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颖

吴颖
2022年国庆勋章
2022年国庆勋章

2022年国庆限定勋章,国庆期间签到即可获得。

端午节限定勋章
端午节限定勋章

2022年端午限定勋章,端午期间签到即可获得。

新出行认证:新出行主编

简介:双电机驱动的肉身

关注0 粉丝3166 获赞21180

  • 创作成就
  • 最新
  • 动态
  • 文章
  • 视频
  • 点评
  • 闲置
  • 投票
  • 个人信息
  • 门店优惠
  • 全部
  • 动态· {{circleNum.ins_num}}
  • 文章· {{circleNum.article_num}}
  • 视频· {{circleNum.video_num}}
  • 点评· {{circleNum.remark_num}}
  • 闲置· {{circleNum.sale_num}}
  • 全部
  • {{item.name}}·{{item.contentNum}}

优惠活动

抵扣券

权益礼包

「萤火虫开起来怎么样?」 试驾完萤火虫之后,我内心是喜悦的,并且是有记忆点的。我简单分成几个板块说说。 首先一个,样子。 实话实说,实车比照片好看,因为照片往往都是平行视角来看,你的关注点就会放在大灯上。但是这台车很低趴,成年人都是往下看,刚好看到了车前脸到腰线的线条部分。好看。 其次,动力。 参数账面最终定在什么位置我不知道,这一次属于盲测。舒适和运动模式,都可以随便切换用。舒适模式,加速踏板一半之前都是“德芙”,后面一半有着澎湃的动力跟随。它不冲,也不慢,丝滑的像一个小精灵划过你眼前的感受。 这里要表扬的是,我很喜欢它的方向盘。尺寸小巧,和我电视游戏机的模拟赛车方向盘很接近,甚至我觉得有点像我之前摸过的 F1 赛车方向盘的大小。很舒服,而且打多圈的时候不累。 车身姿态的更随性很好,有德系车的味道,甚至你会愿意切换到运动模式,给足快感。底盘的上限很高的,比一般 10 万块钱的车更扎实。可以看出,用料比对手多 15% 的优势就在这里。 至于 NVH 方面。 有点摸到 20 万级别的隔音降噪水平,算是不错的了。 最后就是动态的时候,第二排坐着不会晕车,这点很好,符合家庭精品车的需求。 不过我还是要提几个建议。 1、这车很适合做小钢炮,小钢炮。 2、这台车很适合改装,应该有改装套件。 3、这台车可以更个性,例如在涂装和视觉上,有更多的冲击力。 目前保密协议只允许我分享这么多。期待下一次的新信息。

