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tore.author.is_follow?'已关注':'关注'}}
🔶怎么看待问界与多个主机厂合作造车的商业模式? 🔶很早以前我就强调过一个观点:华为不太可能直接下场涉足整车制造,更可能采取与主机厂合作,以核心零部件供应、系统级供应、以及代工模式,来切入汽车制造业。问界模式是这种探索的阶段性成果。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传统汽车主机厂的整体业务模式。 汽车行业的产业链很长,构成也很复杂。 上游涉及多类零部件和系统级供应商,以及各类技术咨询、工程开发、法规认证等相关的服务提供商。 下游涉及市场营销、销售渠道、二级代理、金融服务、维修网点等销售、金融、售后服务相关的各类实体。 汽车主机厂作为整个汽车产业链的核心组成部分,本身也具备着业务类型复杂和多样的特征。 汽车主机厂,并不像其他行业的工厂一样,就是一座单纯的工厂,自产自销,自负盈亏。 某种程度上,汽车主机厂本身也是一个产业链的集合。业内的大型车企,往往都是采取产业集团的模式运行,将不同职能的组织模块单独注册为子公司,并在集团总公司的管理下各自运行,自负盈亏,这些子公司一般包括下面一些模块。 ✅总部 负责公司的战略制定,财务和投融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法务管理等通用公司治理职能。 ✅整车研发 负责整车产品研发、造型设计、工程设计、试验验证等研发工作。 ✅动力研发 负责发动机、变速箱、三电系统等动力总成相关研发工作。 ✅整车与动力总成制造 以各大制造工厂为主体,负责整车与动力总成的制造。 ✅采购 采购负责与上游供应链进行对接,完成各类外来零部件的采购管理。 ✅销售 与下游经销商对接,负责整车、备件的销售以及售后服务。 🔶我们常说汽车行业是重资产行业,投入大、利润率低。在主机厂的各个子公司中,整车制造是直接参与最终成品生产的最关键环节,但也是投入成本最大、利润率最低的环节。 我们可以参考制造业经典的“微笑曲线”理论,在微笑曲线中,附加价值最低的,恰好是加工和组装环节。 🔶整车制造工厂对于企业来说,首当其冲问题就是投入太高。 以上汽大众在上海嘉定区安亭投资建立的最新MEB工厂为例,该项目总投入170亿元,规划年产能30万辆。 也就是说,企业直接涉足整车制造的话, 光是一个工业4.0标准的工厂硬件投入,就要近200亿。此外还涉及工业用地和大量一线员工的费用,投入非常惊人。 🔶这还没完。汽车行业的工厂生产线是针对单一车型高度定制的,生产上的模具、工装、夹具等往往只能适用于单一车型或同平台车型,不能通用。这意味着一座工厂只能生产一款或者少数几款车型。 为了组建完善的产品线,一个大型车企至少需要几座甚至十几、几十座整车制造工厂,对应的就是数千亿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多达数万甚至十几万的员工。另外整车工厂还涉及造车资质的问题,这个问题用钱来解决也是很大的一笔开支。 🔶对于行业新手来说,这样的高投资门槛显然是极其不友好的。这也是为什么像蔚来、小鹏这样的造车新势力,在创业初始阶段采取代工模式,委托第三方整车工厂进行制造的原因。 🔶华为进入汽车行业的优势是什么?华为的优势可以分为上游、下游两大环节,正好占据了微笑曲线的两端。 ✅上游:华为围绕智能网联、车云服务、5G网络、三电部件等技术领域进行了多项布局。 智能网联:鸿蒙系统、车路协同技术、5G巴龙通讯芯片 智能驾驶:自动驾驶云服务平台(Huawei Octopus)、MDC车规级智能驾驶计算平台、高清传感器 智能座舱:HUAWEI HiCar全场景互联 智能电动:mPower智能电动平台、多合一电驱动系统 智能车云:自动驾驶云服务平台(Huawei Octopus)、高精地图云服务、车联网云服务和V2X云服务 ✅下游:华为拥有超过5.6万家线下门店,其中体验店数量超过5000家,所以可以改造为华为智选车销售门店的上限约是5000家左右,这个数量远超各大车企、新势力的线下门店数量。(蔚来、理想的门店大约都在300多家左右) 🔶因此,华为最合理的下场方式,便是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并从上游、下游两个价值端为合作伙伴赋能。 在这种合作中,华为占据了上游的研发,提供最关键的核心零部件。同时华为也尝试介入下游的销售。避开整个价值链中附加值最低的加工制造环节,这一环节将由华为的合作伙伴(车企)来承担。 🔶华为参与汽车竞争的终极目标不是消灭对手,而是逼迫对手与自己达成合作,成为自己的代工厂。华为进入汽车领域,并非是直接下场参与战斗,而是采取拉一波、打一波的策略。 🔶目前,华为已经成功的拉到了北汽、长安、小康、一汽等车企。这些大都是传统车企,在智能化方面的研发实力薄弱,与华为合作可以快速的提升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方面的竞争力。 🔶而新势力们,往往已经组建了较为强大的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研发团队,拥有自己的技术。这些新势力们将自主研发的智能技术看做核心竞争力,很显然不愿意将核心技术的主导权出让给华为。 在这种局面下,主流的市场竞争关系变成了:传统势力+华为 VS 新势力 🔶传统车企与华为之间的合作,是建立在利益关系基础之上的,这种利益关系也是双刃剑,有得有失。 ✅正面,传统车企借助华为的力量,可以以较小的研发投入和时间,快速获得世界顶尖的智能驾驶、 智能网联技术。 ✅反面,传统车企从此被绑上华为的战车,丧失了核心技术的定义权和定价权,凡事都要与华为协商,各个合作厂商之间也很难做出明显的差异化。 🔶是否选择与华为合作,与车企自身的地位和研发能力是密切相关的。 ✅凡是具有较高业界地位和研发能力的车企,在现阶段大概率不会选择与华为深度合作。因为一旦这样做了,车企将完全被华为的技术所捆绑,丧失议价权,甚至沦为华为的代工厂。这对于已经有了一定市场份额、自主研发能力的车企们,是不愿意接受的。 ✅而像北汽ARCFOX、塞力斯这样的二三线车企,则没有这些顾虑。 因为其处于初创阶段,知名度低,也没有市场份额,同时本身也没有什么自主研发能力。想要在短期内在市场上分一杯羹,最快捷的方式当然是直接投入华为的怀抱,做好代工厂角色。 🔶总结: ✅问界模式的核心是华为占据产业链上游、下游两部分,合作伙伴利用华为技术进行整车研发和制造,华为提供技术、零部件、产品定义、营销、销售渠道,无论产品由谁制造,都将统一到问界品牌下。 ✅二三线车企为了活下来,会主动向华为靠拢,甘愿成为其打手,将产品提供给华为打包成问界军团,联合起来向一线车企进攻。 ✅当前华为已经有了业界主流水平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技术,并且有整车产品搭载,它有足够的技术实力,支撑它的野心实现。
  • 全部评论{{detailStore.commentnum}}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待审核」

{{ comment.relativeTime }} 已被赞赏 {{comment.integral}} 积分 回复

暂无相关评论

发表一下个人看法吧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编辑
  • {{is_favourite ? '已收藏'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 删除
  • 取消置顶
  • 置顶推荐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3天
    • 一周
    • 长期
  • {{digest?'撤销精华':'设为精华'}}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