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年关的边上(二)——年终总结展望系列之 集度极氪深蓝篇》 昨天的那篇没想到引发了这么多用户的热情,文末的点将环节有些许意外,大家点的最多的居然是集度极氪等几个,正好都是浩瀚平台,极氪和深蓝都算是去年传统车企反击的最强音,也是最成功的两个爆款,12月都实现了单车交付过万,就把他们三个放一篇吧: 一 集度 1:过去的一年,外界对于集度,有众多的变数看法,一下子吉利又退出了,一下子夏一平又下台了,一下子集度又公司改名了,包括高管也换了一些。但集度内部,以我的了解来看,其实还好。夏一平始终在忙忙碌碌的盯着产品,王伟宝也在没日没夜的盯着自动驾驶的进度,供应链和产线的同事都在按进度进行着sop的倒计时,而且集度也有点运气,正好躲过了去年的缺芯贵电的那个阶段,2023年的情况会好很多。 2:很多人对集度01的了解来源于极氪001,新出行集度01社区的很多用户也都是之前基于对极氪001的了解,他们都认为001是一台好车,无论是硬件基础还是平台素质,底盘操控等,都不错,不满意的地方就是车机软件和自动驾驶,而这两个点就是夏一平最为看重的两点,在极氪001的基础上,在浩瀚平台的基础上,做一个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全面超越的车,就是他的目标。 3:集度里百度和吉利的关系,大家多少都有一些误解,以为是一种平等合资的关系,但其实在汽车这个行业,其实不存在这种,一定有话事人,无论是一汽大众还是华为赛力斯,还是上汽阿里,还是北汽奔驰,中间的某一方,基本决定了这家公司的所有。集度也是,百度牢牢的操控着这家公司的前行方向,吉利也安心的做好自己生产制造的角色,对于李书福来说,资本是最重要的,多一个品牌?吉利控股下面足够多了。 4:集度的ROBO 01的竞争力,我感觉会是上海车展价格出来后的一匹黑马,极氪001当年踩过的坑基本不会了,高通8295等硬件也保证了软件发挥的空间,而整车的BOM成本的控制,让我相信这台车会有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价格,100度的电池,3.9秒加速,非常极简的SKU,会让一些喜欢科技的年轻人着迷的,上海车展发价格开始小定,年中开始锁单,三季度交付。极氪001今年涨价后,最低配也是30万以上了,留下来的空间正好,和极氪001共线生产的交付,反而是我有一点担心的地方。 为什么这么早把一台设计更好的02拿出来,我只能用投资人的驱动来解释了,轿车更低的风阻,很完美的曲线,我估计超800的续航,让02的竞争力更强,只是时间要正好晚上一年。李彦宏这些年来灰头土脸的几乎在所有的投资上,都比较失败,昔日的BAT都没有资格再提,汽车这盘大棋,一定要重视,不要再失去了。如何重视?老板不乱插手,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情就是最大的重视! 二:极氪 1:用过山车来形容极氪的这一年,毫不为过,我觉得中国的媒体人里面,我可以算是最懂极氪的那一个吧,原因就在于新出行极氪001社区是中国最大的极氪车主聚集地,没有之一。从年头到年中,极氪车主们的炮火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从写给老板的大字报,到万言建议书,每天都来,我甚至还收到过来自司法机构的函件,这一切的尴尬和困局在711这一个晚上被彻底扭转,下半年的极氪,顺风顺水,春风得意。 2:其实很多人都清楚,现在极氪的产品规划,都是当年基于领克品牌下的产规,所以出现了一个全新品牌的第一台车是一个猎装,第二台车是一个MPV的奇怪事情,但这个似乎都不重要了,产品卖好,品牌立住,渠道跑通,服务跟上才是最重要的,现在的极氪还有很多服务和销售上的问题,但都还是朝着好的方向去走的,反观其他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品牌,距离极氪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大了。极氪人是我见过传统车企里做电动车最认真最投入且效率最高的一群人,在传统车企的体制和包袱下,用新势力的速度在奔跑,难度可想而知。 3:现在提的人比较少了,过去两年,用户企业是一个流行词,大家都在学习蔚来的很多打法,但真正全面学习,而不是只模仿一个口号的,并坚持下来的,我只看到极氪一家。蔚来除了换电外的绝大部分环节,极氪都有在研究,销售到补能,用户运营到APP社区积分体系,都把很多学习的心得体现出来了。用一年多的快速学习,拉平新势力已经做了5-6年的东西,然后再把传统车企的供应链,生产等优势发挥出来,这是极氪人所想。 4:今年的极氪,有003这台小车,smart 1同平台车型,大家都看过谍照了,有几分ID.3的样子,但也有极氪人对于都市小车自己的理解,他们认为这么多年来,都市小车一直是合资车企来把持,老外用底特律东京斯图加特人的理解,给中国人做了一台都市用车,现如今,极氪人准备用中国人自己的理解给大家一台都市用车,很多场景都很中国。接下来极氪还准备了两台比极氪001更便宜一丢丢的轿车和SUV,双车战略,但今年可能只上其中一台,估计是轿车吧。 5:智能化和软件方面,极氪的纠错能力也极强,我觉得李书福在极氪的问题上只有一个原则就是不顾一切,不计成本。现在的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团队,都是001交车后被怼死后,立马在上海组建的,陈奇来自华为,张松来自苹果OPPO,这种全新团队的组建迅速程度,我觉得对于这么大企业来说确实需要一些魄力。最近极氪4.0的OS更新,是张松团队的第一次小试牛刀,有一些点用户也在怼,但在明年再来的1-2次大版本更新后,我觉得应该大家会比较满意了。陈奇的NZP内测媒体都做了,接下来就是等待全量推送了,BUG肯定会有,但在修BUG的道路上前行之际,除了蔚小理特外的其他车企们,特别是一些还在供应商方案的传统车企们,你们连自己修BUG的能力都不具备呀! 三 深蓝 1:如果说楼上的极氪属于吉利集团猛投入的一个传统强队的话,深蓝就属于意外爆红的摩洛哥队吧。长安集团N年前发布的香格里拉计划几乎已经成为行业的笑柄的时候,没想到他们的新能源研究院埋下了EPA这些一些平台,用了近5年的时间,孕育了增程+电动的方案。国内最优秀的外观设计+极强的性价比+适可而止的智能化,成就了深蓝03这台车的火爆,虽然现在的销量还是少于海豹,但考虑到这是这个品牌的第一台车,渠道都是全新的情况下,和深耕新能源N年的比亚迪比拼,我觉得输也当赢了。 2:因为新出行社区现在是国内新能源车第一社区,所以很多业内的朋友都会经常问我用户运营如何做?我的第一句话经常就把这些总监和高级经理们怼得不出声了。“这得看这个品牌的一把手是不是真的从内心上重视”。邓承浩每天晚上11点发的“邓工夜话”,不用代理公司,不用水军,不用下属,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偶尔还带着生活和家庭的感叹,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IP。他新能源研究院前院长的背景,也让他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去应对用户的问题甚至刁难,在去年夏天,重庆停电交付难的那段时间,用户怼的也是不留余地,他心态也很好,没有机会解释就好好工作,把产品和交付搞好。上周,夜话重新回来了一大篇,我以为用户还是会继续怼他,没想到近100条真实用户的评论(没有水军)几乎全部都是鼓励和赞扬,外加104个赞。 3:其实很多厂商的高层都会找渠道去了解真实用户的声音,但下属提交上的调研和报告往往都水分很多,掩盖了很多真实的问题,所以他们选择了在新出行开设了账号,包括何小鹏,李想,刘涛等很多一把手,也包括安聪慧等浏览者,他们看到这些怼或者是怒气,也会明白产品和服务中存在的真实问题,艾特的都会看到,虽然他们静静的没有回复。 4:2023年的深蓝还在积蓄力量,包括渠道和服务,未来长安集团会有一些综合服务交付中心,来服务多个品牌,深蓝的渠道现在有近600个订单中心。今年深蓝S7的节奏会比03更快一些,内饰大改,年后亮相,外观内饰应该会一起,年中的时候上市,上市即交付,全新的南京工厂生产。明年的深蓝还有两款产品,有大有小,但深蓝以前就说过,他们不会做30万以上的车,那些空间留给阿维塔们。 最后: 啰啰嗦嗦的写了很多,有些话估计也得罪了朋友,但确实是所想所思,过去的一年,虽然成就不多,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智能汽车行业的人都很努力,在各自的困局里,每个人都在想着更适合自己的出路,而合资车企的大多数,都是他们没法改变的,而中国品牌里的大多数,都在于自己的主动程度,也许这也是产品最后出来的差异所在吧。 万里之路,始于脚下; 最应该努力的时刻,除了悔恨过的昨日,就属当下了! 明天正好是仰望的发布,有机会写写比亚迪腾势仰望。 《站在年关的边上(一)——年终总结展望系列之 蔚来小鹏理想篇》 链接 《站在年关的边上(三)——年终总结展望系列之 比亚迪腾势仰望篇》 链接
最后编辑于 · 2023-01-05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贺总,第三篇 就是 比亚迪腾势仰望了吧,估计明天仰望发布后你就出文了 第四篇 构思我想好了,就叫 国企汽车那些事那些人,聊聊 飞凡智己极狐岚图 这四个忘年好兄弟

