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观点:电池起火或更多无关铁锂有关刀片,车身安全值得更加关注。
1.电池起火不等于新能源车不安全。
我们可以看看懂车帝的视频,整个起火的过程大概是在发生碰撞后静置 48小时后 ,突然发生电池起火,经过后续懂车帝官方回复,起火点在车底, 疑似动力电池起火 。视频中可以看到,首先是车辆底部突然发出火光,工作人员随即使用灭火器扑救,扑救过程中烟雾弥漫,最终起火导致车辆完全损毁。(心疼懂车帝十秒,财产保险买了没?)
这也是网上说的最多的话题,感觉好像比亚迪一直宣传的最安全的刀片电池怎么也起火了,是不是比亚迪宣传的最安全有什么问题,突然感觉很危险的样子。其实并不是这样,这个里面 大家要注意到这次燃烧的前提是碰撞后静置了48小时候后 , 整整两个自然日之后! 在现实生活中,基本不存在这样的情况,如此猛烈的碰撞之后,一般立即会被拖走检测处置,不可能任由事故车辆静置。同时,通过实际的碰撞也再次证明,即便是 如此猛烈的碰撞情况下,依然有足够的时间供消费者脱离车辆,甚至足够施救维修方采取措施。所以,新能源车起火来不及逃生的谣言再次被粉碎。
2.刀片电池为什么会燃烧
按照懂车帝的视频中的解释, 消防部门认定的是发生了电瓶引发的燃烧 ,但是没有细节,到底是小电瓶造成的燃烧,还是动力电池产生的燃烧?但是,在B站视频下方的回复中,懂车帝工作人员表示 “起火点在比亚迪主驾驶位置下方,后续迅速燃爆来自车身底部,都不是小电瓶的位置” ,所以,初步可以判断或更多 可能是动力电池的燃烧 。

在这里,有很多车友会觉得很惊讶, 比亚迪汉采用了磷酸铁锂的刀片电池,怎么会产生自燃 ,磷酸铁锂的物理燃点在500-800度以上,理论上难以发生自燃事故。这里就要和大家解释一个概念, 电芯安全≠电池包安全,或者说电芯安全不能完全代表电池包就一定安全 。

新能源车的电池包是个复杂架构,一般来说,包括盖板、防护层、模组、散热系统和底盘等部分,其中电芯就是装载在电池模组里面的内容, 我们判断其安全性应该更注重的是整体的安全性,而不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就好像一个人住在房子里,我们要判断的是整个房子的安全性,而不是里面这个人有多强壮。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之所以称之为“刀片”, 就是其跳过了模组这个结构 ,直接将电芯非常极限地做成了又薄又长的刀片状以CTP(cell to pack)的形式装入电池包中。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在于, 这种模式省去了电池包内的横纵梁,大幅提高了体积利用率 ,最终达成在同样的空间内装入更多电芯的设计目标。相较传统电池包,“刀片电池”的体积利用率提升了50%以上,也就是说续航里程可提升50%以上。形象的说, 就是原来的房子里面还有隔墙分成了一个个房间,刀片电池里,就直接取消了隔墙,电芯们直接住一起吧,这样就可以住的下更多的电芯。

但是,这就带来一个新的问题, 原来所有的电池包设计都是通过车身和电池系统的结构组合,让碰撞不能挤压到电芯 ,尽可能保证碰撞之后电芯完整。但是刀片电池内由于电池的结构变化,使得托盘设计也彻底改变了。取消了电池壳体结构梁,而 使用刀片电池的每个电芯壳体充当电池的梁,把电池系统的结构强度建立在电芯的结构之上 。为了强化电芯的安全,比亚迪借鉴蜂窝铝板结构原理,上下两面,黏贴两个高强度板,形成蜂窝铝板。把储能件和结构支撑件相互结合在了一起。简单的说, 就是给取消了隔墙的房子里的每个人穿上更坚固的衣服,让大家挤在一起起到隔墙的作用。

但在这次测试过程中,我们看到静止后的电池包发生了自燃,无论是自燃的原因是电池包形变后对电芯的挤压导致的电芯内部化学变化或者外部液体进入破损的电芯, 归结起来的原因都可以推理到电池包结构没有能够在碰撞中给予电芯足够的保护,导致电芯损伤而造成的 。而造成这个原因就是因为上面说到的刀片电池的电芯的结构是直接承接力有关。还是上面的比喻 ,碰撞过程中,把房子挤扁了一点,里面塞满的人自然就会受伤,受伤后的细菌蔓延到了整个房子,最后团灭了 。
但说实话,电池方面的安全其实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并不用特别担心,因为和实际使用场景来说已经差异太大,日常使用的安全性已经完全得到保证,懂车帝工作人员最后也发表了类似评论:
3.车身安全设计或更值得关注
我个人倒是对这次碰撞过程中比亚迪汉的车身安全方面问题更加意外,因为毕竟上面的电池问题其实对普通消费者影响并不算大,但是车身安全问题几乎会让用户无法从车上安全的走下来。在视频中,懂车帝工作人员也对此表示了担心。
具体就细节来看,真的让人感觉有点吃惊,比如在车头部分,比亚迪汉有着非常修长的车身前部,甚至是有更多的发动机舱空余部分,按照道理来说,有着更好的吸能结构,更好避免对乘员舱的侵入,但是碰撞的结果令人非常意外, 在整个发动机舱完全变形,彻底损毁的情况下,乘员舱依然被侵入,尤其是在驾驶员脚部位置 。更严重是在驾驶员侧, 发生了较大的形变 ,甚至在撞击过程中 整个车顶都发生了挤压和形变 ,乘员舱保护性存在明显的短板。
在比亚迪汉在上市之初,曾经对于安全给予过很高的评价,除了刀片电池之外,其车身的安全也是主要的宣传亮点:

