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3日杭州试驾体验散记
文章

下午3点,我到了试驾营地,看到现场三辆车并排放,特斯拉,深蓝,小鹏P5,静态初步体验三车总结如下:
1.外观上深蓝独树一帜,尤其前脸真心不错,
2.小鹏P5不是无框车门,此为劣势,
3.深蓝03的座椅最软,体感坐着最舒服,特斯拉第二,小鹏P5第三最硬,尤其后排中间很硬没法久坐,
4.深蓝的向日葵屏幕车机最人性化,有优势,
5.今天气温相当热,太阳下嗮很久了,大家都开空调,三车都坐上去体验,只有小鹏P5上车我闻到异味,没法呆久就下车(车机啥的就没去体验)。

6.深蓝关门的厚重感比特斯拉还略好一些,玻璃与胶条接缝处比特斯拉更加密实。

7.后排放倒,我可以在后椅子背面和后备箱开口内刚好躺平,1.66米,头部还有很大一个空间可以扩展,躺下1.75米绝对没问题。

增程与纯电版本的动态试驾后感受:
1.底盘整,悬挂软硬适中,开起来稳,拐弯侧倾小,极限转弯胎不响(增程,纯电都试驾了,区别不大)
2.两个版本的NVH真的可以,纯电版本比增程略好一点点,反正比我自己的丰田奕泽好太多了,
3.感觉纯电版本加速更猛烈些(受限于乡间小路,最高踩到90Km左右),线性都差不多,
4.增程和纯电在较大动能回收时,松电门踏板后明显感觉到类似刹车,不习惯会晕车,后来改成最弱回收模式时和油车驾驶体感雷同(估计几乎无动能回收),
5.HUD字符较小(不知道如何调)对着西下太阳路面反光很强时是看不见的,
6.方向盘手感可以,较轻,很友好,车门,扶手等其他区域与身体和手能接触的区域都是软的皮(绝大部分应该是仿皮或者软塑料),
7.车内整体内饰风格简单,家用也足够,类似日系车的简约,估计跟特斯拉学的,
8.前挡玻璃视野不错,因为前引擎盖压的很低,轿跑低趴车头,这个是不错,
9.A柱没啥盲区,比我预想的好很多,是我多虑了,
10.后驱车驾驶感受还是不错,如果16W左右入门,绝对是后驱最佳选择了,这个是情怀也是操控。

这次试驾体验,让我改变了对国产车的固有印象,如此发展下去,距离中国车走向千家万户,走出国门也不远了。

但尤其要注意几点:
1.模块化平台设计,零部件的通配率和标准化一定要高,
2.设计要全球化布局和符合全球标准和审美,全球化供应链布局,
3.三电系统持续提升优化,充分利用国产化低成本优势,
4.智能化驾驶,差异化保险,自助式保养,车辆数字孪生,驾驶习惯和路况的深度学习等,要逐步提升上来,可以多学习参考一下特斯拉,
5.先立足做好一个国民的“特斯拉”,就是成功一半了,量上去成本就下来,按照月销2万去压成本,
6.表扬一下深蓝邓总,从我自己十几年的产品经理角度来看,认为深蓝非常准确抓住了用户核心需求,解决了痛点,甚至超越你的期望,完全是没问题!必须点赞!
7.最后建议入门版本,标配安全,和ACC+LCC,座椅通风加热即可,其他尽量做选装包(高配音箱,HUD,灯语,发光表皮,投影灯等非常用配置),如此月销2万绝对放心!(假如15万左右起步)

价格参考依据:

1.欧尚Z6idd
2.轩逸E-power+28.39度电池,燃油增程器和发电机,无框车门,电动尾门(就是多套推杆电机和控制系统而已,成本不贵)
以上横向对比参考

疑问:

1.现场工作人员表示,体验车非量产版本,量产版本优化了啥?

2.增程版本能否支持强制市区的纯电模式?

3.玻璃天幕紫外线,红外线隔绝率多少?

4.高速123Km时速下,增程版本有电和亏电的油耗分别如何?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15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水军们看好了,这才叫专业

nvh很好,这水的太明显

隔音一般 驾驶位视野一般 我的感觉

补充一个照片,分别是: 特斯拉,深蓝03,小鹏P5 从外观来看,力压小鹏P5

赞赏居多,当然欣赏一款车,忽略掉缺点,才是正确的做法。悬挂软硬适中,到底舒适不,还是和板车悬挂一样?得自己体验了才知道哦

全系没有座椅通风,只有加热

小鹏p5是不是该10万起步

什么15入门,你是来打邓monkey的脸的吧

谢谢分享

两个遗憾: 1.车机功能没详细体验,只看人家操作,感觉还可以,语音挺好用。8155应该完全胜任,就看如何优化了。期间有小朋友唱歌🎤,也还好,就是网络不稳定,没缓存MTV卡了。 2.试驾时间太短,道路受限,无法体验L2辅助驾驶。 最后希望可以安排场地内的性能测试一下,满足一下准赛道体验。 15~16万左右入门还是不错,毕竟后驱轿车 后排空间足够,我可以跷二郎腿的。

实车我还没机会去体验,朋友的95nappa真皮很舒服,相比下p7运动座椅很硬,智能化人机互动国产第一序列,内饰更没的说,异味我没啥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