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的认识升级
文章

[cp]《节奏把控对于创业的重要性》从0-1的阶段,【李想2020演讲-哔哩哔哩】 https://b23.tv/cjIf2eR 链接

正在加载 视频播放器。
当前时间 0:00
时长 0:00
加载完成: 0%
媒体流类型 直播
剩余时间 0:00
 
1x
  • 节目段落
  • 关闭描述, 选择
  • 关闭字幕, 选择

    这个节奏当然不是带节奏,而是不同阶段的规律和把控。我们大致可以把创业分成三个大的阶段:一、从0-1的验证期;二、从1-10的成长期;三、从10-100的成熟期。这三个阶段对于能力和资源的要求都是完全不同的,能力、资源与阶段错配,往往是企业失败的根源,节奏把控好是对于创业者和一号位最核心的一个能力要求。
    【从0-1的验证期】
    验证期标志性的特征是,从零开始到你能够吃到你所在的细分领域3%以上的市场分额,你具备一个显著的特长,能够成为行业的天花板。
    在这个阶段,企业是没有真正的竞争对手的,主要是和自身的成长速度在竞争,因为领先者根本不会把你放在视野里。比如我们三家2021年都做到9万多辆,其实在中国乘用车行业领先者那里这个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这个阶段,对于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这个特长容易被原有的领先者忽视,但是对于用户是有价值的。比如特斯拉早期的三电系统能力,比如蔚来汽车的用户服务能力,比如小鹏汽车的智能驾驶能力,比如理想汽车面对家庭用户群体的产品能力,比如汽车之家早期的汽车产品库能力。虽然很小,但是有巨大的用户价值,而且可以做到在这个特长下的行业天花板。
    这个阶段,对于管理者而言,最重要的同样是发挥自己的特长,尤其是专家型的能力特长,每一个管理者必须深入到业务的每一个细节中去,抓大不放小。这个阶段,企业的综合管理者越少越好,每一个管理者最好都是自己领域的技术专家或业务专家。
    无论是企业还是管理者,特长并不是打开什么任督二脉,而是扎扎实实的投入,集中一个火力点,十倍于他人的人才和资源的投入,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如果你的兜里有一分钱,你的招聘里能多一个人,就把这些钱和人投入到企业的特长和对应的专家上去。你的钱、你的人、你的特长必须是诚实一致的,脑子里想的,嘴巴里说的,实际在干的,金钱投入的,都是一致的。千万不要搞什么试一试,要么全力以赴做成,要么早点去死。
    我个人认为我们造车三傻是2021年完成了从0-1的验证期,大家各自在自己细分市场吃到了3%左右的市场份额,比如理想汽车在25-50万的乘用车里吃到了3%,也成为了家庭用户特点最鲜明的中大型SUV销量的第一名,验证了面向这个用户群的产品力。特斯拉是通过Model S和Model X验证了从0-1阶段(Roadster是0.1的三电验证阶段),并用Model 3和Model Y迈向从1-10的阶段。特斯拉的从0-1阶段创立了三电系统的行业天花板,并把电动车和特斯拉几乎画上了等号。从1-10阶段才开始搞自动驾驶的,Elon作为连续创业者,节奏把控能力几乎无敌。
    中国过去的六七年,智能电动车的创业者很多,300多家剩下不到10家,三个互联网的外行成为了新势力里销量跑在前面的,而不是那些汽车行业的高管创业者,最核心的原因是李斌、何小鹏、李想作为连续创业者,对于节奏的把控和心力。这一轮失败的最惨的创业者往往是跨国汽车企业的高管,他们大多上来就想做从10-100的阶段,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没有苹果的命(人和资源),得了苹果的病(胡乱招人和花钱)。
    很多行业领先者在行业转型和技术转型的时候之所以不成功,也是因为不愿意再干从0-1的阶段,这是大企业转型失败的根源所在,也是后来者和新势力们的机会所在,任何企业面向一个全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不可能跳过从0-1的阶段。
    总结一下:从0-1这个阶段企业的特长是最重要的,管理者的专业特长是最重要的,并以3%细分市场的获取为目标去快速成长和验证。
    从0-1也是最难的一个阶段,据统计96%以上的创业企业都会在从0-1的阶段就结束了,最近几年这个失败比率我认为会更高。
    对于创业一号位而言,如何抵挡住各种诱惑,如何不被竞争、舆论、股东等外部因素带偏节奏,包括面对巨大压力和企业生死的时刻,仍然能够坚持和不放弃,心力强大是很关键的。哪个完成了从0-1的企业不是多次从ICU里爬出来的?这就是对于创业者最核心的考验,更是千金难买的成长。
    内容有点长了,晚上再写从1-10的阶段。提前说一下,我们并不是到了今年才开始构建从1-10的能力,而是从2019年就开始,用三年的持续学习和投入构建从1-10的基础能力。[/cp]

    写评论
    积分赞赏
    点赞
    评论区
    • 收藏
    • 举报
    • 加入黑名单
    回到顶部
    • 全部评论2 条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这个文章以及音频我之前都认真拜读过!