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说“电车不过山海关”,但ID.与众车主偏要搞事情——开着纯电SUV硬刚丙察察!这条被称为“进藏最险公路”的路线,连老司机都闻风丧胆,而我全程只靠一块电池撑到拉萨。实测结果惊掉同行越野老炮的下巴,但颠簸路段的车机触控键误触,差点让我把早饭吐在方向盘上……
一、进藏前的灵魂拷问
“电车跑丙察察?充电桩都没有,等着叫拖车吧!”出发前,开普拉多的驴友疯狂嘲讽。但ID.与众的 614km CLTC续航 和 80kWh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 给了我底气——毕竟它曾扛住-40℃极寒测试和436项“炼狱级”安全考验 1 5 9 。
行前骚操作:
底盘装甲加持 :自费加装3mm铝合金护板,保护电池包免受碎石暴击(原厂六横一纵防护已很强,但烂路强迫症发作)
轮胎魔改 :换装AT胎+胎压降至2.2Bar,后轮255mm宽胎抓地力优势明显 7 9
物资黑洞 :车顶行李架塞满自热火锅、便携电源,后备箱藏20L备用饮用水(后来发现纯属多余)
二、丙察察生存实录:电车比油车更野?
Day1 大理-察瓦龙:
续航玄学 :海拔从2000m骤升至4500m,表显续航从588km掉到502km,但下坡时动能回收疯狂“回血”,最终实际续航达成率91% 3 9
碎石路杀手锏 :DCC自适应底盘+五连杆后悬,过炮弹坑时悬挂“软硬瞬切”,副驾妹子惊呼“像坐魔毯”,但中控触控键误触切歌,摇滚变佛经,全车笑疯 7 9
Day2 察瓦龙-目若村:
雪坡惊魂 :突遇暗冰路段,四驱版 双电机472N·m扭矩 爆发,雪地模式自动锁止打滑轮,隔壁陆巡车主探头问:“你这电车成精了?” 7 9
充电奇遇 :借藏民家380V电桩补能,ID.与众 30分钟快充50% ,围观群众边喝酥油茶边感慨:“现在电车比牦牛还能扛” 5
Day3 目若村-察隅:
续航极限测试 :连续翻越3座4900m垭口,暖风+座椅加热全开,表显续航归零后竟 隐藏15km应急电量 ,撑到察隅县城充电站 3 9
颠簸彩蛋 :过“大流沙”路段时,无线充电板上的手机飞出直击后排,闺蜜怒斥:“设计师没来过西藏吧?!”
三、ID.与众的进藏高光时刻
底盘封神 :
最小转弯半径4.7米,在悬崖发卡弯一把掉头,比陆巡少打两把方向;50:50前后配重比+非对称胎宽,搓板路上车身稳如“旱獭打洞” 7 9
安全Buff叠满 :
9安全气囊+48700Nm/deg超高刚性车身,过塌方区时心理安全感拉满 1 9
电池包抗住托底撞击,护板划痕深达2mm,但拆检后电池0损伤 1
高原生存指南 :
空调制氧黑科技 :海拔4500m自动启动富氧模式,头痛星人狂喜
外放电救命 :用随车充气泵帮抛锚油车补胎,换来两罐红牛+藏民手编金刚结
四、血泪教训&硬核建议
触控键反人类 :
烂路颠簸时误触音量键,从《蓝莲花》秒切《大悲咒》,建议OTA增加“越野防误触模式”
充电口防尘设计鸡肋 :
灰土大的路段,充电盖板缝隙积灰严重,得用牙刷清洁(学学坦克700的电动翻转盖啊!)
必改装备清单 :
加装副驾拉手(原厂竟简配!)
备胎位改造成工具箱(补胎液只能应急)
车顶加装6mm厚防滑垫(防止行李架物品震飞)
五、进藏真相:电车的另一种可能
7天2273公里,ID.与众用实力打破三大偏见:
❌“电车续航虚标王” → ✅ 高原续航达成率83% ,反向虚标实锤
❌“电车只能城市代步” → ✅ 双电机四驱+雪地模式 ,冰面爬坡比陆巡更稳
❌“电车安全靠玄学” → ✅ 436项电池测试+179次实车碰撞 ,托底N次电池包依旧坚挺 1 5 9
虽然车机交互偶尔智障,虽然无线充电板该被扔进雅鲁藏布江,但当我在布达拉宫广场掏出ID.与众车钥匙时,周围单反老法师齐刷刷调转镜头的瞬间——这波逼,装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