吴颖 点赞 13 评论 22

萤火虫连续剧持续,马上又有新内容了。

吴颖 点赞 1 评论 7

FireFly 萤火虫最新消息,从 Daniel 的解读中有几个核心的信息点: - 驾乘体验 后置电机,五连杆独立悬架,底盘的标定风格是灵活舒服,相比以往传统的“小钢炮”,萤火虫更适合城市的驾驶,尤其是多路况的适配。在路面颠簸的处理做的很好。 在不泄密的条件,结合我自己的体验感受。我也是 MINI Cooper S 的车主,对比 MINI Cooper S,萤火虫的优势在于你可以 100% 的时间把它当作你的两点一线的工具。不需要有任何的负担。 悬架比 MINI 舒服太多,我下意识的看到减速带减速,同车的萤火虫工程师说,吴颖,真的不需要,你过吧。我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理解,屁股离开座椅再被狠狠的打下来,可能是我现在腰不好了,我的确受不了这种冲击,后面 MINI 使用的频率也开始越来越少。但是相比 MINI 的硬, 相比那种开着需要勇气和体力。我觉得萤火虫的确是 100% 称职的代步神器。 动力一点不弱,绝对比 1.5T 的小钢炮犀利。这里扩展说数据账面和实际体验是完全不同的,要看的是每一匹马力驱动多少重量。在萤火虫上,马力和重量比是很欧洲车的,也就是匹配度很高,很带劲。 转向结构更是我好评三连,方向盘的尺寸小巧,而且手感巨好,一把就过了 90 度弯道。掉头和灵活转向,这个方向盘的圈辐恰到好处。驾驶部分,我给好评。 - 空间巨大而且储物格很爽 我以前对小车的理解是?能用就好了,你能理解相互妥协的感受。一个杯架,一个小储物格,当你需要接家里人的时候才发现这车坐不下了。对,一台小车的确首先要悦己优先,但是相互妥协的多了,就会形成厌倦了。 几个行李箱,四个人出行,一点难度都没有,这就是萤火虫大空间带来的优势。并且它还有一个独门绝活,储物格真的好多。我看到的一个隐藏配置版本,居然在座椅下方还有一个藏私房钱的地方,好家伙。 前行李箱还可以养鱼,后行李箱满足多元出行。至少目前我还没有看到有一台小车可以做到这样的体感。 前备箱的容积是 92 升,干湿分离,后备箱的容积最大可以拓展到 1250 升。 因为转向系统前置,后驱电机紧凑,类似于壁虎的驱动模式,和驱动相关的硬件尽量向四个轮子布置。匀出更多的乘员舱空间。 - 智能 车机系统是真的好用,基于蔚来开放平台作为支持,软件上层为萤火虫团队打造,我觉得比 MINI 的车机更好用,而且很时尚,很多操作都是我觉得 iPhone 上才可能有的。新的车机伴随的是新的语音名字,这个名字,很容易上口。 - 安全 结构安全大于一切,小车安全的天花板级别了。刚才用料相当扎实,全系标配 9 个安全气囊,2000 兆帕的后防撞梁。几乎能顶到头的,都已经顶了。 这台车的做工和用料相当扎实,给我影响非常深刻。 值得期待 4 月 19 日的上市。我觉得肯定会有很大的惊喜。

651
吴颖 点赞 8 评论 12

这几天,我放下了手头上很多台车,主力开腾势N9,几个心得: - 确实是一台好车 我们先放开外观设计不说,因为每个人的审美不同。重点在于技术和体感,这是我觉得 50 万以内,真正把方方面面都做得细腻的车。要舒适,有舒适。要驾控,有驾控。要空间,有空间。身边的人体验完之后,口碑满意度 99%。 - 技术很强 全新的 DM5.0 易三方,动力彪悍。演示了圆规掉头,身边人基本拍手称赞。每天都用的“极致转向”,让我那邻居路虎大哥很是羡慕。 - 配置真的很高 我真的很难一个个去说,我每天用的是第二排电动遮阳帘,很舒服的空调系统,很保真的音响系统,以及比较智能的车机系统等等。这些我都很满意。 - 智驾绝对是第一梯队 城区智驾已经开通,我现在家到公司,可以全程智驾,很舒服。 你说有没有我认为不好的地方?有的。 - 行李箱门开启需要的空间比较大,而且行李箱边缘有尖角,容易打到。并且关门的声音不好听。 - 车机系统还是太复杂了,很多功能都要找很久。 - 的确有空腔共振的问题,但是据说在下一个 OTA 版本可以解决。 - 电动踏板的速度还是慢了点,而且电动门的逻辑有点怪,主驾驶车门打开的时候,我想给后排样式电动车按下门把手的按键,结果全车车门关闭锁车。希望下一个版本可以 OTA 软件的细腻度。 - 38.98 万的尊荣版,优选的预产版本不带第二排屏幕,选装第二排屏幕要等 3 个月,这个难受。 软件层面都可以期待第一次的 OTA 解决,据说很快就上线 OTA 解决已知问题。 综合来看,这台车油耗低,性能高,好开,好坐,空间灵活,配置高,底盘技术高。我实在很难去拒绝这样的一台好车。真的是好车。

吴颖 点赞 4 评论 2
视频 新出行原创

新车开箱 | 试驾蔚来 ET9 当下能买到的面面俱到新豪车

如果要把蔚来 ET9 每一个细节都讲清楚,可能需要一天时间,甚至更多。因为这一台车蕴含着太多的旗舰技术亮点,每一个细节都能讲。这一次试驾,我重点讲几个方面: - 再一次体验 ET9 发现了这些细节 - 线控转向真的很容易上手,很好用 - 天行底盘的质感给我带来很大的惊喜 - “香槟塔”模式真的量产,立刻测试 - 第二排乘坐的感受是超越很多高级车 谢谢收看。

