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两天在蔚来 APP 上刷到了这篇文章,里面有关于 ET5 底盘悬架方面的详细内容,转来新出行和大家分享一下,以下是正文内容:
之前不久前的 NIO Day 上,ET5 正式发布。作为一台中型智能电动轿跑,50:50 轴荷比分配、前后运动五连杆悬架等一系列带来绝佳操控体验的配置与技术,都吸引了许多用户朋友的关注与讨论。

那么,这些听起来相当专业的词语代表了什么?为 ET5 的驾控提供了哪些助益?
本期Tech Talk,我们邀请到了蔚来车辆动力学专家 Steven Xu,和大家分享蔚来 ET5 的“驾控关键词”。
什么是汽车的驾驶乐趣?
在开篇之前,让我们先聊一个概念: 驾驶乐趣。
你脑海中对于汽车驾驶乐趣的定义是什么?一点加速踏板便飞驰如风的澎湃动力?在激烈驾驶中,依然如臂使指的精准操控?还是在赛道劈弯时,车身底盘的韧性?
其实,对于不同需求的用户,驾驶乐趣的含义并不相同。
举个例子:或许顶级跑车操控性极佳,在赛道的激烈驾驶中仍能保持良好的车身姿态,但如果你想在市区通勤,即便是一个小小的减速带,都可能把你震得“怀疑人生”;

而价值数百万的行政级豪车,虽然滤震性能优异,但要跑山过弯或许会“力不从心”。
综合来看,用户对于驾驶乐趣的需求,应该从两个大方向进行考量:
- 操控性: 包括车辆稳定性、响应速度、精准性等维度,也就是: 好不好开
- 舒适性: 则是从隔振感、振动控制及衰减、冲击等角度进行判断,也就是: 舒不舒服
工程师在进行车辆设计与调校时, 会根据车型定位、机械素质等因素,在舒适与操控之间寻找动态平衡, 从而针对性的满足不同用户人群的用车需求。

以蔚来 ET5 为例,它定位于中型轿跑,这意味它的驾驶体验不仅要满足日常用车的需求,也需要更具乐趣,让轿跑定位“名副其实”。
因此,我们在保持 ET5 舒适性 的前提下,赋予其更多 运动感 与 操控性 。

我们选取了 ET5 底盘上的几项关键特性与配置,一起看看ET5舒适与运动兼具的驾控表现是如何实现的。
前后轴荷比50:50与超低重心
对汽车操控感兴趣的用户一定熟悉这个概念——“50:50 轴荷比”。 轴荷比是指汽车前轴与后轴分别承担的汽车质量的比例。 汽车为了提升操控性,车辆轴荷比会尽量接近 50:50,即前轴与后轴分担的车重尽量接近。这种比例为什么有助于操控性的提升呢?

首先, 汽车操控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车轮抓地力,即轮胎的摩擦力。 根据摩擦力公式 f=μ×Fn 可知,当摩擦系数(μ)不变时,正压力(Fn)越大,摩擦力越大。而正压力的重要来源就是车重施加给轮胎的压力。

ET5 通过 50:50 的轴荷比布置,前轴与后轴可从车重中获得相同的下压力,进而为四个轮胎传递相同的摩擦力增幅, 更好提升整车摩擦力上限的同时,让前后轮的损耗更加接近。
更重要的是,50:50 的轴荷比让整车的重心更居中, 让车辆在加速、转弯、变道时受到的力矩更均衡,抑制推头甩尾,操控更平衡、动态稳定性更好。

我们以陀螺举例:由于陀螺对角线顶点到中心的距离一致且质量均匀分布,让其能够稳定地居中旋转,即使旋转中在平面发生位移,姿态也相对稳定。如果陀螺对角线的质量有差异,即使将其强行旋转起来,也会由于重心的离散而无法保持稳定。
而在 50:50 的轴荷比布置的基础上,ET5 还具有 482.6mm 超低整车重心与 1686mm 超宽轮距,从而达成超高的抗侧翻系数, 甚至 远超全球顶级安全监管机构 NHTSA(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所设定的五星标准。 而这,就赋予了 ET5 在极限状态下的优异稳定性。

如果说 50:50 轴荷比,与超低重心、超宽轮距的底盘布局为驾控性能奠定了地基,那么悬架设计与调校便是在此之上建立的“四梁八柱”。
前后五连杆运动悬架
悬架是车辆的车架与车桥之间包括悬架臂、减振器和弹簧等一系列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
根据不同车型的产品定位与性能需求,其悬架的结构也各不相同。家用车主流的前悬架有麦弗逊、双叉臂、多连杆三种,其中多连杆尤以五连杆为代表。

