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only

Justonly

成就:首页推荐14次、社区推荐6次、精华推荐1次

关注4 粉丝72 获赞2344

  • 加入黑名单
  • 创作成就
  • 最新
  • 动态
  • 文章
  • 视频
  • 点评
  • 闲置
  • 投票
  • 个人信息

极氪社区

动态昨天15:20

大多车企连最重要的 用来订购汽车的app界面设计都做不好 以极氪为例。用户从之前的一个界面进来后,看到图1中有两个选项。第一眼直接懵逼,脑中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与犹豫。 界面设计存在逻辑紊乱 1.103度电与95度电差距很小的同时还显示成了两个选项,从已知的信息用户会想:差8度还不如直接加上,差8度也要我做选择等等想法。正确的应是简易标明电芯品牌,至少标明电池类型(三元锂和磷酸铁锂)。 2.103度匹配的是后驱,95度匹配的是四驱,而图1完全无法看出它们之间的匹配关系。(这个千里浩瀚h7放这是干嘛的?图2)一个数据变化另一个数据也变化时,至少这两个变化的数据要放在一个界面里展示。 另外一点,这个界面应该是来选驱动方式,而不是选电池包(首先差距过小没有选择的意义,更关键的是用户本身更关注驱动方式)。且驱动方式应该与电池相链接,而不是中间隔了那么大的全系共有的千里浩瀚h7。 理想i6的订购界面原本设计的也很反直觉,但最新的界面逻辑已经很清晰了。 纯吐槽,不是专业的。

Justonly 4

极氪社区

动态2025-09-22

我决定擦着保密协议的边,俗称擦边,给各位说点9X的内容: 1.各位尊贵的且搭载浩瀚智驾H7的兄弟们,目前9X上面的版本,在城区驾驶辅助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可用/好用,并且具备防御性驾驶能力,在车、低速电瓶车、自行车的博弈上进步极大,并且加塞水平直线上升,这玩意真的能用且好用了。 我明天再继续试一试。 但是,什么时候能大规模推送OTA我就不知道了,且这是我的主观看法,因为今天毕竟没有做量化数据。 2.底盘方面,一言以蔽之,如果后面9X要跟其他车型比底盘水平,建议找900和M9,吉利内部自己PK好了,别找其他厂商,没必要,招人恨,而且比较显摆。吉利内部现在银河、领克与极氪是在竞标么,底盘一个比一个凶残... 3.这次没有三电机版本,也就没有48V电子稳定杆

Justonly 8

极氪社区

动态2025-08-08

真的假的??大家都在说

Justonly 3

理想社区

动态2025-07-21

看新出行这里天天讨论i8,今天静态体验了i8实车,谈一下真实感受。 1、座舱空间不如预期。长宽高三维空间,除了内部纵向长度比L8好,宽度、高度都不如L8视觉开阔;就像一个面积差不多的户型,i8的开间和层高都不如L8,只有进深长一点,第三排的腿部空间尾箱空间确实可以赶上L9。 2、前脸比较好看,车尾中规中矩,侧面确实就是中小型家用MPV的造型(本田杰德、宋MAX),超过5米的大型MPV通常不会采用这种水滴造型。好不好看比较主观,但气场比不上L8高大的方盒子SUV造型,也比不上赛娜甚至奥德赛等传统MPV的气场。 3、水滴造型有两个缺点,一个是外观上气场弱,站在旁边绝对没有L8那种存在感;二是内部空间不够方正、开扬。由于水滴造型,前后顶部都往下压,坐在驾驶舱,无论是一排二排还是三排,都没有坐进L8的那种方正、开阔感,依然可以用房子类比,i8的就像一个前后两头层高下压的户型,L8更方正、实用、通透。水滴造型也导致i8的空间利用率还不如尺寸和轴距小了近20厘米的奥德赛。 4、对空间感的理解误区。i8在追求空间上是不是陷入了对追求第三排腿部空间的误区,导致除了第三排腿部空间相对宽裕,其他位置的空间体感反而不足,包括后备箱的可拓展空间。 5、产品定义的问题。现有的电池技术,做i8这种尺寸的三排纯电家用MPV似乎注定是个小众市场,因为解决不了家用MPV对大空间的需求。为了续航采用水滴造型,牺牲前后的头部空间,最合适的是做成二排5座车,造型前卫运动一点也没有关系,类似model Y。如果定义3排6座家庭用车,目前最合适的还是传统的方盒子MPV造型+增程。 尊崇第一性原理,为了纯电续航追求水滴造型没有问题,但可能更适合做成5座运动车型。 6、传播问题。i8的传播在“控制预期”和“实事求是”这两点上做得不好。i8 一直在对外说空间是最大优势,堪比L9,这让外界有过高预期,但实际上,我个人感觉空间其实不是i8的绝对强项,而过高的预期在传播上是不利的。 更重要的是没有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做传播。理想应该不会不清楚i8 的空间某些方面甚至不如L8,但在传播上还是强调这一点,相当于是弱项当强项在传播,从价值观和传播效果上都不值得,起点就错了。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比较主观。希望后面的i8动态试驾表现会好一些。

