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售/即将发布车型
- 在售/即将发布
车友点评
社区动态
-
#飞机先生#从利润转正上浅谈理想的“失与守”: 1、三季度我们为大家整合了三家财报对比,而在四季度上看,理想和蔚来两家的区分也愈发明显。 理想的经营效果与预期的相同,实现了首次季度利润转正,季度净利润为1.08亿元,上一季度为净亏损1.07亿元。 而蔚来的亏损在逐步扩大,净亏损 13.886 亿元。 这两个数据的走向也反映了很多问题,也引发了部分争议。 2、理想看起来在支出控制上很完美,账算的很漂亮。但在“激进”的资本市场中,“抠”也势必也会带来反向作用,例如在技术、运营等中的投入以及对外资本的吸引力,这是具争议的。 3、今晚刚和一位老唐车主聊,他说几年前第一次看理想发布会就觉得这车太完美,例如和老唐一样“体重”的理想,油耗能控制这么低,价格也很诱人。 恰好前几天跟一个老凯美瑞混动车主说了同个话题,他觉得理想那套系统其实比丰田混动用起来要好得多… 反过来看,单打独斗的理想能活着,且活的挺好,有很多因素都不可或缺,其中包括它的中大型定位、MPV 式座椅布局、三联屏等,而另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也是增程。 如果理想出来的时候是一台纯电的理想 ONE,可能销量要打个对折。 4、而我们也在思考,当时我们最不看好的 MINIEV与最看好的 25 万内黑马的 ID.4,两者好像都走了相反的路。 很大的原因可能是我们对产品的定义与市场的定义是两码事。五菱的精准定位是团队花了很长时间的市场调研,而不是简单的便宜再便宜。 理想显然也是,一个单品的成功需要了解市场的真正需求,而李想个人“产品经理”定位发挥很大的作用。 5、当然,理想还是有风险的。 ONE 在燃油时代推出,肯定是一个杀器。但在新时代中,理想面对的用户群新增很多智能化等购车因素,此外还有面对蔚来的多产品高服务、小鹏的智能打法、特斯拉等多个玩家。 另外是我们熟知的,理想确实来不及预料纯电时代推进的速度。内部信中提到的纯电、400 KW超充,还有落下的智能化。(2020 年的研发相比 2019 年下降 6%) 而理想的产品计划,新产品在 2022 年,纯电产品在 2023 年,空窗期的“空洞”留的很大,而恰恰理想却只有单品…. 6、最后是充电网络与门店,理想零售城市覆盖率上显然不及其他家,这对销量其实有很大的打击。 而充电网络的抢占战中,理想也是丢失的。蔚来已经逐步在一、二线城市中,同步布局低线城市不断加速,在财报中也强调了要在“偏远地区、别人不去布局”的地方去建设。 7、在智能化与纯电动化到来时刻,理想其实是妥协的,看客们似乎都在嘲笑它的偏执,但我也相信它正站在镜子背后,以一个产品经理的身份正揣摩着一个新竞争下的“理想”新品..
-
总结理想电话会议的关键信息点以及小思考: 1. 2022 年后每年会发布两款产品,实现 15-50 万完成覆盖。我们猜测是理想 ONE 改款车型以及 X01,这意味着今年理想 ONE 不会迎来改款。但还是希望理想能够摊开讲改款的事,让市场去猜会丢失更多的用户,而另一种可能是理想内部可能也确定不了这件事。 2.另一个是新平台与新产品:未来的核心方向是替代燃油车,高压纯电 Whale 平台主打大空间,高压纯电 Shark 平台主打性能,还有延续第二代增程平台。其中增程不考虑磷酸铁锂,目前纯电会考虑,正研发两种电池系统。 3.超充布局:高压平台的意义是充电速度与体验的提升,这次李想也进一步做了补充,包括: 4C 充电倍率以上的电池,这个电池供应商还没提及,但李想表示会参与其中的研发; 使用碳化硅的电驱动系统; 优化热管理系统,400KW 的速度不是一个瞬间,需要确保充电速度保持在较高的功率上,包括适应超低温环境; 高功率的充电网络,500A、400KW 充电设备都是需要自己研发。 未来除了国家公共超充,理想也会布局超充网络。 4.李想谈及与科技公司的竞争力:理想渡过了 0-1 的艰苦岁月,而科技公司也必须去经历这个过程,李想提到做一个车型需要 4 年的研发加 1 年的市场考验,而当科技公司在 0-1 阶段时,理想已经在 1-10 的高速发展阶段,理想还是具备优势。 5.服务网络扩展:店面上今年将达到 200 家零售店,覆盖 100 家城市,而这个计划也是为 2022 年新款车型做准备。 6.上海政策影响:目前上海地区占据理想销售的 9%,而非限牌区域占据销售量的 65%,这个数据与此前提及的一致,但理想表示会与上海政府等机构继续洽谈。 而这也呼应了理想将加速纯电动车型的研发落地。 7.研发投入将翻倍:2021 年钱将重点花在研发上,包括升级系统以及探索更多可拓展性,包括计算平台、自动驾驶等。而成立的上海研发中心就是看中地区性优势。 8.小点评:虽然理想此前多次提及到增程市场的包容性还会持续几十年,但从目前上看资本并不认可这件事。而“落下”的纯电市场显然是不利的,市场与政策环境变化之快,而当纯电产品快到来的时候,ONE 显然也迎来了改款的“纠结”。 而如果按照原计划的 2022 年迎来改款的话,今年会是“难过”的一年,包括理想单产品的销量与竞争性,而 2021 年会有很多新产品与智能驾驶出来。 理想需要补回纯电市场份额以及布局充电基础设施需要有更强、更先进的市场技术性,但这其中还受限于电网以及电池供应商等多元影响,不确定性有点大。
精选内容
-
受春节季节性因素影响,蔚来、小鹏、理想2月销量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行车智 点赞 13 评论 6
-
2 月交付 2300 辆 理想汽车公布 2 月交付量
富兰克林 点赞 5 评论 1
-
理想免息来了
糖水陀螺 点赞 4 评论 0
-
理想ONE车主试驾岚图FREE
理想嘉-大D 点赞 14 评论 28
-
李想为理想定下的“2025战略”,很理想!
车情发布 点赞 7 评论 3
-
2022 年起每年发布两款车型 解读理想汽车电话会议
飞机先生 点赞 10 评论 8
-
不负每一份热爱 - 呆呆和他的理想ONE
呆呆阿呆 点赞 21 评论 31
-
现金储备达 298.7 亿元并首次实现季度净利润转正 理想汽车 2020 Q4 财报发布
富兰克林 点赞 5 评论 6
-
李想:2025年,拿下20%的市场份额!
行车智 点赞 6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