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成为G9首批车主,目前只看了展车,国庆准备去试驾看看,如果试驾的效果符合预期那就签了。 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讲讲我选择G9的几个理由: 1.前沿技术(800V+激光雷达+高算力) 半年前我在社区里发过一个帖子 链接,咨询过@飞机先生 @小白同学 购车建议,当时有一个重要关注点是 22 年购车(最后一年免购置税)还是 25 年购车(竞争新阶段,技术更成熟)。 新能源车的技术变化非常快,2-3 年就是一个大换代,在 22 年这个时间节点如果要买车,还是希望能买到一个 3 年后不落伍的车,目前量产全车800V+激光雷达+高算力的 SUV 就只有小鹏 G9,这个配置放在 25 年仍然是一个市场主流配置,所以其他车型基本不在考虑范畴内。 2.驾驶品质(空悬+4 驱版本) 车评圈公正客观的KOL不多,十万公里长测的王垠和38号车评中心是我个人比较信任的车评人,38 号发视频点评了 G9 链接,对动态驾驶品质给了绝对好评(含 2 次负责),考虑到 38 号历史对电动车的评价都很低(比如对蔚来底盘和空悬的评价),能拿到这个评价说明在这个价位 G9 的动态驾驶品质确实做到了接近完美。 作为掏钱买车&每天要开车60公里的人,还是希望把预算花在提升自己体验的部分,不是用在车内装修上。 3.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 小鹏强项,期待落地尝试,目前试驾车上智能座舱车机部分比较差,不确定是不是跟6月小鹏互联网中心内部换血有关,希望尽快优化吧。 当然,对于我来讲,G9 也有自己的缺点,主要是有 2 个: 1.营销方案和宣发节奏拉胯,定价差点把自己带沟里 宣发节奏的拉胯大家都知道了,不详细讲了,营销方案的问题就是没想清楚车的宣传方案,比如全车的铝结构、威巴克双腔空悬、德国公司的底盘调教等,换到某头部新势力,能讲出一个更好的故事。 2.车内空间偏小,第五个位置不舒服 车尺寸不小,但看内部空间好像不太大;后排中间位置座位不舒服,不适合载 5 个人出行。
  • 全部评论8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买车还是要买对驾驶员好一点。 让38说好话难啊,尤其是电车

交付不是以签合同时间为准么

我对首批的定义比较宽泛,因为前一两月交付的应该小问题都是一样的。

中间那个位置还不如P7坐着舒服,不过后续可以加个垫子弥补这个问题

别看所有车评人和团队的评价,哔哩哔哩有个老外做的评价才是真实的,还有几个个人的评价都一致。这只是个非运动的合格的舒适车。

明白人,2025年到处都是八百伏

期待你提车以后发帖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