其中提到100kg的热成型刚使用量,位居中国汽车品牌排名第一。但是在这次碰撞视频中, 多处发现的形变情况却和预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不仅仅是发生碰撞的驾驶员侧,甚至原理前排的后侧也发生了多出形变, 官方标注的热成型刚区域都发生了扭曲 ,到底热成型钢的作用在哪里,让人非常迷惑。
加载中
4.安全带和多气囊有效减轻伤害
在这次碰撞过程中, 比亚迪配置的气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车身变形较大的情况下,给予了车内乘员最大的保护 ,比如前舱膝部气囊极大的减小了驾驶员大腿部分的伤害,给予驾驶员有效保护。比如说主驾的侧气帘的弹出也给驾驶员提供了更全方位的保护和约束, 必须认可的是比亚迪的这套11气囊设计 , 的确是目前量产的同价位车中气囊防护非常给力的一款 ,安全气囊的保护作用再一次得到证明。
加载中
同样的,在这次碰撞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再次得到证明,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在碰撞发生的过程中,安全带牢牢的固定住驾驶员,最大程度上让驾驶员保持正位并接受气囊和气帘的保护,所以,在这里必须再次强调大家, 安全带非常重要,务必请车上所有乘员系好安全带 。
5.怎么来看到这次测试结果
首先,这是一次 非官方的非正式技术测试,更多的意义是来模拟一次体验,可以说话是一次泛娱乐化的节目,并不是权威的科学考证 。在这样的不同标准的碰撞环境下,所得到的成果并非完全的可横向对比和直接应用。因为不同环境,不同对象发生碰撞完全无法直接用来对比。况且钢铝混合车身和热成型钢车身直接碰撞也存在有一定的争议。

其次,碰撞中发现的缺陷让产品做的更好。 碰撞测试的本身目的并不是为了争夺谁高谁低,更重要的是帮助产品做的更好, 让碰撞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在以后的设计修正中得到完善,从而走向更好 。比亚迪汉达到目前月销靠近万辆的水平,着实不已,尤其是在这个价位上可以买到这样一部EV已经可谓性价比超群,其和极狐车型也存在着一定的价格差异。

最后,巨大的动能带来的伤害。 这次碰撞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这是一场大重量的对决,2吨+的两辆车在较高的速度下发生碰撞带来的巨大动能,几乎无法想象。在日常驾驶过程中, 无论是什么样的主动或被动安全设计,都无法保证避免伤害, 尤其是在车速较快的情况下, 我们还是应该保持监控,遵守交规,全力避免发生安全意外, 生命只有一次,切勿进行测试。
后续更新:
比亚迪已发布声明,也贴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最近使用
我的收藏
大家上传的表情
最近使用
所有表情
一雄同学 Lv.4
XCX CLUB
版主勋章
P7
1XCX CLUB 成员勋章
新出行版主在任期间,可获得版主勋章。
高速路上碰撞之前要不要提前告诉厂商?
关二爷头上的绿帽子 Lv.4
3周年勋章
壬寅虎年限定勋章
唐DM
2使用新出行3周年啦!
2022年壬寅虎年限定勋章,盲盒抽奖中获得。
华为玩阴招不是一天两天了 这次竟然玩到你爹头上了
云海风寒 Lv.1
一堆小号出来撒泼
云海风寒 Lv.1
1习惯于阴谋论
XCX3145B56kP
视频非常清晰,很不错!确实让我看清了一排洞
空腹不能吃饭 Lv.4
500天签到勋章
XCX-MEMBER
P7
连续签到500天勋章奖励
新出行成员勋章,通过分享2024年度报告获得。「限时活动」
比亚迪的评论简直没法看
flyingxf Lv.1
比较公正中肯的评论文章
XCX3928oM47p Lv.2
200天签到勋章
端午节限定勋章
连续签到200天勋章奖励
2022年端午限定勋章,端午期间签到即可获得。
这他妈跟刀片毛关系,标题非要拉上刀片!
辛巴 Lv.8
1000天签到勋章
新出行2024新能源劳动模范
埃安AION S MAX
连续签到1000天勋章奖励
新出行2024新能源劳动模范勋章,通过参与限时线上活动获得。
是其他物质引燃的?
你会唱小星星吗 Lv.3
1000天签到勋章
X9
G6
连续签到1000天勋章奖励
一个字,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前排沙发空着~
还没有人评论哦,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