麦弗逊悬架结构简单,螺旋弹簧与减振器安装在同一轴上,仅靠下摆臂固定车轴的位置;双叉臂安装有下叉臂和上叉臂,成双臂结构;五连杆则由 五根组合杆件一起控制车轮的位置, 使车轮更准确的绕轴线摆动。
为什么 ET5 采用五连杆悬架?
相比同级车型所采用麦弗逊或双叉臂等结构,定位中型轿跑的 ET5 所采用的前后五连杆悬架,能够 像五个手指一样控制住车轮, 大幅减少来自路面的前后方向力,提升操控性能和运动感。与此同时,工程师还可以针对每个“指关节”的硬度、方向进行调整,从而拥有 更加宽广的调校自由度, 最大程度挖掘车型的底盘潜力。

另一方面,更多的杆件也使得橡胶衬套的占比大幅提高。它们是杆件与车架的“关节”,能够 有效提升对路面颠簸传递的隔振性能。 在拥有更优性能的同时,五连杆悬架的体积还更为紧凑,为底盘及座舱布局预留更多空间。
调校空间大、操控性强、舒适性高、体积小, ET5 所采用的前后五连杆悬架结构不愧是高性能运动车型的经典配置。
前悬虚拟主销结构
在五连杆悬架的基础上,ET5 还采用了虚拟主销的结构设计,进一步提升精准驾控体验。
主销是车轮转向时的回转中心, 其位置对于车辆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在车辆转向过程中,悬架的核心命题之一便是减小纵向力波动对车辆的影响,轮心越靠近轴线,纵向力的力臂就越小,转向稳定性也就越好。

ET5 五连杆悬架没有采用传统的实物主销,而是由两根独立摆臂连线的交点形成虚拟主销,在转向过程中随着车轮转动而变化、转向点位置可更靠近轮心,从而 增强抵抗纵向力波动的能力,在急加速和急转弯等极端工况下都可以实现更稳定的驾驶感受。

同时,更靠近轮心的转向让车轮在转弯时能绕着接地胎面的中心转动,转动相同角度需要的摩擦面积更小,且减少轮胎滚动距离,能 以更小阻力完成转向,操控更精准并适当减少轮胎磨损。

前悬轴前转向结构
ET5 在五连杆悬架的基础上,采用了轴前转向结构,将负责带动前轮的 转向拉杆布置于轮心前, 更充分地利用车头前部空间,并提供更灵敏的操控。

当车辆进行转向时,车轮会受到地面所给予的侧向力,从而实现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过弯,此时外侧轮会承受更多的垂向力和侧向力,因此考察外车轮的变化趋势尤为重要。
ET5在轴前转向的设计上,将前端的转向系刚度设置得较高,而后摆臂刚度较低,因此在受到转弯侧向力后,会使得外侧轮胎获得 “负前束” (前束是指前轮前端距离和后端距离的差值)变化特性—— 即向车辆行进的反方向轻微偏转,车辆过弯更为稳定。

这一优势在高速过弯时尤为明显,转向力度会随着过弯速度的提升而线性提升,达成 “速度虽快,转向却稳” 的效果,进一步提高激烈驾驶时的运动感与安全性。
当然,驾驶乐趣的真正达成,是一门深奥的大学问。除了底盘以外,还涉及到包括双电机、四驱系统、轮胎等各类零部件的选型、整合、匹配,甚至连方向盘手感、踏板脚感都要经历数轮微调,才能达到最优的综合表现。
文章转载自蔚来
最近使用
我的收藏
大家上传的表情
最近使用
所有表情
一贱清新 Lv.1
1et7的操控估计还是难以和L7匹敌吧,底盘素质好是一方面,怎么调又是一回事儿
巴山野人 Lv.5
星途星纪元ET 增程
几何A
科普要看更要回
你叫我凉茶大汉 Lv.2
ET5
这么硬核的科普居然没什么回复
吴颖 Lv.5
这篇,我收藏了。
Tworld Lv.2
端午节限定勋章
2022年端午限定勋章,端午期间签到即可获得。
有没有蔚来ET5的后悬挂结构图,我很想看看没有后轮转向的ET5是怎么实现五连杆的。
哼哼猪
五连杆吊打所有双叉臂?吹的过了,豪华车大多还是双叉臂的。
XCX1562728097 Lv.2
ET5选装20寸轮毂NEDC才475?
社区小管家 Lv.3
恭喜,您的文章《Tech Talk | ET5 的驾驶乐趣从何而来?》获得首页推荐。+50 积分/出行值
前排沙发空着~
还没有人评论哦,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