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001 NZP智能驾驶测试报告 17条
文章

七月初的时候,我开始了NZP内测。到目前为止测试了2个多星期的时间,分享一下整体的测试结果。

车机版本:4.3 NZP beta

NZP开启后的领航范围:城市区域内,大部分的高架\高速\快速路段。(大部分江底隧道会自动降级为LCC)。

NZP地图层级:车机高德地图(非高精)+ Moblieye REM众包地图 (自动联网实时下载,因为提前下载会有地图过时风险)。

先说优点:

1、变道积极、主动。没有道德和尴尬焦虑,基本上跟着REM(Moblieye)大数据和实时车流选择最优道路。有时候变道完了,旁边车道是空的话,又会马上再变回去。就算驾驶员尴尬,它也不会。

2、效率优先,能跑快的条件,一定给你顶着大数据车流限速跑。而不是死板地跟着路牌限速跑上限。

3、遵从RSS(责任敏感安全)标准,遵从【不要追尾】、【不要贸然加塞】【不要刻板使用路权】【不要在视野受限区域做冲动决策】【如果可以避免碰撞、就必须不引发另一次碰撞】这些原则,能最大程度避免和其他车辆发生碰撞。

4、路况通畅的情况下,高架、高速巡航体验平顺,弯道体验良好,很少发生弯道接管的情况。

5、羚羊避险做得比单独的LCC更积极一些。遇到大车,更容易触发车道内主动避让的功能。

6、对于加塞、并线的车辆,大部分时候都能做到比较好的识别,应对策略相对平顺。

7、经过和工程师交流,从理论上来说,因为目前ME使用的算法对算力本身要求不像BEV那么高,所以结合Q5H的算力,001这套纯视觉的智能驾驶系统,目前远没达到能力上限......

说了这么多优点,接下来是喜闻乐见的环节。

问题:

1、对于从匝道连续汇入的车流,当前版本NZP的提前量留的太少,应对策略容易让驾驶者没有安全感。尤其在车流量又大又快的路上,如果走在最右边车道,汇入的车流可能会引发较为急促的刹停。在此之前,大部分驾驶员会因为缺乏安全感选择手动介入。

2、如果在最左边快速道行驶,NZP很容易让车辆在这根车道,保持右侧行驶,非常容易接近右侧车辆。发生这种情况时,NZP则会一定概率出现画龙的情况。

3、每次开启NZP时,NZP很容易会因为急于修正车道居中参数,大幅度转动方向盘(低速时更为明显)。这是NZP的一个特点,但从主观感受来说,不太好。其实可以在开启NZP后缓慢修正居中参数,减少突兀感。

4、可能是为了防止错过匝道口,接近匝道出口大约2km-1.5km距离的范围时,NZP不会再进行主动变道、超车,此时ALC也会失效,手动拨杆也不会进行智能变道。所以很容易会出现,前方有乌龟车缓慢行驶,而本车只能被迫跟行的情况。这种情况,也容易让驾驶员产生接管的冲动。

5、变道策略中,个人感受,NZP给REM大数据分配的权重,大于对当前道路环境的判断。所以时常有一定概率会出现,本车道前方无车,车辆却并入了一条拥堵车道的情况。

6、部分匝道出口,车辆的变道角度设置得比较激进,会发生刚到出口引流线,就突然大幅度转向,变道驶入匝道的情况。这个问题已反馈给智驾工程师,已确认策略需要优化,计划下版本改进。

7、因为NZP是完全依赖REM,而非高精地图,因此车机网络条件是否正常,成了NZP是否能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我的建议是要么更换车机的网络运营商为移动,要么就是给REM扩大提前下载的时间范围,尽可能减少因为网络不稳定出现的降级为LCC的情况。

NZP降级LCC

8、NZP大屏动画,邻车会发生一定的抽搐感。待优化。

不算优点也不算缺点的

特点/彩蛋/XX:

1、在收费站附近时(10-50m范围),NZP会自动退出,让驾驶员接管。这个逻辑是没问题的,毕竟当前NZP只管你到高速、高架。但是现实情况是,如果车辆经过的高速/高架/快速路,旁边刚好也有个收费站(比如崧泽高架路、沈海高速),NZP依然会自动退出,出现需要驾驶员接管的情况......

2、偶发性在有复杂高架桥的地面,也会出现NZP可使用的标志,我也确实成功激活了地面NZP(地点:上海延安东路大世界附近).....不过,行驶了2个红绿灯后,NZP就立即结束了。这是否证明,从技术角度来说,NZP已具备了城市行驶的功能?