吴颖 点赞 5 评论 9

腾势 N9 电耗/油耗测试报告来了。 我们这一次的测试条件: - 天气 22 摄氏度 - 车内 2 人 - 空调 23 度两挡风 - 正常驾驶 项目总结: 「纯电城市续航里程」 我们一共行驶 100 公里,实际表显消耗 99 公里,计算出达成率为 101%。 「亏电 30% 高速 + 70% 城市油耗测试」 一共行驶 101.7 公里,表显油耗 5.2 升/100 公里,实际加入油量 6.48 升,换算出 6.37 升/100 公里油耗。 「纯高速保电油耗测试」 一共行驶 114.5 公里,表显油耗 6.3 升/100 公里,实际加入油量 8.76 升,换算下来 7.65 升/100 公里油耗。这里需要备注一下,出发电量和结束时候的电量保持一致。 从整个测试结构来看,腾势 N9 的表现实在是太优秀了。对于一款全尺寸,3 吨 SUV,3 电机 SUV,6 升出头的油耗,的确是技术带来的革命体验。

150
吴颖 点赞 6 评论 7

全网独家实拍问界m8静态体验。

294
吴颖 点赞 4
视频 新出行原创

全球首测比亚迪汉L和唐L 动态和续航都帮你测试了

3月17日,比亚迪2025年开年第三张王炸,超级e平台。率先搭载超级e平台的车型:汉L和唐L。在 2025 年 1 月,我们荣幸的参加了比亚迪 2025 年冬季测试,其中就有汉 L 和唐 L 两款车型。这一次,我们牌面巨满,把两台车直接开起来测试。 本期节目您将看到: - 什么是“超级 e 平台” - 汉 L 和 唐 L 有哪些特点 - 汉 L EV 500kW 后驱版实测 - 唐 L DM-p 全球首测 - 汉 L DM-i 续航油耗测试 感谢收看。 (拍摄/剪辑:吴颖)

