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徐林的【 小米YU7发布会后雷军专访!】 专访之前,雷总开场白说了一半,就有工作人员人他看了YU7的下订情况,雷军就说了两个字:“天哪”,是的,两分钟大定16万+,锁单12万+,雷军很开心,说“很开心和大家一起共同见证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奇迹”。 雷总说YU7的发布和去年不一样,压力很大,因为Model Y竞争力确实很强,为了验证这款车的品质,个人开了两趟北京-上海,对驾乘和智能辅助驾驶的体验都很满意。 接下来就是专访整理。 —————— 1.你如何看待价格战?你们如何保持优势?下一代车型有没有可以透露的? 小米汽车从一开始就是从核心技术做起,在纽北能拿到这样的成绩,和电机、底盘等各个方面的研发是分不开的。 第一,还是要卷技术创新,安全,品质,耐久度,比如24小时耐力测试,上千万公里的道路测试,就是为了科技创新和品质。 第二,高端化引领。以前我们的很多产品在中低端层面是有是很强的竞争力,但是要和世界级车企同场竞技,必须要做高端化引领。 对反内卷,要在三个方面发力,第一,科技创新,第二,在质量上下功夫,第三,高端化引领,要敢于向全球顶级车企亮剑。 去年我说了,只要开始追赶,我们就在赢的路上,不要怕Model Y。 至于后续产品,我们内部有保密机制,就不方便讲了。 —————— 2.越来越多的海外车主开始信任中国汽车了,你有没有观察到这个现象?你认为什么促成了中国汽车的快速崛起。 我算是汽车产业的新人,说的未必全面,先说说后发先制 第一,过去40年,一代代中国汽车人一步步走到今天,今天海外车主的认同和他们的贡献密不可分,中国现在已经是最大的汽车制造国和使用国。 第二,智能电动化给了我们超车的机会,背后是芯片、电池、互联网等各行业的进步,除了中美,我们比日本、德国、韩国企业做得更好,我们是领先的,要抓住这个窗口期发展起来。 我们也有不足,比如机械素质,比如高端化,我们能不能做出他们的豪华感、舒适感,对未来的竞争很重要。 —————— 你如何看待和Model Y的对比。 这四年来,和很多车企同行交流,虽然都说它是毛坯房,但它其实是做得很好的,不仅仅是马斯克的品牌效应,技术上有很多方面他们都是领先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 3.小米如何对待反内卷化? 我们会积极响应主管部门的号召,比如对供应商的付款周期,反价格战,向高端挺进,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 4.对销量下滑的情况有做准备吗,小米如何保证销量长红? 我们进入汽车行业才一年三个月,整个公司成立15年,我们重视研发和创新,再过去的五年里面我们研发投入超过1020亿元,所以今天大家看来小米很多能力都提升了。 想要持续好,就要没有短板,我相信还是要通过努力,现在各个维度小米能力都在提升。其实10周年的时候,小米反思从机会驱动转向能力驱动,先投1000亿再说。 能力是指方方面面的能力,SU7的成功,不是同行说的靠营销,产品的各个维度我们都做得很好。 我们也有不足,每天都在反思,要进一步增强和提高,能力建设是要放在首位的。 —————— 5.小米对北京新能源产业的带动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成效?供应链有提升吗? 四年前我们选择在北京造车的核心原因,是小米是一家北京企业,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来符合国家战略,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 选择供应链我们有一个前提,如果是京津冀区域的,这个区域的会有加分,目前大约有40%的供应链合作伙伴是这个区域的,后续宁德时代会在这边建厂,所以后续会有占BOM 70%的供应链来自京津冀。 —————— 6.YU7销量的预判是什么样的?产能呢? 我昨天晚上非常紧张,希望能达到SU7就好了。产能提升是必须的,谢谢用户对小米的信任,我们会搞好质量,让用户尽早拿到车。 —————— 7.小米在武汉的家电中心马上投产,后续是否还有大动作?可否分享小米看重湖北哪些投资优势? 我作为湖北人,在武汉念了四年大学,感情很深。2017年开始我们小米就落户了武汉,目标就是万人研发中心,办公室设计两万人,现在有4、5千人规模,希望能尽快扩张到万人以上规模。 这两年把大家电项目落地武汉,第一家大家电工厂也落户武汉,希望能给家乡做贡献。 武汉优点很多,九省通衢,交通方便,风景漂亮,大学生也多,有大量人才,武汉还需要更多本地的大企业,我们愿意和武汉一起成长。 —————— 8.小米汽车热度越来越高,你如何看待负面放大效应?小米汽车现在哪些做得好,做得不好,会如何做? 这是今天面临的很痛苦的环境,企业火了,舆情就会很复杂,确实困难。我们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谨言慎行,每句话要说准确,做好自己的事,因为任何瑕疵都会被放大。 第二,坚定走自己的路,在几个领域做到领先。 这是我们要做的。进入汽车行业四年,产品发布一年三个月,也是感慨万千,之前内部讲话泄漏也有些狼狈。 去年我们算一年级新生,13万台车,不过是比亚迪一周的销量而已,我以为大家对新手会更关心和支持,但没想到行业挺高看小米,经过这件事,我认为小米还是要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要把自己当重点车企看待,改变心态。 —————— 9.今天上市之后,怎么看和SU7的销售比例? 大家确实有这个担心,但我很自信,喜欢开轿车和SUV应该是两类人,还是有很多人喜欢驾驶,觉得轿车开得舒服,这两类人都会有固定的铁粉。 我们内部本来也有些担心,但在YU7发布期,SU7的新增订单依旧调高了三次。YU7销量肯定会更高,但SU7也不需要担心。 —————— 10.玄戒O1给我们的印象不错,小米自研芯片会有上车计划吗? 芯片的周期很长,但O1很超出预期,最初定的量可能有些不够,只规划了四款产品,第二代玄戒应该会上车应用,第一代主要是做技术验证。有人说玄戒O1的产品卖得不好,那是瞎说,我自己现在也在用搭载玄戒O1的手机。这 这次YU7搭载全部自研四合一域控制器,就是为小米自研芯片上车做准备。 ——————
最后编辑于 · 2025-06-27
  • 全部评论10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感谢整理。不针对贺总,但就算整理了雷军说的70%都是低有效信息密度的套话。

人家都说了要谨言慎行,不说套话万一有被人抓住什么漏洞放大呢?

贺总,修改一下,第三行第二个字

小米造车唯一的隐是质量,第二是产能 不足的饥饿营销和黄牛的问题吧

质量是不用担心的,ABV车比得上一季双车耐久测试已经证明小米SU7 是这么多季双车耐久以来最好的车,测试期间没有出过问题。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产能

从这个对话可以看得出来,在各方面小米都在积极扩产。

有个矛盾点,前面说进入汽车行业一年3个月,后面是进入4年,发布车辆1年3个月

产量网上说月5万加了,看你怎么交付了

所以今年年底10月份左右估计会有N3更多消息爆出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收藏
  • 举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