在大世界地面开启了NZP…

总体感受:

只要不是高峰期这种密集车流的情况,NZP的体验还是非常平顺的。它有一套Moblieye独有的策略特点,我更喜欢叫它【耶路撒冷开车法】,能同时遵从RSS和效率优先的原则。所以我非常喜欢在长途开车时打开NZP,它能在LCC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驾驶者的驾驶疲劳,增加安全性。

但是对于城市内密集车流的情况,NZP还要继续进行较多的本地化优化,在【RSS】【效率性】的基础上,增加较大权重的【舒适性】和【安全感】标准,这样一来,相信能让NZP更像一位老司机。

主观评分(10分制):

非高峰期:8分。

高峰期/堵车环境:6分。

以上内容在发文时,我已同步至智驾相关高层和工程师。如有说的不对的地方,我会偷偷改的=。=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45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纠正一下错误:极氪的NZP不是基于ME的众包地图,是吉利的图商“朗歌”,ME的众包在过来法规不允许

具体可看,飞机先生和极氪大白团队的对话

回复 一盒肠粉这是两套完全不同的方案,一个依赖专业设备采集图,一个是通过车友跑图数据上传,不是制图公司干的事

回复 一盒肠粉这不是信息问题,是技术问题;高精度地图包括两类,静态地图(车道基础信息)+动态地图(驾驶行为信息);目前极氪国内依赖于朗歌的静态和动态采集,这里并不是用的REM技术,极氪有能力更新地图信息,其实是给朗歌给的地图地图底信息打补丁,极氪的更新是对动态信息的更新,包括车友的行驶速度,历史车流等等,但这只是地图的一部分,基础还是在朗歌的图层上,依赖专业采集车辆去跑图。而REM是结合车载摄像头采集的信息,绘制高精度地图,这个在国内,有法规风险,极氪目前并没有用,也不存在极氪把REM给朗歌的问题,因为REM是Me的技术,和极氪无关

回复 夏天夏天所以我说你获知的信息有问题,昨天我直接把你的话给他们人看了,你说的是错的。ME把技术环境给到了朗歌,不存在当前地图跟ME无关的情况。

回复 一盒肠粉请同步求证一下这个 REM地图是极氪车主 们还是朗歌车队跑的

回复 夏天夏天郎歌可能按照 me 的 rem 地图格式让自己车队跑好,整合成极氪采用的 me supervision 架构让 NZP 能跑起来,而不是车主们跑出来的。如果不是 rem 地图格式完全可以用蔚小理们常用的高德高精地图数据。只不过这些不是 nzp 支持的地图数据格式,两个架构设计出来的东西。

回复 TheOne这个应该不会,高精度地图主打的一个就是通用,用户层接口是一致的

回复 夏天夏天国内高精地图数据要比REM数据丰富得多,数据通用性也需要系统兼容,极氪me系统也不至于用朗歌这个少得可怜的两个城市数据

回复 一盒肠粉我严重怀疑地图只是朗歌的少部分车队跑出来的而不是大量车主的地图。因为现在从测试来看经常发生地图断点跟其他厂家采用高精地图方案的表征一致。如果是大量车主跑的数据上海这点高架数据早就被车主们覆盖不计其数遍了。

回复 TheOne虽然地图格式环境等都按照 REM 来跑让 NZP 能够跑起来,但众包和厂家来跑是两个维度多个数量级广度和深度之间的差异了。

回复 夏天夏天他那个文章自身存在矛盾的信息,上面说的没有采集,下面又可以更新地图,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模式

回复 XXXcx有问题。实际上是ME把技术给了朗歌,朗歌来负责制图。然后极氪智驾部门做对接,提供优化和迭代需求。

回复 一盒肠粉我个人对这段话有两种不同可能性的理解,一种是和你说的一样,REM的技术落地是完整的,但是地图信息并不被me所获取,由朗歌使用me的技术进行封闭的地图数据处理,只有一些用来优化系统开发的数据被送到me,而相对的是海外版的极氪上,地图也会被me拿到,这就是所谓的“极氪和 Mobileye 国内合作不是在采图,更多是数据”;第二种可能性是限于法规,rem落地确实不完整,无法合规实现真正从零开始的众包绘图,由朗歌自己内部用极氪离线跑出原始版城市地图后送审,过审后开通对应城市nzp,然后车主在日常使用中supervision可以更新地图的数据送到朗歌,由朗歌定期整合,更新rem数据,如此循环,这种模式在地图鲜度上肯定比满血rem少差,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回复 XXXcx数据不出境是最起码的要求更何况是地图这种极其敏感的数据。我的理解是 ME 把一整套地图系统交给朗歌,而朗歌只能通过自己控制的车辆进行地图数据采集而不是通过极氪所有车主进行采集。这样数据集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新鲜度会差很多。而朗歌也只能像其他图商一样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维护这套高精地图。

回复 TheOne对,如果是朗歌自己组建车队去采,其实和其他高精地图就没什么优势了。现在最大的疑问就是,从合规方面考虑,即使朗歌作为一个有资格采图的主体,是否可以把采集权分配到普通车主的车上,实现最高的效率。另外关于为什么采图进度这么慢,我感觉可能是SD MAP和REM的对齐存在比较大的难度,之前看42号车库关于nzp的视频,极氪的人话外的意思好像现在地图对齐之类的工作还是人工搞的,不是自动

