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推荐
自动驾驶杂谈之一:自动驾驶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文章

最近很多关于自动驾驶的讨论,作为小鹏车主,我们需要简单了解自动驾驶系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

自动驾驶系统的发展现状

国外有部分国家开放了L3级别自动驾驶注册,而目前只有 奔驰 在国外注册了 L3级 自动驾驶(事故由厂家负责,但有非常多限定条件)。除此以外的所有乘用车(是的,包括 特斯拉),目前都是L2+,或者L2++,或者可以继续加。特别是国内,因为没有严格意义上的L3级别的立法(驾驶员不承担事故责任),所以不存在任何L3级别的可能性,包括无人驾驶出租车。这只和国内法律相关,和自动驾驶技术无关。

无人驾驶法律是一码事,无人驾驶技术发展是另外一码事。实际上,目前绝大部分在国内销售汽车的主流车企都在研发自动驾驶技术(或者说辅助驾驶技术)。如果要大致排名的话,我认为是如下排名:

第一梯队:小鹏,华为,特斯拉(假设FSD进入中国测试)。领先第二梯队一年以上

第二梯队:蔚来,理想。领先第三梯队一年以上

第三梯队:其他所有车企(是的,包括 南慕容,北乔峰)

其他自动驾驶系统方案供应商( 包括 百度,元戎。。。),技术水平可能并不低,但还需要等待具体车型应用方案才能参与排名。

具体到技术发展的进度,按照 小鹏 目前的发展规划,大约2024年能基本实现 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只是技术,不讨论法律),并且在2025年进一步完善端到端的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所以自动驾驶系统离我们并不遥远(离小鹏Max车主更近一些)。

但目前很多舆论都在混淆法律上的自动驾驶和技术上的自动驾驶。如果严格按照法律,未来相当长时期以内,国内可能都不会对L3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进行立法(责任不会随便转移),但这和厂家实现 L4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并没有任何冲突,和我们车主使用L4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也没有任何冲突(法律要求,驾驶员还需要手扶方向盘并承担事故责任)。

自动驾驶系统的未来展望

可以预见,在 L4级别自动驾驶系统 没有足够成熟之前,国内大概率都不会对L3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进行立法(责任不会随便转移)。但是,随着 L4级别自动驾驶系统 的不断完善,未来很可能会系统倒逼立法。而要做到这一点,很可能存在一系列的量化指标。

指标一:L4级别自动驾驶系统 的成熟度和普及度

指标二:L4级别自动驾驶系统 的通行效率

指标三:L4级别自动驾驶系统 的接管率,事故率和死亡率

当然,为了实现以上目标,L4级别自动驾驶系统 很可能并不是单一系统运行,而是与包括车路协同系统(各种V2X系统)在内的多系统共同构建整个交通系统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但毫无疑问,L4级别自动驾驶系统 都是其中最核心,也是最关键的一环。

所以,作为小鹏车主,我们不需要听别人说什么 自动驾驶系统永远无法实现,自动驾驶系统没有任何意义 这种逻辑。只要 自动驾驶系统 (无论叫什么名字,是什么级别)能够在驾驶过程中对我们的驾驶产生积极的意义,规避可能的风险,那就是值得我们信任的辅助驾驶系统。

最后预祝小鹏早日实现L4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13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我感觉24年最多实现L3

技术上不存在 L3。 只要国家立法确认权责,只要厂家和保险公司愿意承担责任,小鹏 和 华为 现在就可以申请高速道路L3 。。。

回复 陪伴成长主要是不想做头条热度哈哈哈哈

回复 will5我的看法,国内只有等技术成熟之后才会立法放开。 所以目前自动驾驶一线厂家(小鹏,华为),产品研发目标都是L4 。。。

回复 陪伴成长嗯现在打开城区智驾的好像只有华为和小鹏,深圳来说华为比小鹏好一些,我试驾阿维塔城区开了很多

回复 will5在目前这个时点,这两家现在有点难比较。 从目前各方试驾的情况来看,深圳 华为 小胜(华为更成熟,小鹏也能用),广州 小鹏 大胜(华为 才开始匹配广州不久,还很难使用),上海 华为 约略领先 小鹏,小鹏 还需要时间完善上海的驾驶体验。但就我个人在上海的实际驾驶G9体验来讲,两家总体体验差不多。 等到6月底这个时间节点(G6上市),小鹏更成熟的 LCC-L 版本发布,小鹏 在没有高清地图的地区,就会明显超过 华为(包括广州,深圳和上海),因为华为不依赖高精地图的ADAS 2.0 短期大概率不可用。。。

回复 陪伴成长嗯 我去年深圳试驾p7智驾参与感太弱了 后来没关注小鹏,也是后来看到小鹏广州城区要开,g9外观吸引我 慢慢又在看小鹏了,小鹏的科技标签,需要广州城区来破局,坐稳国内智驾前列

小鹏24年可以吗?哈哈哈

深度好文了这

但愿可以越来越好

越来越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