吴颖 点赞 5

19号,大家来看全球首发的汉L和唐L动态测试报告。

吴颖 点赞 5 评论 3

【比亚迪开春第三张王牌,也许是行业最炸裂的王牌】 3月17日,和以往一样,我提前了 2 小时抵达迪厂,见了一些工程师朋友,也亲眼看到了比亚迪汉 L 的兆瓦闪充实测,5 分钟充 400 公里,峰值功率 999kW。和我下午说的一样,兆瓦快充是掐秒计算的。秒钟转了 5 圈,补能续航 400 公里。这是我从业以来,见过的,最快的充电速度,10C 充电倍率。 旁边工程师朋友点了点头:“其实我们还能更快”。我追问了一句:“还能多快?”。 “这个桩设计的功率是接近 1400kW,如果电池容量匹配的话,真的可以吃满这个桩。但是权衡了成本和车型的考虑,最终定在了 999kW 功率。” 要建一座这样的充电桩,难点在哪里?要实现这样的兆瓦闪充,难点在哪里? - 全链路的全域 1000V - 从充电端到电池的电润滑 - 从电池内部电阻开始润滑 - 从驱动单元作为升压单元 - 从 1500V 耐压碳化硅芯片开始整合 这样的技术,比亚迪花了 20 年积累研发而成。你可能说,别人也可以抄袭。但是要知道,目前供应链上,能实现全链路支持 1000V 的少之又少。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品牌只能卷起袖子,从最底层的开始做起。但是他们能改变的是全域电气化架构,不能改变的是电芯形态和电芯自研。 比亚迪恰恰吃到了电芯技术的红利,从 20 年前锁定“磷酸铁锂”作为主路线,绕开了很多不必要的弯路。从第一代刀片电池,电池密度 140Wh/kg ,到 165Wh/kg,到今天看到的第二代刀片电池预计超过 180-190Wh/kg。 不过能量密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解决了电芯化学成分,让电芯内阻更小,并且已经做到了液态电芯的上限,为下一步的固态电池打好了基础。刀 2 最大的优势在于真正实现了 1000V 稳压,设计物理结构支持最高 1200V ,峰值耐压达到 1500V。意思是,其实迪厂还是留了一手,没有把上限推得那么高,考虑到 10-15 年的长生命周期。 很多人会觉得,在高电压和高电流中,电池的衰减一定会大。事实上是,当电池包在高压和高流状态,系统热量高才是最伤害电池包的性能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单纯从现有的“液冷”无论走 10 路管道,还是双系统通路的管道,都是无法有效压住温度。迪厂借助比亚迪电子的思路,把空调系统的冷媒作为了一个强而有效的降温渠道。1000V 高压的空调系统,在今晚发布会上一共提及了 3 次,可见有多重要。这是一套通过整车全链路闭环的散热系统,通过冷媒的流动,在刀 2 的上下两层表面带走热量。相比以前我们看到的三明治绕电芯周围的 5C 电池散热不同。冷媒走的管道更紧凑,而且可以在管道周围布置更多的绝缘体。哪怕电池在受到外部压强的时候,这些管道也是增加电池包强度的关键。拆分整个电池包会发现,在 1000kW 功率时,电池包的整体温度是可控的,在 10-70% 的充电范围,依然可以保持超过 500kW 功率。这就是通过给电池降温,带来更快的充电功率,和减少电池衰减。 一套充电站得多少钱?迪厂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经销商有一些传言,不过也不是最真实的。从消息层面来看,这一套的研发自主权都是在迪厂手里,去掉了很多的中间商,变电站、适配电网、充电桩、冷却线等等,都是来自迪厂。我想说的意思是,成本完全是可控的。 并且今年目标是 4000+ 座,其中有接近一半会在全国经销商处开始铺设,核心是王朝网的经销商。另外一半,会融入社会资源投入,主力覆盖高速和城区热度高的位置。 在某些电网条件较差的地方,或者是老旧城区的位置,迪厂会牵头使用蓄能电站方案,解决兆瓦闪充的建设。这一切都是迪厂自研自产自用,成本可控。 所以,今晚看到的汉L 和 唐L 搭载的,其实是比亚迪 20 年来电技术研发的结晶技术。双 L 等的就是这个技术,足足等了 16 个月,最终验收和量产。 最后,我们再来梳理一下比亚迪旗下几个品牌的技术路线: - 海洋:全民智驾,DM-i 开启 2000 公里新篇章,更年轻,更活力,e 平台 EVO 架构解决了末端充电慢的问题,以及冬季充电慢的问题。 - 王朝:超级 e 平台,全新一代 DM-p 即将到来 - 方程豹:DMO 是价值核心 - 腾势:e 三方解决全场景全功能的出行需求 - 仰望:e 四方是永远的神

12
吴颖 点赞 2

我们的长测车到啦。{:机智02:}

吴颖 点赞 3 评论 3

看了很多朋友在发蔚来第三品牌“萤火虫”的最新官方图的点评,我也深度讲讲,我的感受。 Pure。 Pure 纯粹,是一个关键词。 第一眼看到萤火虫的时候,对,的确会有点,它很特别的感受。当你第二次,乃至和我一样三次看到实车。一切的耳边对“怪”的评价不翼而飞。反而你会觉得,它是 Pure for 未来。当我们第一次看到 iPhone 用三摄,到今天你还觉得 iPhone 三摄怪异吗?也许今天,我们会觉得,这就是一个“标志”、“符号”,“象征”。 精品小车就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设计,而不是趋同。 因为无论我们年纪在什么位置,而我们对年轻、时尚、潮流的追求,是新颖的、有个性的,独特的。 它的确做到了。 换一个角度去看,我们把视觉放在从三楼往下去看,这是我一直强调,高端车不仅要从水平面上看高级,更重要的是从上往下看的时候,有高级感。 而萤火虫的顶部高级感在于第一个平整,天窗的黑色一整块包裹住车顶,很巧妙的用了“灵动尾环”把尾部包裹起来,很特别。 如果把它放在别墅的小院子里,你和家里人和朋友的谈资会源源不断。 这一次我们了解到,标配 18 寸的多辐式轮毂,为车身的运动质感加分。 对了,别忘记,它拥有同级别相当小半径的转向,哪怕在 18 寸轮上,也能做到。 萤火虫最近频繁发布官方照片,似乎离上市越来越近了。 接下来,我们要转换到内饰视角、和技术视角,来看看,更不一样的:Pure,高端精品小车,萤火虫。

6
吴颖 点赞 6 评论 3
你已将对方拉黑,无法查看其主页内容
由于用户设置,你无法查看其主页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试试换一个关键词搜索吧
已加载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