回复 贺磊写吧,再难也没他们四家卖车难。他们姑且都在坚持,贺总可别被笔杆子难住了

回复 贺磊想看贺总的分析啊,贺总加油新出行加电

回复 贺磊写写也无妨 听听也很好

回复 楚九江难写啊。得罪人

聊这几个品牌,贺总得罪的就不是几个朋友了,

贺总写写长城吧,这两年的大起(也不算)大落(这算是),肯定会有更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2023年,许多传统车企里会冒出一个个“深蓝”、“埃安”、“极氪”。大家会看到全球更多传统车企在新能源车上的发力

深蓝真是长安集团大力扶持了

上汽,北汽,一汽除外

感觉极氪是愈发有自己的节奏了,国补退坡的应对蛮好的。目前剩下的短板可能也就辅助驾驶了【也不算很短】。我自己对这辆车的私心就是雅马哈音响太拉胯,其他真的不错。

中型suv和极氪版揽胜都是24年的了,和今年没关系

极氪第二期内测车友表示到目前NZP暂无消息啊。。。

在传统车企的体制和包袱下,用新势力的速度在奔跑。 贺总这句话,真的是对极氪这一年最佳的写照。用户在这里发声,也是希望极氪能越来愈好!

集度很多人担心生命长不长吧

极氪的轿车非常期待

看好集度,很赞同它将会是一个黑马。广州车展上已经初露锋芒了,展台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