Justonly 8

极氪社区

动态2025-07-10

极氪9X确实是好车,希望极氪从这台车开始,从极氪领克合并后开始,从林杰接管开始,从告别安聪慧开始,开启一个极氪2.0的时代吧!

Justonly 8

深蓝社区

动态2025-06-19

前几天在微博上,一位车友跟我说:“我是深蓝车主,这个牌子的车不推荐买”。 我问他:“为啥这么说?” 他答:“主要是产品力,用户运营,服务体系,可靠性,都有问题。隔壁领克极氪是边用边骂,但是换车可能还真没得选,至少车子驾驶、底盘都ok,只要不谈智能化就是好车。深蓝是真的要啥啥不行,车友群公认不会再选深蓝了。” ​我很好奇他为啥这么说,所以就跟他约了这个采访,最后写成了这篇文章。

Justonly 1

小鹏社区

动态2025-06-11

看了小鹏g7发布会吐槽一下 讲了半天图灵芯片,结果又区分max和ultra。Max还是用的英伟达。又回到区分Pro和max的老路了。 再有,难道一颗图灵700算力就不能支持Max能力吗? 说是要照顾老车主心情??这车有老车主??

Justonly 2

小鹏社区

动态2025-06-08

《深谈小鹏G6定价的失误》 我差点成为小鹏G6的车主,差多少呢?大概就是目前的优惠力度,8000-10000的样子。 新G6上市前,我是准备下叉的。 各种关注配置信息和预测价格(可以看我以前的贴子)。 试驾车到重庆,我也是第一批试驾的。 3月13日首发价格公布后,有点失望。 也不单纯是觉得贵了(后来加了5万左右买的100度的7X),就是觉得给的配置不值首发的定价,而且也没啥权益。 当时就预测半年内必降价,当然自己也不想等了。 到现在,上市不到3个月,已经有8000元的优惠了,应该还有些小的权益可以谈。 我觉得小鹏在G6上的定价策略是失误的。 1、按照目前的定价策略 小鹏得到的:3个月,总共卖了10000左右的销量(粗略估计),每辆平均多赚了5000元,总计多赚5000万。 小鹏失去的:这3个月下叉的近万名G6车主被背刺的恶心感,各种媒体上对小鹏的口伐笔诛。 2、如果小鹏G6在上市时定价下调6000-8000, 那么这3个月的销量至少增加50%,抢占一大部分市场份额。 到现在也不用主动降价给G7让路。也不会得罪了这3个月下叉的老车主。 综上,我觉得G6这次的定价策略非常失败。 顺便谈一下G7,感觉也有点生不逢时。 赶在YU7前1个月上市,会比较被动。 如果不是性价比超高,大家都会选择等一个月看看YU7的价格。 除了YU7,还有自己家族的产品,上有G9,下有G6。 估计这次会吸取G6定价失误的经验,价格一步下探到位,给出足够的诚意。 应该会选择在19-22这个价格带,给出一个让潜在用户无法拒绝的价格,趁YU7上市前先抢占一批客户。

Justonly 12

小鹏社区

动态2025-05-26

还是余承东牛呀,为啥微博上看不到这个视频呢?

00:33
Justonly 25

小米社区

动态2025-05-24

实际上,2小时10分钟的发布会,他只字未提过去两个月发生的所有事件,只在活动最开始感谢了观众。接下来整场发布会,除了个人经历部分未提,其他仍完整延续了“雷氏风格”。 所谓雷氏风格,就是习惯性讲“困难”和“挑战”,以此来最大化缩短与观众的心灵距离;用故事化的方式讲述产品以及其功能;公布价格时,用高出自己一截的竞品价对标,给人一种小米产品价廉质优的印象……还有雷军的口头禅“你们觉得怎么样?”大佬谦卑到为牛马端茶倒水的俯身姿态,以及鸡汤式的心灵言语。

Justonly 3

小米社区

动态2025-05-22

吉利副总裁再次阴阳了小米,果然是不共戴天之仇呀!

Justonly 4

深蓝社区

动态2025-05-22

上了华为了,为啥还是这样?

Justonly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