回复 XXXcx我觉得如果是完整的数据那么 REM 设计之初就会解决对齐问题,ME 不会没想到这个。手工对齐数据恰恰很可能证明了数据的不完整以及数据的稀疏,如果是大量车主跑出来的地图人力去做对齐是不可能的。这也是我对 REM 完整的另一个疑问。总结一下就是为了满足监管要求同时套 REM 机制,这套地图在数据的规模和完整性上都有缺陷。如果属实这是一个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 但愿我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回复 TheOneREM本身是有众包数据自动拼接对齐算法的,REM地图的生成应该也基本是完全自动化。我的意思有困难的是高德的数据和REM数据的对齐,导航路线的数据是来自高德,nzp运行依靠rem,即使他们都可以转换为GPS定位点的数据来实现数据的通信,但是作为源数据完全不同的两个系统,GPS数据一定会有明显误差的,如何保证高德导航上的某个路口在rem上也是准确出现在那个位置,而不是提前或延后了20米,感觉是一个比较大的技术难题。而以前那些第三方高精地图的方案就没有这个问题,他们的SD和HD地图都是同源数据生成,天然就是对齐了的

回复 XXXcx理解你的逻辑,我不明白这个问题从春节延续要现在尚未解决。同样,如果是真REM,那么直接采集用户使用高德导航时候的地图数据配对完成就可以。 换句话说车机发同一套gps 给高德SDmap sdk和REM,同一厂商的 sd hd 地图会有除 gps 之外的校准机制?

回复 TheOne可能他们都是人工手改的,还要去实车跑验证,所以很慢,而且有可能是整个城市一起,而不只是快速路。至于地图对齐的办法我感觉还是只有用算法验证,验证不通过的地方上人工,最后还要全量的实车测试,你说的办法不太可行因为车机从导航拿到的数据是一个没法验真保证可靠性,比如导航说你在辅道你不一定真的就在辅道上,更不可能直接用这个信息来做地图对齐。

回复 XXXcx不是从导航拿数据,我的意思是导航的 GPS 数据也是车机传给它的,收集众包数据的经纬度也是车机给的。就算是同样高德的 sd 和 hd 地图也应该是通过 GPS 经纬度对齐的。

回复 TheOne不不,我理解你大概的想法,不过这两个性质不一样,虽然车机发给两边的数据是一样的,但是在导航那边是把gps数据放进高德自己收集的已有数据里面匹配,rem是直接基于gps数据生成地图。导航是可以容许相对高的误差的,但是做地图对齐时要求的精度应该是很高的

回复 XXXcx我知道你说的GPS 精度,这个问题应该从春节甚至方案规划的时候就暴露出来了,怎么能至今还是手工去做对齐?匪夷所思

回复 TheOne我又去把42号的视频看了一遍,我感觉他的意思是到目前为止,自动化的程序还没有成品开发出来,全靠人跑

回复 TheOne正常,我感觉这个东西需要me来配合开发,还要涉及到高德的数据对接,还要考虑这套东西以后在全国的可复用性,再加上本身的技术难度,也是有可能的,毕竟nzp的基础功能都还没做好,这个应该只有挤时间做

回复 XXXcx已经吹了三年牛逼延迟了两年,还在手工对地图,正常公司干不出来

回复 TheOne要不是被me秀这一波,极氪也不会急匆匆地上马自研了

回复 XXXcx你说的第一种更贴近实际情况。在执行过程中,在哪里跑图,搜集哪里的信息,需求是由极氪提给朗歌的,朗歌再进行执行跑图。但如果是NZP策略本身有需求,则是跟ME进行对接。实际上这种合作模式我个人觉得非常累,效率也受影响,跟之前车机底层交给伟世通负责一样,很容易变成一方给另一方填坑追逐的模式……

不是说的NZP主要是靠高精地图吗,REM因法规问题实际上没用上,可以理解为缩水版,做为辅助的

唉,大概率失败,应该没什么车主买

我个人猜测估计跟ALC一样,NZP先免费试用一波,看看效果再决定后面策略。

4、可能是为了防止错过匝道口,接近匝道出口大约2km-1.5km距离的范围时,NZP不会再进行主动变道、超车,此时ALC也会失效,手动拨杆也不会进行智能变道。__我的感受是相反,快到匝道了,还往左变道,然后有时候就不会出匝道

我试了好几次下匝道,打灯不给变。按你这个情况,我估计是不同匝道设置了不同策略。

第四点不对吧。。

看了蛮激动的,我也想去

很厉害!

关键还是看覆盖城市吧 就杭州上海

既然现在乍道功能这么弱,加个临时手动接管的选项很难吗?

参考下这个链接 https://m.xchuxing.com/ins/416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