启停的能力。当我需要转向或掉头的时候,只需要接管方向盘,系统有一个好用ACC帮我掌控速度,在完成操作的时候自动恢复LCC。

感觉ACC,这个最基础的能力其实被大家给忽略了。做好了LCC,真的对人机共驾有质得提升。对整个辅助驾驶的普适性也带来跨越式增长。但貌似大家都在圈城区,这一些的投入反向太少了。一向好用的ACC对感知+预测的能力一点也不弱于CNGP,基于因为人的介入,其他更加复杂。但做好,投入产出是巨大的。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2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MrRocky @飞机先生 @双擎会铁皮 @我是63 感觉一个好用的ACC,真的可以对体验帮助不少,是否可以在这一块发发力。毕竟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完全自动驾驶都还不现实。

赞同,所以我们一直没有放弃对 LCC 的测评,这是真正能够普民的功能,好的 LCC 也可以非常好用!

2023-06-02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